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平之戰,如果趙國還是用廉頗指揮,結局會怎樣?

趙括(?-前260年),嬴姓,趙氏,名括。戰國時期趙國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在長平之戰中,趙國因為糧草匱乏等因素,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趙括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動全線出擊,向秦軍發起進攻。結果,趙括被白起擊敗,40多萬趙國士兵最終被秦軍坑殺。此戰,也成為戰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不僅意味著趙國的元氣大傷,也導致山東六國再也無力單獨抗衡秦國了,為秦始皇一統六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那麽,問題來了,長平之戰,如果還是用廉頗將軍指揮戰鬥,結局會怎樣?

首先,在筆者看來,如果趙國繼續用廉頗指揮長平之戰的話,結果很可能是趙國損失一定的疆域和士兵,以此換得秦國的退兵。一方面,在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早已惱怒廉頗的軍隊數次戰敗,又反感廉頗堅壁不敢戰,加上趙國在糧草供應上的吃緊,向齊國借糧又遭到了拒絕,所以才用趙國來取代廉頗,從而和秦國大軍展開主力上的對決。由此,即便繼續用廉頗來堅守的話,因為秦國和趙國整體實力上的差距,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也很難戰勝或者擊退秦軍。

另一方面,秦昭王得知趙括代替廉頗擔任主將後,為能徹底擊敗趙國、能一戰定乾坤,暗地裡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改命王齕擔任尉官副將。正是獲得趙國用缺乏戰場經驗的趙括取代了廉頗,讓秦昭王有信心徹底擊敗趙國主力,所以才秘密征調白起到長平之戰的前線。值得注意的是,在長平之戰中,秦國之所以留白起在秦國坐鎮,就是為了威懾韓國、魏國、齊國、楚國、燕國這五國,防止其他諸侯國趁機進攻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之前廉頗的堅守不出,導致就算上了戰場,也很難獲得較大的戰果。

由此,在筆者看來,如果趙國繼續用廉頗堅守,秦國也很可能不會讓白起登場。當然,糧草供給上,秦國因為疆域遼闊和商鞅變法的影響,所以比趙國能堅持更長的時間。但是,因為看不到全殲趙國主力的希望,秦國堅持下去的收益也不是太大。而且,將主力長期放在長平之戰的戰場上,秦國也需要擔心韓國、魏國、齊國、楚國、燕國等諸侯國的偷襲。至於趙國來說,繼續用廉頗堅守的話,等到糧草耗盡之前可以主動撤軍,放棄上黨等地區。雖然會損失一定的疆域和士兵,但是不會導致趙國元氣大傷。

最後,在長平之戰中,秦昭王得知趙軍主力的糧道被截斷,就親自到河內郡(今河南沁陽及附近地區),加封當地百姓爵位一級,並征調秦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趙國的援軍和糧運。所以,長平之戰到了後期,秦國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如果用廉頗繼續堅守,很有希望換得秦國的退軍。但是,對於趙孝成王來說,一方面貪戀韓國的上黨地區,另一方面也可能存有擊敗秦軍,問鼎天下的想法,所以不願意主動退讓,比如讓出韓國上黨地區等。但是,貪圖小利的結果,往往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總的來說,在長平之戰中,相對於40多萬主力被秦軍坑殺,趙國完全擁有相對更好的選擇和結果。對此,你怎麽看呢?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