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監管關注應收账款類投資:三峽銀行148億投向房地產

張漫遊

7月16日,聯合資信公布了對重慶三峽銀行(以下簡稱“三峽銀行”)的評級報告。從三峽銀行的經營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該行正在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回歸存貸業務本源。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從盈利結構看,三峽銀行由應收款項類投資帶來的利息收入規模已超過了存貸業務獲得的利息收入。不過,三峽銀行淨利潤和營業利潤等盈利指標的規模在2018年出現“縮水”。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應收款項類投資興起的原因包括銀行貸款額度限制、自身追求高收益資產、節約資本需求等,上述情況在中小銀行中表現尤為突出。隨著近年來監管層要求銀行回歸本源,對於應收款項類投資的限制也逐漸增多。梳理發現,在近期上市的中小銀行中,不乏被發審委問及應收款項類投資變動情況及流動性風險的銀行。

應收款項類投資首次低於發放貸款及墊款規模

應收款項類投資一般包括資產管理計劃、信託產品、私募債券和定向債務融資等。在金融機構回歸本源的背景下,對於應收款項類投資的監管趨嚴。

聯合資信評級報告指出,三峽銀行貸款和應收款項類投資中投向房地產的資金規模較大,截至2018 年末,三峽銀行應收款項類投資中投向房地產業的資金金額為148.94 億元。由於銀保監會對此類資金投向的監管力度較大,且房地產業容易受到政府宏觀調控政策影響,評級報告認為,相關風險需關注。

同時,評級報告指出,2018年三峽銀行應收款項類投資中投向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資金餘額為173.18 億元。總體看,三峽銀行貸款和應收款項類投資中投向政府融資平台規模較大,需關注相關風險。

從整體情況看,評級報告指出,在監管政策趨嚴的環境下,三峽銀行主動調整資產結構,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同時縮減了投資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增速明顯放緩。

不過,記者梳理三峽銀行近3年的業績報注意到,2016年和2017年,該行應收款項類投資規模均高於發放貸款及墊款。2016年和2017年,該行應收款項類投資規模分別為519.63億元和510.76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規模分別為374.78億元和438.48億元。到2018年,三峽銀行應收款項類投資規模低於該行發放貸款及墊款規模,兩項指標分別為446.72億元和633.48億元,但應收款項類投資依然是除發放貸款及墊款外,構成資產規模的主要科目。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告訴記者:“此前,中小銀行在與大行爭奪優質信貸資產方面不具有優勢,同時受製於其自身貸款額度的限制,以及信貸資產的潛在高風險,因此,出於追求高收益資產、節約資本、擴大盈利和資產配置多元化的綜合考慮,部分中小銀行的資產配置結構開始主動向一定風險下收益回報更高的投資類資產傾斜。這是最近幾年業內的普遍現象,已成為部分風格較為激進的中小銀行資產規模擴張和提高盈利的重要手段。”

穆迪評級高級分析師萬穎亦讚同上述說法:“尤其是2013年以來監管層對同業監管趨嚴,買入返售信託收益權等業務成為監管重點,銀行逐步將業務由買入返售項遷移至應收款項類投資項。”

“也應該認識到,應收款項類投資的快速增長並非金融創新的良性發展,而是有可能在多個層面加大了銀行體系的風險,如資產風險不透明、流動性和利率風險上升,並加劇其資金錯配情況。”王軍如是說。

某股份製銀行管理層告訴記者,在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資管新規、流動性管理新規、銀信合作新規等政策影響下,應收款項類投資面臨比較大的壓力,收縮或將成為常態。

從三峽銀行的流動性數據看,評級報告指出,截至2018 年末,三峽銀行流動性比例為86.38%,存貸比為49.48%,淨穩定資金比例為102.11%。整體看,三峽銀行短期流動性較好,但評級報告稱,考慮到投資資產中應收款項類投資規模較大,對其流動性管理帶來一定壓力。

應收款項類投資收入仍是利息收入首要構成

在三峽銀行的經營數據中,截至2018年底,應收款項類投資帶來的利息收入仍然是該行利息收入的首要構成。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三峽銀行應收款項類投資帶來的利息收入為35.05億元,佔比為38.59%,發放貸款及墊款帶來的利息收入次之,為28.77億元,佔比為31.68%;截至2017年底,三峽銀行應收款項類投資和發放貸款及墊款帶來的利息收入分別為30.99億元和26.38億元,佔比分別為37.32%和31.77%。

截至2018年底,三峽銀行實現利息淨收入36.10 億元,同比增長4.70%,是三峽銀行營業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三峽銀行稱該行利息淨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是生息資產規模增長。

針對三峽銀行應收款項類投資帶來的利息收入的佔比情況、是否將調整收入結構等問題,記者聯繫了該行,截至發稿前未收到該行回應。

不過,三峽銀行的營業利潤、淨利潤等指標的增速,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下降。根據三峽銀行近3年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底,該行營業利潤分別為25.97億元、21.58億元和16.0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9.85億元、16.51億元和12.80億元。

談及2018年利潤總額下降的主要原因,三峽銀行方面稱,主要是為了提高資產質量,釋放前期累積風險,該行於2018年度處置不良資產約29億元,產生損失14.28億元,其中2018年度承擔損失7.93億元,導致當期利潤及相關盈利指標大幅下降。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8年末,三峽銀行不良貸款率1.30%,撥備覆蓋率為163.48%,2017年同期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40%和180.4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