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部韓片備受關注,可遠不僅是男主來自EXO

眼看著也快要過年了,除了春節檔,還能看什麽呢?

有部韓國片想要推薦給大家。

目前在豆瓣是8.2分,好於82%的歌舞片和77%的戰爭片。

這確實是一部非常應景的電影。《搖擺狂潮》在韓國是去年的聖誕節檔期上映,影片中的高潮,也是發生在一場聖誕晚會上。那種悲喜交織的節日氣氛,後勁還是很足的。

說起來,去年韓國的聖誕檔期確實也很厲害,前有《海王》,後有《大黃蜂》,還正面杠上了宋康昊、裴鬥娜主演的新片《麻藥王》。

不過,最後的結果反而是,萬眾期待的《麻藥王》口碑撲街了。

大膽啟用年輕演員的《搖擺狂潮》反而異軍突起,口碑很驚人。

不光豆瓣評分一直在8分以上,在韓國主流評分網站NAVER上更有高達9.01的分數,這也意味著,超過70%的觀眾給予了滿分10分的好評。

期待這部電影的原因還挺多的,首先,導演是薑炯哲。

這個名字雖然聽起來有些陌生,但提起他的代表作估計無人不知,沒錯,就是至今豆瓣高達8.8分的《陽光姐妹淘》。

薑炯哲之所以在國內這麽不出名,可能也是因為他一直都太低產了,至今居然隻拍了四部電影。包括這部《搖擺狂潮》,也是闊別四年之後的作品。可以說是慢工出細活的代表。

而《搖擺狂潮》確實也是一部野心勃勃的作品,從題材就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了。

這既是一部複古歌舞片;又將時代搬到了1951年的朝鮮戰爭期間,一座由美軍主控、坐落於南韓境內的巨濟島戰俘營。

南北韓問題,一直是朝鮮半島的痛處。,以南北題材為主題的韓國商業片裡,早已有不少經典之作。

有直接將朝鮮戰爭搬上銀幕的《太極旗飄揚》。

有挖掘歷史醜聞、講述60年代末秘密刺殺計劃的《實尾島》。

也有從一宗朝韓邊界的謀殺懸案開始的《共同警備區》。

哪怕如今再來看這些電影,依然會覺得,實在每一部都是很成功的韓國商業片。既有歷史反思,又始終充滿了細膩和豐沛的情感。

很高興,今年,這個長長的列表上,又多了一部《搖擺狂潮》。

這部電影極為少見地,將故事搬到了一座暗流湧動的巨濟島戰俘營。這座戰俘營由美軍建立,關押的不僅有大量朝鮮戰俘,還有中國戰俘。

在“日內瓦公約”的約束下,這座表面一團和氣的戰俘營,同樣也因為多方利益衝突,而暗流湧動。

影片的故事主線,則是一個由戰俘們臨時組成的踢踏舞團,他們要在一名黑人軍官的帶領下,最終在聖誕夜進行表演。

有一個歌舞片的殼子包裹著,《搖擺狂潮》和許多南北題材的影片不同的是,它的底色是更明亮、更有娛樂性、也更加色彩斑斕的。

乍一看,你甚至會覺得這部電影如此歡快,確實很像一部美國五六十年代複古美學的歌舞片啊。

這一點從影片的海報就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非常溫暖複古的色調,又用到了大膽的撞色。

這部電影,尤其前一半,是比較偏輕喜劇的。影片中的幾個主角,個性鮮明之餘,剛出場時,也都很有一種漫畫式的喜感。

男主角盧奇秀,這個舞團的主舞,是朝鮮人民英雄的弟弟,因為哥哥的原因,在戰俘營中意氣風發、備受愛戴。

按理說,這樣一個又紅又專的小哥,是最不應該被美帝“腐蝕”的。

但他偏偏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太愛跳舞了。

雖然嘴上說著“不能學美帝的舞”“不能和反動分子混在一起”,但是一聽到踢踏舞的節拍聲,就忍不住跟著一起跳了起來。對於舞蹈的熱愛,簡直就好像靈魂被指引。

這麽個口嫌體正直的人,最後果然還是加入了這個舞團。

女主角楊盼萊,舞團唯一的女性舞者兼翻譯,則是個“洋公主”。

“洋公主”這個聽起來很粉飾太平的詞,背後同樣是很殘酷的,指的就是為駐韓美軍提供性服務的韓國女性,也就是所謂的“美軍慰安婦”。

但影片的表現形式同樣也很歡快。“洋公主”們第一次出場的時候,在一片青蔥的稻田裡,穿著花枝招展的複古撞色長裙,一排人亭亭玉立地站著,甚至有點讓人回憶到《陽光姐妹淘》。

