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高考是一部電影,你就該是這部電影的明星

又是一年高考季!

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在經歷4年穩定之後,今年迎來轉捩點,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高考報名人數漲至975萬,較2017年增加35萬,是近8年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

你或許正是/曾經是/將來是這個數字中的“1”,那麽作為那個1,你的心中是否也有許多故事?

還記得央視拍攝的6集紀錄片《高考》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嗎?

“或許只需要去幾百裡外的那個城市,我的下一代們就不會像我和我的同學們一樣為了高考披星戴月拚死拚活了。”

高考,絕非尋常!在那些千千萬萬的考生眼中,這是扎扎實實的一次考驗和歷練。也許是期待已久,也許是隨波逐流。但它銘刻著三年的挑燈夜讀,奮筆疾書。

當一切過去,但願你不會忘記、不會遺憾,這個拚搏的夏天。

現在,就讓那些難熬的日子全部留存在電影裡吧。

《高三》

這部紀錄片真實而詳細地記錄了中國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學一個高三畢業班的生活。高三的生活日複一日,簡單而又沉重,枯燥卻也快樂。

非常生活化的《高三》,並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情節,但是卻會讓很多過來人,包括考生、家長、老師感到一種熟悉的感動。

這部紀錄片的資料不多,網上流行的大概只有這麽幾段

——“只要她喜歡的工作,我都支持她,如果錢不夠,可以把房子賣掉,只要她願意,當媽媽的願意付出一切……”——一個略顯蒼老的學生家長對著鏡頭說道。

——懂事的學子懸梁刺股,絕望的學子叛逆逃學。一個“壞學生”講述了他為什麽翻牆出逃,不上課,眷戀網咖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打遊戲有多麽好玩,而是可以憑借高超的技巧賺到錢,與其他行業一樣,遊戲靠的是信用和手藝……

——這個班級的班主任王錦春老師更是以他循循善誘,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和“不放棄一個學生”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

《高考1977》

1977年,中斷了多年的高考得以恢復。東北某農場內,生活著一群來自四面八方、身份各異的知青。他們將最好的年華獻給了這片黑土地,恢復高考的消息傳到這裡,充滿著理想的年輕人,是會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還是隨波逐流接受命運的安排?

豆瓣評分7.2足以說明影片的優秀。為何一部講述1977年高考的影片能在文學青年扎堆的豆瓣上獲得如此高分?

對未來的執著和努力能引發每一代人共鳴。

《青春派》

在每個青春的回憶中,一個深陷暗戀默默付出的女孩兒,幾個情感豐富講義氣的哥們,一群各有故事特色十足的損友,一段所有人共有的回憶。這就是青春派——生活裡總在閃爍,永不褪色的一段歲月。

《風雨哈佛路》

美國勵志電影,印證了“學習改變命運”這句話。該片講述了出生在貧民窟的莉斯有著非常糟糕的父母,父親有自閉症,母親吸毒患上艾滋,並在她15歲那年去世。

如同孤兒的莉斯並沒有向命運投降,而是憑借努力進入最好的高中實驗班,一邊打工一邊用兩年的時間讀完四年高中課程並最終考進哈佛大學。

《最好的我們》

因“非典”的緣故,當年中考難度降低,這讓成績並不突出的女孩耿耿嘗到了甜頭,從而意外考入了重點學校振華高中。肩負著父母的期望,她昂首闊步走入高中。但是這裡畢竟是一個憑實力說話的名牌學府,四周圍學霸雲集,大神輩出,遠離了父母加上遭受旁人異樣的目光,讓她如坐針氈。青澀美好的學生時代,留下多少難忘的記憶……

《最好的我們》雖然也有枯燥煩悶,有步步緊逼的高中日常學習,有面對文理分科和高考的壓力,但是有自然不造作的人物情感線做為牽連,整部網劇顯得更輕鬆。

《誰的青春不迷茫》

《誰的青春不迷茫》刻畫出了一個班級幾位同學的群像,也大膽地提出了青春應該放飛夢想、忠於內心的主題,隨著社會的進步,高考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出路,面對夢想和感情、現實和壓力,每個人有權做出屬於自己的青澀選擇。

《高考》

高考,一場影響億萬中國人命運的考試。紀錄片《高考》選取深具代表性的不同社會橫斷面,記錄個人故事、觀照社會熱點。

一位曾執掌衡水中學12年的校長,一位在北大附中掀起銳意改革浪潮的校長,一位帶領學生遊學從不考試的實驗者, 面對2014年高考他們又作出了怎樣不同的選擇?《高考》從多個側面走近並記錄2014年高考,為我們留下這個時代意味深長的社會現實記憶。

18歲那年抓住的高考,以為抓住了整個明天。看完這些電影,有沒有想起你自己的故事?

高考前你對自己有什麽期許,現在過得怎樣?現在的你,是18歲那年想成為的自己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