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跟拍56年的真人秀:什麽在決定我們的命運?

中國有句俗話:三歲看老。

不可否認,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命運,在很小的時候就已埋下伏筆:時代特徵、原生家庭、教育質量……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宿命,不意味著我們就要任由命運支配。

今天書單君和大家分享的這部紀錄片,堪稱是一次跨越幾十年的社會實驗,你能從中看到,出身和階層如何對一個人產生重要影響,不過,它們並不是人生答案的全部……

—— 書單君

作者 |張光裕

來源 | Welens(ID:we-lens)

《人生七年》準時更新了——這是很多人今年最期盼的作品之一。

它從56年前開始跟拍14個7歲的英國孩子,7年一次,直至今年他們63歲,其中有人已經離世。

《每日電訊報》說,在它面前,所有的真人秀都顯得如此小兒科。

片子的初衷其實是立場先行:想要驗證“富人仍富,窮人愈窮”,以此批判英國社會的階層固化。

所以,攝製組當時是精心挑選了不同背景的孩子,包括4個女孩、10個男孩,其中,5個來自上流階層,2個中產階層,4個工人階級,1個出身農村,2個來自孤兒院。

22歲的邁克爾·艾普特當時是這個項目的研究員。

拍完第一部之後,他想把這個觀察實驗繼續做下去,從第2部至今,他都擔綱了導演。今年已是78歲。

56年下來,大部分人的確都沒有跳出他們的階層。導演的猜想被驗證了。

富人家庭

安德魯:劍橋畢業,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即將退休。

布魯斯:因為覺得教育事業有意義,牛津畢業後沒有選擇高薪工作,而是去普通學校教書。

約翰:父親早逝,母親省吃儉用撫養大。名校畢業,王室法律顧問,熱衷慈善。

查爾斯:反感精英教育。21歲後退出了拍攝,後來在新聞業工作,也為BBC拍過紀錄片。

中產家庭

尼爾:青春期時患上精神疾病,從大學輟學,成為流浪漢。40歲後人生轉折,當上了議會顧問和業餘牧師。

皮特:在節目裡批評政府被輿論攻擊,因此退出了拍攝。56歲時,為了給樂隊做宣傳回歸。公務員,也寫小說。

工人家庭

托尼:夢想當賽馬手沒能實現,在西班牙投資失敗,開出租維生。

蘇:結婚又離婚,單身媽媽,與男友訂婚20年但沒再結婚。沒讀過大學,目前在大學做行政工作。

傑基:青年時想當丁克,人過中年卻生了三個孩子。身體一直不好,靠領救濟金度日。

琳恩:喜歡小孩,搞過移動圖書館,做過特殊兒童教育,一直活在失業恐懼中,2013年去世。

農村

尼克:考上了牛津大學,然後去美國搞科研,現在患上了癌症。

蘇西:富家孩子,假期在農村長大。秘書學校畢業,家庭主婦。不喜歡參與拍攝,沒有出現在新一集中。

福利院孤兒

保羅:成為電工,不自信,沉默寡言,有一個非常寵他的妻子。

西蒙:成為工人,在自己家開寄養所,幫助過130多個孩子。

……

除了逆襲成功的尼克和大起大落的尼爾,其他12個孩子都沒有離開自己出生時所在的階層。

也能看到他們後來的性格、人生選擇,都受到原生家庭深重的影響。無論是愛還是傷害。

薩裡斯在《紐約觀察家報》評論說:

“在某個時候,我注意到七歲的上層階級孩子和更自然也更可愛的較低階層的孩子相比就像個傻瓜。但他們逐漸變得更有趣也更自信,並超過了那些社會地位不如他們的人。真是唾手可得。哎,階級,財富和社會地位確實有關緊要,而且沒辦法避免。”

但是,在這些孩子成年之後,導演艾普特就放棄了政治的訴求。因為,他發現了一個更為迷人的主題——人生

“在整個項目的核心處,我們能看到人生最神秘的東西。我們是怎麽成為今天這樣子的?”美國影評人羅傑·艾伯特曾評論這個系列道。

到底是什麽在決定我們的人生呢?

毫無疑問,階層、教育、環境、朋友,這些都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呢?

如何應對人生戲劇性的變化?

