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G怎麽用?華為、OPPO、vivo、聯通現身解讀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駱軼琪

編輯:李清宇、劉雪瑩

距離上一次巴塞隆納世界移動大會展一個季度後,國產硬體廠商秀起了新的技術肌肉。

在6月26-28日舉行的MWC19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海)上,硬體廠商探索的終極攝影頭解決方案終於出爐,包括華為、OPPO、vivo在內的廠商相繼宣布將於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5G商用手機,AR設備開始搶佔市場,而極端情況下的通訊方式也有了落地方案。

雖然一些廠商展示的技術並未宣布正式落地時間,但技術方案的初步可行,也意味著這些技術走到我們身邊不遠了。漸行漸近的5G大規模商用時代,將令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界限愈發模糊,我們將走向怎樣的智能生活,硬體廠商試圖給出一些答案。

“屏下攝影”技術

對於手機行業來說,目前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各類全面屏方案,還屬於需要通過內置更加複雜的機械型設計才能完成。屏下攝影頭技術,是對追求真·全面屏技術的終極解決方案。

這實際上是手機廠商目前正在暗自角力的核心方向,也被部分業內人士視為是下一個系統性創新技術的源頭。

在MWC大會上,OPPO率先展示了屏下攝影頭解決方案。這項技術被稱為“透視全景屏”,據了解,早在2017年,OPPO就開始組織團隊圍繞屏下攝影頭技術進行方案預研,並從2018年5月正式進入研發階段。

為什麽屏下攝影頭這麽難上市?這背後涉及螢幕匹配、色彩調教、AI算法等一系列軟硬體的適配。

據OPPO方面介紹,屏下攝影頭技術要求對應區域具備一定的透光率,從而保證有充足的光線可以進入攝影頭傳感器來保證拍照。但透光率低又會帶來一定的眩光、衍射、偏色、霧化等問題。因此還需要多幀HDR算法、去霧算法、自動白平衡算法等方面的優化。

僅從硬體層面,OPPO至少就需要定製螢幕和相應的攝影頭模組。據悉,在屏下攝影頭區域,OPPO定製了透光率更高的“透明材料”,並重新設計了該區域的像素結構,從而實現螢幕透光率的優化;攝影頭方面,則是通過更大的光圈、傳感器面積和單像素尺寸,從而更充分地利用透過螢幕的光線。

客觀來說,OPPO在現場展示的機器,其拍攝效果並不如目前成熟的攝影頭表現優秀,官方也沒有公布這一技術落地到產品的日程,但這確實屬於從無到有的一大步。

超大功率充電

13分鐘充滿

要說近年來手機廠商持續在改進的關鍵技術,除了無處安放的攝影頭之外,另一項就是充電了。

雖然並不是完全為5G技術而設計,但5G對功耗的要求,以及目前材質下電池的容量所限,更快的充電速度無疑是十分迫切的需求。今年的MWC上,vivo就展示了一款120W超大功率的閃充技術。

(vivo展館拍攝閃充視頻)

據官方介紹,vivo Super FlashCharge 120W採用全新電荷泵技術,經vivo實驗室測試,該技術可以將4000mAh大容量電池的iQOO手機,5分鐘從0充到50%,13分鐘充滿電。

不過這款技術也是有門檻的。比如小編在使用的手機限於電芯設置,最大只能使用22.5W充電功率,即使插上這根120W的電線也實現不了最優表現的閃充體驗。

現場的工作人員向21Tech舉例道,假如未來地鐵中設置這樣的充電裝置,坐幾站就可以把手機充滿電了。

5G套餐如何收費?

