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些物質上被富養的孩子,現在怎麽樣了?

01

再苦不能苦孩子!

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已經讓現代的父母們發揮到了極致,很多父母對孩子的物質要求,有時甚至是過分的要求,都想盡辦法,一律都滿足。

不過,這樣“富養” 孩子的方法,真的好嗎?有沒有想過哪天滿足不了孩子的要求了,會有什麽結果?

新聞一:

據媒體5月9日報導,湖南芷江縣25歲男子張某向父親要10萬元去香港購物,又向母親要80萬去買車,均被拒絕。

張某因此對父母產生怨恨,為泄私憤來到該縣羅舊鎮福滿多酒樓二樓其父母的臥室內放火,欲將室內財物燒毀。張某點火後被他人發現,為阻止救火,還站在臥室門口持刀阻止他人進入。

新聞二:

新浪微博博主@一個失業父親等待女兒歸 近日發表了一篇長博文,這篇文章在加拿大華人社群中引發一片嘩然!這位博主(父親)來自四川成都,有一個18歲的寶貝女兒。這位父親在文章中痛斥女兒和男朋友將自己為她存的300萬積蓄(包括學費)在加拿大揮霍掉,還把自己和全家人拉黑。這位父親無計可施,只好發微博求助訴苦。

父母們對孩子傾盡所有的付出,換來的卻是孩子無視父母的辛勞,把這一切當成理所應當。

當他那貪婪的胃口,到了做父母的勒緊褲腰帶也無法滿足的時候,孩子就會變成凶狠的白眼狼,對父母惡語相向,拳腳相加,甚至如新聞中的這位兒子一樣:縱火燒父母的房子泄憤,或者像這位女兒一樣:騙走父親的積蓄後,不顧父親死活地拉黑自己的親爹。

02

備受寵愛的孩子為什麽會成為白眼狼?一度被當成掌上明珠來寵愛的孩子,為什麽長大了會變成這樣?

恰好在美國也發生過類似新聞,讓我們透過這個新聞來看看原因吧。

一位住在美國比佛利山莊、年僅15歲的少女成天過著買、買、買,炫、炫、炫的生活,各種品牌包、鞋子、衣服、化妝品堆滿她的屋子,襯托著她那無比優渥的物質生活。

巧合的是,她也碰到了母親要縮減她零用錢的問題,母親準備把她每個月的零用錢從5000美元砍到1000美元。

習慣了要什麽有什麽的富二代女孩當然不同意這麽做,她選擇把媽媽拖到脫口秀節目“Dr. Phil ”中去控訴,

要求媽媽把她零花錢至少提高到2500美元,

並買一輛23.1萬美元的奔馳G class SUV 給她當16歲生日禮物。

富二代女孩說:

從前想要什麽,媽媽就會買給我,我就是這樣被養大的,只知道這種生活方式,突然砍我的零用錢,我怎麽活得下去!

她不打算自己去工作、謀生,只想過這樣毫不費力就可以得到的錦衣玉食的生活。

節目組後來通過她的母親了解到,

這個任性的少女一直被用錯誤的方式疼愛著,在她的成長期間母親由於要工作,總是用錢來彌補她,

但她其實非常孤獨、沒有朋友,連高中課程都是透過網絡完成的。

而且因為母親對女兒的物質要求一再讓步和一味滿足,助長了她錯誤的價值觀,讓她覺得少了物質生活後自己一點價值也沒有。

後來,女孩在節目中大哭,說出了壓抑已久的話:

名牌包就是我的朋友!媽媽根本不愛我,她只會給我錢!

03

父母為什麽執著於富養孩子?

在我們家,先生總是很喜歡答應孩子的各種要求,只要在他可承受的範圍內,他就會給孩子各種花錢。

按照他的說法,要是錢足夠,只要孩子喜歡,他恨不得把超市都搬回家。

先生跟我說,小時候,家裡並不富裕,他一直渴望買一雙球鞋。他略微提了一次,就被他爸爸拒絕了,而家裡父母沒日沒夜地操勞,讓他不忍心再要求。

別的夥伴們都穿漂亮的球鞋時,他只能穿布鞋;踢球的時候,他沒有球鞋穿,他佯裝不在乎球鞋,只能假裝根本不在乎球鞋,還對別人說光腳也一樣可以踢好球呀。

那種受窮的心情,他一點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嘗試一次。

於是,有先生在的時候,孩子總是提出各種嘗試突破底線的要求,先生只要稍有遲疑,孩子就會撒潑打滾。

王姐和老公很愛孩子,但似乎更愛工作,況且他們的工作總是很忙,

於是給孩子請了很貴的育兒嫂,美其名曰:“孩子交給懂孩子的人來帶。”

每天上班去的時候,孩子沒醒,下班回來,孩子已經睡了。

但凡兒子有什麽要求,用錢可以辦得到的,他們都會答應孩子,喜歡給孩子買買買,花花花;

在買買買、花花花的時候,能看到孩子高興的笑臉,他們便覺得自己沒有虧欠孩子:

我們沒有時間陪你,但是物質上的供給沒人能和你比。

他們的孩子穿著錦衣華服,劃拉著最時髦的電子產品,

卻總是一副淡漠的表情,不善與人交流,

沒有朋友,形單影隻。

04  

孩子到底該窮養還是該富養

提起曾國藩,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更難得的是,他不僅僅是自己出色,教育方式也同樣非常厲害,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整個家族的教育走向:

從他起的曾氏家族,綿延至今,190余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餘人,沒有出過一個紈絝子弟。

在該“窮養”還是該“富養”這個問題上,曾國藩是這樣看的:

物質上

“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一日不勤,則將有饑寒之患,則子弟漸漸勤勞,知謀所以自立也矣。”

解釋成白話文是這樣的: 

人的本質有好逸惡勞的一面,、

如果父母蓄積足夠的錢物讓子女花銷,

他為什麽還去吃苦呢?當然是等著坐吃山空。

如果沒有依靠,一天不做事,就要受饑受寒,

那就逼得他們去奮鬥、去謀生、去立業了,結果就是成大器啊。

並且在子女教育中,他要求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不可厭倦家常瑣事”。

即使自己擔任了兩江總督,在家裡也是男要掃地、種菜,女要做飯、織布,而且天天如此,

他告誡子女戒驕奢、倡勤儉、主敬恕、不忘本。

精神上

再忙也別忘了孩子。

曾國藩身居要職公務繁忙,但對孩子的教育卻沒有缺席。

當他長年在外、無法經常當面督促子女的時候,

就將寫信作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

據記載,其在1861年就寫了超過253封家書。

他在信中給孩子布置任務,如讀書,寫文章等等,

然後讓子女在回信中將自己完成的作品附上,讓他檢查和點評。

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會抽空閱讀子女書信,

回信講他自己遇到的事情,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對子女作業做的好的地方進行表揚,不足的指出糾正。

套用現代的觀念,曾國藩所提倡的即是:

物質上要適當地窮養孩子:

讓孩子明白生活的艱辛,體諒父母的不易,

培養孩子發展自己的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己謀生;

精神上則要毫不吝惜地富養孩子:

花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提高孩子的見識和修養,

身體力行做孩子最好的導師和榜樣,

因為留下的財富終將化為烏有,一代代傳承的思想才會讓孩子們受益無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