在這14個人裡,只有尼爾和尼克脫離了出生時所處的階級。

區別在於:尼克實現了階級躍遷,尼爾則掉到了底。

《人生七年1》裡,尼爾是最招人喜歡的孩子。

他總是蹦蹦跳跳,眼睛永遠閃閃發光。

他夢想著長大後當一個宇航員,或者是巴士司機——這樣就能告訴乘客一路上該看些什麽。

他出生在中產家庭,被提供了不錯的教育。觀眾都等著看他能否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尼爾後來卻從大學輟學,在建築工地上搬磚。

尼克則是“讀書改變命運”的代表。

生在農村,一路考進了牛津大學。後來又移民去美國,在那裡研究核聚變。

那時的他透著理想主義者的天真爛漫。

當女朋友問他為什麽研究核能時,他回答說,他想要拯救世界。

同一時間,尼爾的人生滑向了深淵。

他成了個流浪漢,居無定所。

導演費了不少功夫,才在偏遠的小鄉村找到他,那時他住在一輛篷車裡。

成年以後,尼爾丟掉了童年時的靈氣。每一次出鏡,他都變得越來越局促不安。

他在談話時從不直視導演,目光躲躲閃閃。他總是神經質般地晃來晃去,還會緊張地把一個詞重複好多遍。

他一直受到精神疾病的折磨。總是突然地、沒有理由地感到沮喪、憤怒,這讓他沒辦法繼續學業,也沒辦法好好工作。

在這14個孩子裡,尼爾的命運最讓觀眾揪心。

他的故事總是佔據最多的篇幅。

觀眾們期待、又害怕聽到他的新消息。

很多人都覺得,他已經完蛋了,不會有好下場的。

每次開播前就有人猜測:尼爾還活著嗎,這一部裡還有他嗎?

到42歲那次出場時,尼爾的人生轉了一個大彎:

他來到了倫敦——不是作為流浪漢,而是地方議會的顧問。

謀求這份職位時,他的流浪經歷幫了他大忙——因為流浪,他走遍了那個地區的每一個地方,對各行各業都有了解,很適合做顧問。

尼爾的生活回到了正軌。

他有了車,有了房,結了婚,參與了地區競選,還作為“有潛力的政治新星”被請到澳大利亞演講。

突然之間,尼爾就從浪費了好出身的loser,變成了勵志典範,這讓他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議。

有觀眾很感動地說:尼爾向他們展示了什麽叫作與生活鬥爭。

當尼爾重獲新生時,尼克卻遇到了人生低谷。

因為無法發明出儲存熱氣的容器,他的研究進行不下去了。

他沒機會拯救世界了。

他只好從研發崗位上退下來,轉而去教學生,同時還要負責行政上的瑣碎工作。

他說,那些蠢工作搞得他精疲力盡。

他的家庭也破碎了。

妻子跟他離了婚,最愛的兒子跟他關係不好,在所有事上都要和他對著乾。

在新的一集裡,尼克患了癌症,看上去非常虛弱。

談到父親的離世,他哭了。搬到美國之後,他就再沒見過父親幾面。

現在,自己剩下的日子可能也不多了。

但就像尼爾戰勝了自己的困境一樣,人們也希望尼克能夠振作起來。

好在,目前能夠知道尼克並沒有離開講台。他已經給下學期預定了新課。

童年的創傷可以影響多深?

在節目裡,當這些人回首人生時,很多人都覺得,幸福與成就、金錢並沒有多大聯繫,能被人愛才是最重要的。

布魯斯和西蒙有著截然不同的出身,但相同的是,他們小時候都沒有收獲到愛。

生在上流階層的布魯斯,從小就被送去了寄宿學校。

爸爸遠在另一個大洲,能見爸爸一面,是他小時候最大的願望。

寄宿學校有一大堆規矩,孩子們動輒得咎。

體罰很普遍,小布魯斯也挨了不少揍。

而西蒙是個私生子,不知道爸爸是誰。媽媽養不起他,就把他丟到了福利院。

福利院的氛圍就像軍隊一樣,成人護工不會給孩子一丁點的關愛。

西蒙有黑人血統,經常被大孩子欺負。

他天天都在不安中度過,連睡覺時也無法放鬆。

布魯斯和西蒙這一生都用來治愈童年的創傷。

布魯斯接受了上層社會的精英教育,去了牛津。

但畢業後,他選擇了去最普通的公立學校當老師。

35歲那年,他又跑去孟加拉國支教。回國後繼續在普通學校,教了一輩子書。

通過言傳身教,影響這些普通孩子的人生,布魯斯從這個事業裡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中年得子之後,布魯斯把家庭看得比什麽都重。