5G時代流量會怎麽跑?套餐資費會有多貴?這恐怕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兩大問題。

華為給出了一個範式。

在MWC期間華為主辦的一場論壇上,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表示,在韓國5G商用兩個月時間,用戶已達到100萬,平均日流量消耗高達1.3GB;相比4G,5G的平均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提升了75%,同時每GB價格下降到4G的十分之一,實現運營商和消費者的雙贏。

在近日的一場採訪中,華為5G產品線CMO朱慧敏也向記者介紹道,從目前國外幾個國家發布的5G套餐來看,5G的低中高套餐相比4G,在總體價格上提升20-30%左右,同時提供的流量包也是非常充足的,換算成每比特成本,大概降低了5-6倍。

在華為的展台上,21Tech看到下面這幅圖,大致展示了韓國移動運營商LG U+設定的話費套餐標準。

據展台工作人員介紹,粉色及以上部分是韓國92%5G用戶選擇的套餐,也即每月人民幣446元,提供150GB流量,超限限速5Mbps。這可以滿足用戶包含AR/VR和mobile TV、5GApp在內的內容需求。

而韓國在4G時代主流的套餐價格在人民幣351元,能提供6.6GB流量,超限限速將為1Mbps。

這也顯示出,韓國用戶與中國用戶在運營商資費表現上的大不相同。這個展示的落點並非相似的套餐價格能到中國市場借鑒,華為更加強調的是,只需要比4G時代多付費27%,就可以獲得原來23倍的流量值。

從韓國LG U+提供的數據來看,在4G時代用戶使用的流量中僅5%用於AR/VR或者超高清視頻,但到了5G時代推行2個月後,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了20%。

工作人員向21Tech表示,韓國用戶與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不同,對流量的整體訴求也不同。他繼續指出,從基礎設施來看,中國的運營商能為用戶提供多大的月流量套餐還是未知數,目前看來尚不能達到150GB的程度。此外目前業界熱議的NSA(非獨立組網)和SA(獨立組網)兩種不同的組網方式,對消費者套餐使用價格不會帶來影響。

更重要的是,要給用戶一個使用5G的理由。

目前華為就找到一種視頻彩鈴的使用方式。至少在目前的4G時代,我們見到的彩鈴還是以短信形式為主,但到了5G,清晰度和流量更高,這一方式得以實現。工作人員介紹道,視頻彩鈴套餐面向個人的收費標準為6元/月,面向企業則是10元/月。對於企業來說,這也成為另一個廣告分發平台。

從手機廠商角度,今年第三季度將成為一個節點,屆時頭部品牌為首的廠商們都將推出正式版5G商用手機。

至於價格方面,朱慧敏認為,今年是5G商用元年,所以發布的手機還聚焦在高端機上,價格在人民幣8000-10000元左右,預計今年底可能出現4000-5000元左右的終端,明年會有2000到3000元的手機,最快到明年底或後年,就可能會出現千元機。

vivo通信研究院總經理秦飛則介紹道,截至今年6月初,國內已經有超過7萬個5G基地台開通,中國可能很快會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vivo開發了支持NSA製式的手機,正在針對SA製式研發,兩種製式都很重要。未來基地台同時支持這兩種模式,才會更加支持平滑過渡。”

據稱,vivo旗下的第一款商用5G手機將搭載在愛酷上。此前vivo已經先後基於NEX和APEX打造過2款5G手機。“我們已經做了第三版,算踩點很準,與運營商的步伐一致。”秦飛回憶道,在2018年基於NEX推出的5G手機對外展示時,還需要用電風扇對著吹,才能保證正常工作。“我們的技術人員從去年8月到現在,都是加班加點在各地調試測試。目前的版本使用下來,穩定性、待機時間等方面,都已經達到了商用水準。”秦飛總結道。

對於5G手機研發過程中面臨的核心問題,比如天線方面,vivo團隊最終發現可以通過部分天線的合並複用達到效果,從而實現5G手機內置天線數降低到8根;

主機板面積方面,更多內置的器件和通信電路,原本會讓5G手機帶來接近20%的面積提升,那意味著手機電池面積要相應縮小,vivo則採用3D複試堆疊技術解決了這一問題;