楊盼萊會說四國語言,除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她在滿洲裡住過,所以也懂日語和中文。這個小小的細節背後,恰好也藏著一個小國家在風雨飄搖的二十世紀,遭遇的各種變故。

但對楊盼萊來說,這都是她謀生的手段,不值得提起背後的苦難。她就像一株頑強的小草,怎樣都能活下去。

不過吧,這兩個年輕人,好歹還算俊男美女。舞團裡的另外兩個人就更厲害了。

一個是胖乎乎的中國戰俘,常常一臉呆滯,但跳起來舞就像突然擁有了靈魂,舞姿無比妖嬈。

一個是被冤枉入獄的朝鮮平民大叔,又因為想要就此留在韓國,而變成了萬人唾罵的“反動分子”。但他恰好也是最會跳朝鮮傳統舞的人。

再加上這個團的團長,一個在衝繩愛上日本女人的黑人軍官。

你不得不感慨,好萊塢最近的導演政治正確嗎?韓國人政治正確起來,那簡直是更厲害啊!

這小小舞團裡,居然就集結了黑人、女性、朝鮮人、胖子、中年人……

不僅是國籍、政治立場不同,他們還各自代表了不同膚色、人種、性別、年齡、乃至於身體……方方面面,少數群體可能遭受的歧視,都能從這個舞團裡看到縮影。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感慨韓國類型片發展之快,哪怕一直是在模仿好萊塢主流商業片,這種進步也是驚人的。

尤其是在《搖擺狂潮》中,雖然覺得這種人物設定是很刻意的,但依然會對每位角色的處境產生同理心,依然會喜歡這個舞團中的每一個人。這就要靠編劇的功底了。

並且,演員的表現也是加分項。這部電影裡雖然基本都是新面孔和年輕演員,但是表現都讓人印象深刻。

扮演黑人軍官的傑瑞德·格裡姆斯此前基本沒有演過電影,但他是經驗豐富的百老匯演員和舞者,2014年還拿過Astaire Award。

在這部電影裡,他微妙地扮演了一個無可奈何的救世主形象:對於戰俘來說,他是老師,是希望;但在整個戰俘營,他是被歧視的黑人,也是被營長擺布的棋子。

能在一部韓國電影裡,看到這樣比較豐滿的黑人角色,其實還是很驚喜的。

更讓人覺得後生可畏的,還是兩位年輕韓國主演。

尤其是,這兩人還都不是科班出身。像女主角樸慧秀,她是參加歌唱選秀節目出道,今年才剛剛24歲。

然而,在這部電影裡,她已經可以說一口流利的韓式英語,扮演眼神倔強的小百合“洋公主”。完全可以感受到,這個角色身上的那股韌勁兒。

而男主角都暻秀則是EXO的成員之一。沒有錯!!!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這個EXO。

