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貧困戶的「水果雞蛋」,上網後成了「奢侈品」

一枚普通的雞蛋能夠賣到1塊5,一盒6枚裝的禮品綠殼雞蛋可以賣到36塊,一年幫村裡農戶賣雞蛋能賣出上百萬……這些數字看起來「誇張」,但這確確實實是電商為重慶豐都縣虎威鎮大溪村帶來的「雞蛋效益」。

讓雞蛋為村民賺取高收益的就是該村村委會副主任、電商經紀人楊梅。

▲ 楊梅在向記者展示淘寶店裡的產品(中國網記者韓歆昊攝)

「走路帶風,說話帶勁兒,乾事兒痛快」,這是村民對楊梅的評價。2006年在廣州承包工程,2014年回鄉創業,2016年高票當選村委會副主任,十幾年不同的人生經歷,用楊梅自己的話說,就是「每一步都在磨礪自己乾事兒的韌性,每一階段都會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她說,因循守舊只會畫地為牢,她喜歡求新求變。

2014年,在廣州事業有成的楊梅突然選擇回鄉創業。「身邊的人都說不可思議,但我堅持我的決定。」楊梅無論做什麼都是雷厲風行。

回到大溪村,看到村裡的發展現狀,楊梅皺起了眉頭。「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裡剩下的只有老人和小孩。老人要種地還要帶小孩,地裡辛苦種出的農產品、樹上結出的果實賣不出去。」楊梅說,在自己外出多年的這段時間裡,村裡落後的經濟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因為在廣州務工多年積攢的人脈,當楊梅把村民種出的特色農產品放在網上、發布在手機朋友圈的時候,大家都爭相購買。「畢竟信息發布的範圍有限,購買也隻僅限於朋友之間,走不出大批量,就不會產生大效益。」楊梅說,她一直在尋找突破口。

後來,在豐都縣麻辣兄弟食品有限公司的幫助下,楊梅開始養殖綠殼蛋雞。在養雞的同時,楊梅不忘充電學習:「能把我們鄉村農產品賣出去,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展電商,做好電商經濟是我們的出路。淘寶、微商知識是一定要學的。」

2015年,武威鎮整合扶貧資金,對貧困村實行產業帶動,大溪村作為鎮政府重點扶持的貧困村,脫貧摘帽任務很重。「鎮裡將綠殼蛋雞苗發放到群眾手裡,但由於群眾缺乏養殖技術和經驗,成活率並不高。」看到這種情況,楊梅心裡著急,她利用政策扶持,第一個在村裡成立了專業養雞合作社,動員有養雞意願的貧困戶和農戶加入合作社,抱團發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啊,首先我自己要掌握養殖技術,我才能指導別人如何養雞。」楊梅多次參加縣裡組織的養殖培訓,並多次向養殖專家請教專業養殖技術,通過自身的勤奮刻苦,很快她就成為十裡八村著名的綠殼雞養殖專家,鄰村養殖大戶每月都要請她去現場授課,「土專家」成了「香餑餑」。

▲ 楊梅到鄰近的深度貧困鄉給貧困戶培訓養殖技術

貧困戶楊鳳偉,家有四口人,孩子上學,婆婆常年患病。「家裡唯一經濟來源是靠老公外出打工。」楊梅了解到楊風偉家的具體情況後,鼓勵她加入養雞合作社,並通過扶貧政策,為她爭取到雞苗。「現在她的40隻綠殼蛋雞,一枚雞蛋可以賣到1塊5,一隻雞年產雞蛋140枚左右,除去飼料等費用,出售綠殼蛋一年就可以增收8400元。」楊梅說,貧困戶的雞蛋,在電商平台是優先出售的,養的越多,賺的越多。

52歲的陳萬喜,老婆智力障礙,女兒身體不好,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在村養雞合作社的幫助下,他養了200隻綠殼蛋雞。「雞蛋通過合作社和電商銷售平台,根本就不愁賣,每年光賣蛋的純收入就能達到6萬塊,已經實現脫貧。」

▲ 陳萬喜悉心照料他養的綠殼蛋雞

除了幫助村民賣雞蛋,村民們自己加工的葛根粉,自家樹上長的枇杷、蜜柚,自己釀的桑果酒、種出的栗子米等也都成為楊梅農村電商平台上的熱銷產品。「除了雞蛋,每月農產品的銷售就能達到15萬以上。」村民送來的農產品在她的電商平台上應銷盡銷。

對於新鮮事物,楊梅總想去嘗試,「沒有突破,就沒有改變」。「我現在開始養『水果雞』,讓雞每天都有水果吃,這樣生出的蛋營養價值就會更高。」楊梅說,她並不是刻意去炒作概念,而是希望把村民們自家種出來但品相達不到銷售要求的水果能夠充分利用,「順便增加雞蛋的附加值」。

「一月青草,二月白菜,三月槐葉,四月蜜桃,五月枇杷,六月李子,七月西瓜,月月都不同。」楊梅說,正是這樣的餵食方式,讓貧困戶的「水果雞蛋」,上網後成了「奢侈品」,一枚賣到了6塊錢。楊梅說,綠殼蛋既要走親民路線,還要有高端產品。

作為中國特有禽種,綠殼蛋雞目前在大溪村共飼有11000隻,所有雞都進入產蛋期,每天產蛋5000枚。除了線上銷售,線下楊梅還積極對接大型企業、學校食堂,並與本地龍頭企業簽訂長期收購合約,已經形成「線上銷售+企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385戶村民因此受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