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部分券商暫停銷售私募資金 規範發展後緣何遭"嫌棄"

  本報記者 王丹 上海報導

  現在行業的自律標準已經高於法律底線標準,呼籲銀行和證券公司不應當拒絕代銷或發行私募基金。

  日前,針對資管新規下發後部分機構暫停私募基金產品銷售,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直接公開發聲。

  而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近段時間,也確有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等多家券商或明或暗地暫停銷售私募產品,不僅是權益類,債券類也在其中。目前來看,還未發展到主流趨勢,仍有不少券商表示業務照常。

  暫停銷售風波

  近日,私募行業內廣泛議論著一個話題:有券商不賣私募基金了。“哪家?”“為什麽暫停?”這兩個問題隨後迅速發酵。

  有私募人士向記者透露,第一個曝出此舉的是中信證券。“作為券商行業內的NO.1,它的‘示範作用’著實震驚了不少業內人”,他直言說。

  據了解,大約一個月前,中信證券給各分支機構下發了一份通知,內容提到“暫停現正發售的A公司精選私募證券投資基金、B證券積極策略X號資產管理計劃以及持續行銷產品暫停銷售,具體銷售時間另行通知。”基於的理由是資管新規對投資者準入和適當性管理有新的規定,目前總部正在梳理相關落地政策辦法。

  “要知道今年3月份,中信證券發售明星私募FOF,大賣了近80億元,誰又能想到,不過一個月左右時間,態度就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上述私募人士再次感歎。

  從目前中信證券網站顯示的代銷金融產品資訊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在列的有315隻,主要是重陽、源樂盛、高毅等較為知名私募的產品。有中信證券營業部人士表示,只是私募暫時不售,公募等仍正常代銷。

  還有兩家大型券商據傳也暫停了私募代銷,但記者尚未得到確認。不過有一家中型上市券商的零售部人士透露,最近有私募來談代銷,被拒絕了,原因並不複雜,難銷是主要原因,人員收入與付出不匹配,公司收入與風險也不匹配。

  另一家中型券商私募業務經理亦坦言,雖然依托營業部,私募產品發行、代銷都在正常開展,暫未考慮資管新規要求,但不可否認的是,私募產品的發售難度加大。

  她說,如果按照資管新規要求,私募合格投資者的條件不僅要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須滿足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等條件,屆時,私募基金投資者可能大幅銳減。

  大浪淘沙期的休整

  有中信證券工作人員表示,雖說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延長到2020年底,目前來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調整也不可能短時間完成,但是政策畢竟已經落地,實施只是時間問題,早點籌謀有益無害。此外,在他看來,一季度末剛剛發售了大規模私募FOF,目前公司高淨值客戶對此類產品的需求已經很少,此時對整個私募業務進行“整理”是最好時機,也可借機等待投資者適當性等一些具體要求的落實。

  據記者了解,自《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推出以來,監管層對投資者適當性問題一直高度關注。

  日前,上海證監局剛剛對光大證券(601788,股吧)一營業部出具了警示函,原因就是其在代銷非公開募集產品時,一位投資者購買產品的資金是營業部6名員工匯集,違反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規定。

  “前些年,私募行業野蠻擴張,有些私募產品打擦邊球,確實存在一個認購人背後實則多個‘小額’投資人的情況,這在當下資管行業嚴信批、嚴監管的背景下,都是必須解決的”,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總經理稱。

  毋庸置疑,近些年,在證監會和基金業協會的努力下,私募基金行業逐漸規範發展。在今年5月20日舉行的第四屆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會上,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特別指出,證券私募會員信用報告已於5月7日起正式上線,截至5月19日,已有63.3%的證券私募會員發生了信用資訊報告查閱記錄。

  而從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到今年4月底已經達到12.48兆元的壯大來看,這類機構也逐漸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可。儘管大浪淘沙,內部分化趨勢難免,但休整淨化後的私募行業可以期待更好的發展。在採訪中,多位私募人士如是表態稱。

  就暫時的遭到券商“嫌棄”,還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個不好公開的原因是監管進一步更新,各種補報材料紛至遝來,大量工作鋪在案上,令券商的工作人員苦不堪言。

  據稱,上個月,作為託管人,券商剛剛通知各家私募機構補報了管理人基礎資訊、證券账戶資訊、產品結構、有無杠杆等。最近,作為經紀服務商的券商,也要求開戶的私募產品補報資訊。

  “如果說,託管人對應的還是一家家私募機構,現登記的有2.36萬家,那麽,經紀服務商對應的就是備案的7.25萬隻私募產品。即使是把填報工作推給私募,但通知、核實的工作也是個龐大的工程”,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人士稱。

 

 

責任編輯:曹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