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普 | 感冒藥竟引起急性腎衰竭?哪些藥物最傷腎?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

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

藉以清除體內代謝產物及某些廢物、毒物

同時經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質

以維持人體新陳代謝

腎臟本身易受到有害物質的損傷和侵害

藥物在治病救人的同時

不同程度地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

其中相當一部分就表現為對腎臟的毒性作用

國內的臨床統計數據顯示,約1/4的腎功能衰竭病例與藥物毒性相關。

案例1

48歲的趙文熙是一位慢性腎炎患者,患病6年的時間裡,大大小小的醫院去了不少,但病情一直反反覆復,尿蛋白一直在2+徘徊。後來家裡人在親戚那聽說一中藥「偏方」能降蛋白,就抓了2幅回來吃,就這樣吃了大約半年的時間。趙先生髮現雙腿水腫比以前嚴重了,還出現了噁心、嘔吐的情況,尿量也減少了。他趕緊去醫院檢查,確診為腎衰竭

案例2

21歲劉文超,一次外出回來後不小心感冒了,也沒在意。過了一天,他感覺有點難受,就在宿舍找了兩盒感冒藥吃了,吃了兩天后發現不僅感冒沒好,還更嚴重了,覺得渾身沒勁兒,眼皮也腫了,小便也出現了異常。嚇得他感覺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腎毒性藥物損害,急性腎衰竭。

感冒藥還能導致腎衰竭?

在服藥時應當怎麼保護腎臟?

哪些葯會造成腎損傷呢?

01

為啥藥物會損傷腎臟?

一個人每天流經腎臟的血量約是180升,但是從腎臟排出的尿量卻僅有約1.5升。這就說明腎臟通過濃縮功能,把流入腎臟的99%的水重吸收回去,而血液中的代謝產物和毒物僅通過1%的水排出體外,所以,藥物在尿液中的濃度比在血液中濃度高出幾十倍到上百倍,這個過程也稱作尿濃縮。濃縮使得腎組織內的藥物濃度明顯高於其他器官組織,某些藥物(比如磺胺類藥物)濃度過高後會形成結晶析出,沉積後堵塞腎小管、腎盂或輸尿管,造成急性梗阻性腎臟損害。無論腎臟哪個部位受到損傷,都會影響腎臟的生理功能

02

慢性腎損傷不可逆

藥物對腎臟的毒性,按照臨床表現可以分為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梗阻性腎病等,這與藥物種類、損傷機制、使用時間及機體狀況有很大關係。

一般情況下,急性腎損傷如果及時停葯並進行治療,一般隻對腎功能造成暫時的影響,如尿濃縮、排泄毒物等功能,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但是,某些藥物(如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對腎造成的損傷(包括急性損傷)是不可逆的。慢性腎功能損傷一般要達到60%~70%之後才易被發現,此時,已經造成了嚴重器質性的損傷,這個損傷是永久性的。

03

慢性腎衰竭的表現

慢性腎衰竭(CRF)分為四個階段。

腎功能代償期,身體不出現癥狀;

腎功能不全期,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輕度貧血等癥狀;

腎功能衰竭期,出現貧血,血磷水準上升,血鈣下降,代謝性酸中毒,水、電解質紊亂等;

終末期(尿毒症),酸中毒明顯,出現各系統癥狀,以致昏迷。

04

哪些藥物最傷腎

目前明確對腎臟有損傷的藥物中,西藥約有150種以上、中藥約有50種以上,其中以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一些抗腫瘤藥物和部分毒性較大的中藥對腎臟損傷最嚴重。

西藥

抗菌葯類:氨基糖苷類中新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毒性作用最強,還有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和鏈黴素;

青黴素類,各種半合成青黴素均可誘發腎臟損害;

頭孢黴素類,第一代頭孢黴素毒性最明顯,第二代、第三代頭孢黴素毒性較小;

其他如多黏菌素、兩性黴素B、萬古黴素、磺胺葯等也有腎毒性;

抗腫瘤藥物順鉑、甲氨蝶呤、鏈氨黴素、亞硝基脲類(卡莫司汀、氯乙環己硝脲)等都有腎毒性;

非甾體抗炎藥包括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吡羅昔康(炎痛喜康)、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及萘普生(甲氧萘丙酸)等都有腎毒性。

中藥

05

定期檢查很必要

在服藥期間,要注意觀察是否有血尿現象,還要經常到醫院做驗尿、驗血檢查。驗尿時出現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往往已經有腎臟器質性的損傷,特別是同時伴有疼痛感時,很可能已經是腎臟損傷晚期了。如果在檢查中發現血尿素、血肌酐增高,則也提示腎臟已經受到損傷。

專家

服用藥物時一定要注意劑量和時程,有些葯不能長期服用,一旦發現腎臟有損傷,應立即停葯,並作相關治療。

06

不濫用藥物最關鍵

聽說某某葯「有效」就跟風買來吃?

這是嚴重錯誤的行為!

尤其是那些本身腎功能較弱的老年人和腎功能低下的人,更不要自行盲目用藥。需長期服藥時,要考慮該葯是否經腎臟排出,在劑量上要調整,避免因腎功能排泄能力弱,藥物蓄積在體內,導致腎臟功能進一步受損。

聽說某某偏方能治大病?

萬萬不可輕易嘗試!

如果一定要使用某一藥方或藥物,應先清楚其配方或成分,顧問專科醫師後,確定對腎臟無毒性再考慮使用;服藥前後宜多飲水,保證足夠尿量以促進藥物排泄,減輕對腎臟的毒性作用。

祝大家:「腎」體健康!

統籌策劃:劉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