抱歉了觀眾朋友們,就在國內還在陷入“偶像男團都是同樣妝容唱唱跳跳的臉盲小男孩”魔咒的時候,韓國偶像已經再次成功轉型成演員了。

為了演好盧奇秀這個角色,都暻秀不僅減重、剃平頭、學習朝鮮口音,還花了快六個月的時間學習踢踏舞。

雖然出身男團,但在EXO裡,都暻秀擔任的其實是主唱。因此,《搖擺狂潮》的編舞老師第一次見他的時候,對他的跳舞水準也十分擔憂,甚至還特地找了腳替演員。

但練習了六個月之後,他已經自己完成了大部分舞蹈,基本沒有用到腳替。

男主角盧奇秀,同樣也是全片的靈魂人物。表面上看,這是個神采飛揚、不服管的挑剔男孩;但其實,作為一個熱愛舞蹈的朝鮮英雄的家屬,他也是內心掙扎最為複雜的角色。

而都暻秀的神奇之處在於,他的表演並沒有太多痕跡,基本是很自然的。

他好像生來有站在舞台中央的自信和魅力,所以你一開始就會對這個壞小子產生好感。

而此後,這個角色面臨的難題越來越多。在幾場挑大梁的感情戲裡,無論是叛逆還是悲慟,你都能從他的眼神裡看到真實的情緒,這種代入感令人動容。

影片在製作層面,同樣是非常完整的。服裝和美術上,始終抓住了色彩的強對比。戰俘營本身的日常是色彩非常慘淡的,一切都是灰蒙蒙的黃和綠。

而一旦涉及到踢踏舞,就會大膽地用到飽和度很高的複古撞色,充滿想象力地營造出一種溫暖、摩登的氛圍。

作為一部歌舞片,自然也貢獻了不少精彩的舞蹈和音樂。尤其是,踢踏舞作為黑人文化的一部分,其實在亞洲的電影裡是比較少能見到的。這本身對於觀眾來說還是有一點接受門檻的。

但這部電影的攝影和調度恰恰又是加分項,精準的剪輯卡點和豐富的運動鏡頭,讓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對原本很陌生的踢踏舞也有了認同感,甚至也有了想要隨之起舞的衝動。

為什麽會選擇踢踏舞呢?這同樣是有深意的。

不僅僅是為了配合“黑人軍官”的身份,踢踏舞最早的起源,其實就是一種黑人對白人種族壓迫的反抗,所以這種舞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自由、不受太多形式化的限制。

而在影片中,“踢踏舞”就象徵著自由本身。舞蹈的每一次出現,都是對情緒的進一步渲染,也使得全片的矛盾衝突變得更為激烈。

每一次男主角跳起踢踏舞時,你都能感受到他內心劇烈的撕扯——是相信“主義”,相信政治;還是跟隨自己的內心,做一個獨立的“個體”?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影片中段有一段尤其精彩的交叉剪輯,當舞團再一次經歷了挫折、瀕臨解散之時,男女主角分別獨自跳起了踢踏舞。

這段交叉剪輯構成了全片的一個小高潮,不僅剪輯乾淨利落,而且渲染力極強,實在是教科書級的橋段。

從最開始生澀的熱情洋溢,到往後越來越激烈、純熟和忘我,衝破了現實的阻礙,踢開大門、飛向光明……

看到這一對年輕男女,毫無章法、隨心所欲地奔跑和跳躍,不由感慨,自由真好啊!

只可惜,他們都錯誤地生在了沒有自由的國度,又生在了沒有自由的年代。

在這一刻,舞蹈替代了語言,替代了辯解、和控訴,成為了影片最重要的表達。

當然,我們都知道,哪怕在一座看似遠離戰爭的戰俘營裡,快樂永遠只能是短暫的,種族與意識形態無可磨滅的矛盾,最終還是會撕裂一切。

就好像我們如今能想起來的以南北題材為主題的電影,基本每一部都不得善終,因為歷史就是如此。

導演們往往抓住了某一個快樂的瞬間,可以是親情,可以是友情,可以是虛妄的榮譽感……但這一切都是泡沫,很快就會被戳破。

而在《搖擺狂潮》中,這個“快樂的瞬間”是尤其夢幻的。所以影片的前半段,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像一部真正的歌舞片那樣熱鬧。

這群戰俘們幸運地接觸到了踢踏舞,一種讓人懂得何為自由的舞蹈。一度覺得他們都好像要飛起來了一樣,像兩隻嚮往自由的鳥,無拘無束地飛向遠方。

但他們依然是不幸的,在這個戰俘營,在那個充滿意識形態之爭的年代,沒有人可以飛起來。

這部電影作為歌舞片有多麽“不真實”,作為戰爭片就有多麽真實和殘酷。

影片中後段,借一名看似是“壞人”的告密內奸之口,導演說出了這段高亮台詞。

這也正是這部電影想說的。在踢踏舞面前,所有的意識形態和口號都是假的,只有“你想做的事情”才是真的。

“踢踏舞”是一個多麽美好的隱喻啊。

它象徵著世界上一切的理想,環遊世界、去美國、登上卡耐基大廳……只要你還在跳著踢踏舞,你就擁有了這一切。

而在1951年,在那個極為嚴苛的政治環境下,這群一無所有的人,只是想好好跳舞而已。

但是,對於時代的洪流而言,個人小小的反抗、戰俘營裡的一支踢踏舞,又能改變得了什麽呢?

你終究不能做你想做的事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