雖然有些胖,他還是會帶著兩個兒子玩各種運動。他覺得,這是爸爸該做的事,他不能缺席。

他知道,總有一天孩子們會與父母疏遠,不再有太多往來。

他想為那一天,多存下一些美好的回憶。

西蒙的教育程度不高,他21歲就結婚了,生了一大堆孩子。後來離婚又結婚,孩子也越來越多。

他一直非常努力地想要當一個好爸爸。為了方便接送孩子,他特意換了一個離學校近的工作。

他未曾享受過父愛,現在他想通通補償給自己的孩子。

除了養自己的孩子,他還想幫助和自己一樣出身的孩子。

40多歲的時候,他去上了寄養父母課程,準備在自己家裡開一個小的寄養所。

“我小時候待過的寄養中心太差了,那兒沒有一丁點愛。我想開一個不一樣的。”

後來的10多年裡,來自世界各地的130多個孩子在這裡暫住過,有些孩子住了很多年。

寄養這些沒人管的孩子就像是一場大冒險,孩子身上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情況。

對大多數父母來說,應付一個孩子的青春期已經夠讓人頭疼了。

而西蒙,要應付130個孩子的青春期。

這場冒險的回報是孩子們對西蒙的愛。

他們離開之後,仍會時不時地打電話或回來看望西蒙。

去年西蒙生日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回來了。

西蒙說,那是他收到過的最好的禮物。

如果最初的夢想沒有實現……

在《人生七年1》裡,每個孩子都說出了自己的夢想。

後來,這些夢想大都破碎了。

其中,托尼的夢想是成為賽馬師。

為此,他在其他小孩上學的年紀,天天泡在賽馬訓練場裡。

他拿到了一些比賽機會,還和自己的偶像同場競技了一把。

但他還是沒能成功——他不夠優秀,被這項運動淘汰了。

對於放棄讀書的托尼來說,賽馬曾是他改變命運的機會。

希望破滅後,他只能像父親一樣當個無足輕重的工人了。

他陷入了憤世嫉俗的迷茫期,跟著身邊的大人學會了一堆惡習:賭博、騙錢……

他21歲時,導演對托尼的未來做出了預測:他早晚要進監獄。

但7年後再見面時,托尼當上了計程車司機,乾得樂樂呵呵。

他那時還有了一個新理想:當演員。

那一集播出後,很多人說托尼“傻得可愛”——言外之意,就是沒人相信他能實現這個目標。

但托尼想乾就乾,懷揣著明星夢,立馬去報了表演課程。

後來真得到了一些跑龍套的機會,但也僅限於此。

他倒也不放在心上,又轉頭開回了計程車,依然乾得挺樂呵。

在西班牙旅遊時,他愛上了那裡。

於是,貸了一大筆款,在西班牙買了一塊地,準備蓋些酒吧和商店。

他計劃,自己的下半生就在西班牙過了。

……

與前兩次一樣,這個計劃又失敗了:

緊挨著他的地塊,大財團蓋了一家超市,搶去了所有的生意。

於是,第三次,托尼失敗而歸,又開起了計程車。

在托尼的故事裡,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美好的希望一次次破滅,永遠跨不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在新的一集裡,托尼的故事出現了新的轉機:

他在“卷福”的新電影裡拿到了一個角色,還在自己家旁邊養了馬。

當年的夢想,也許隻實現了10%,但這已經足夠讓他心滿意足。

在最新這一版裡,“孩子們”63歲,導演艾普特78歲,他們的對話更像是難得可以傾訴心聲的老友相逢。

56年的記錄,如果說最終要得出一個結論的話,大概就是:人生並無標準答案,百態人生都值得一過。

艾普特問過每一個人:“你後悔自己沒有……嗎?”他得到的回答是清一色的“不後悔”。

即使是那些在世俗意義上失敗的人們,也能通過各自的方式,找到“讓自己感到舒適和開心的事情。”

“我一開始習慣於扮演上帝的角色,不帶感情地預言他們的發展。但幾十年後,我發現這是一個令人尷尬的錯誤。” 艾普特回憶道。

毫無疑問,如同開篇所講,《人生七年》驗證了階層、教育、原生家庭等等對人生的決定性作用,但又遠遠不止於此。

如同羅傑·艾伯特所說的:

“教育家和社科學者看著這些影片可能會感到絕望,因為一個人將來的生活過得怎樣,其實早在七歲時就已都定下了,甚至在子宮中就已形成了……但無論多少年以後,觀眾仍能從這份獨一無二的記錄中看到人生之美和神秘。”

本文首發Lens微信公號“WeLens”(ID:we-lens),書單獲授權編輯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其他媒體及公號轉載請聯繫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