使用穩定性方面,在5G手機研發初期,其實很難定位問題根源到底出自基地台、網絡還是手機側,這都需要產業鏈廠商持續碰撞交流才能進一步完善手機制式。

可穿戴“大爆發”

說到5G時代,我們會發現手機廠商對於更多硬體的研發進程開始浮出水面。面對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手機將不再是唯一貼身的“寶貝”。

IDC統計顯示,2019Q1中國市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1950萬台,同比增長34.7%;全球市場出貨量為4960萬台,同比增長55.2%。

在日前舉行的vivo首屆創新日上,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表示,“數字的好處是把非常複雜的物理世界可以更加具象,人類可以進行更好的經濟活動,比如預測天體軌道等,也才有了科學發展能力。未來社會發展,實際上是更多世界被數字化的過程。5G能打造高效的數字化世界。

他進而指出,互聯網時代,PC的發展數量到2013年開始見頂,全球存量為18億台;在移動互聯時代,手機的發展到2017年開始見頂,全球存量為每月50億部;在萬物互聯時代,未來30年預計將有兆部設備聯網。

這也讓vivo對自身的戰略定位有了新的定義:一家以極致產品為驅動,以智能終端和智慧服務為核心的科技公司。據介紹,vivo正在布局“一主三輔”的發展策略,逐步將5G場景入口拓展到AR眼鏡、智能手錶、智能耳機等更多設備。

MWC 上,vivo就推出了一款AR眼鏡,目前可以實現移動辦公、AR遊戲、3D高清視頻、識人識物等功能。

(vivo AR眼鏡視頻)

現場的技術人員告訴21Tech,AR眼鏡暫時還是需要數據線進行連接,這是由於4G網絡下,Wi-Fi、藍牙等方式的功率都無法支持大數據量的傳輸。待到5G技術成熟後,就可以實現更簡易的連接方式。

“目前可以理解為是滑鼠+硬碟的結構,內容在手機上,AR作為螢幕的作用。”該人士表示,未來的想象空間還可以更大。比如可以把鏡片配置成相應度數,近視的朋友們就不需要兩層眼鏡疊加佩戴了。

與物聯網一同發展的還有人工智能語音助手。據vivo副總裁、AI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介紹,再過2個月,5G就將正式落地。屆時,大容量、低延遲、高並發的特性,會真正把喊了多年的“萬物互聯”催熟,這必然需要一個連接中心。在所有物聯設備中,手機仍然會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也必然將是最大的連接中心。

因此,手機中需要配備能夠洞察消費者意圖,不僅從功能層面帶來性能加持,更能從情感層面提供愉悅的助手。在vivo體系中,即是Jovi。在2019年第三季度,Jovi 2.0將正式上線。

據介紹,目前Jovi探索了8大類一級場景,22類二級場景,而基於vivo的IoT開放生態聯盟,接入Jovi物聯實現設備連接和控制的已經有18家企業,23個品類,超過430款設備。

“救命”的信號

不管通信技術發展到什麽階段,遮擋、地球曲率等問題,都難免還是會對通信信號帶來干擾。

也難怪在影視劇中,總會出現“突然壞掉的電梯沒有信號”、“被關在某個沒有信號的地下室”等橋段。

針對這一問題,OPPO這次就展示了一種解決方案:“無網絡通信技術”。據介紹,這是OPPO自主研發的一項去中心化通訊技術,能在沒有蜂窩網絡、Wi-Fi、藍牙的情況下,實現OPPO手機之間的文字、語音傳輸乃至語音通話。也並非只能一對一,這項技術可以通過中繼模式,實現多人無網絡情況下的群聊。

可以理解為這屬於一種局域網通訊模式。現場技術人員介紹道,從實測情況來看,在相對空曠的空間中,這項技術可以實現1公里左右的通話,3公里左右的文字傳輸。假如在街道環境下,大概可以實現1-2公里範圍內的文字傳輸。

這項技術的使用必須搭載OPPO定製的通信芯片和相應軟體。另一個重點是,這是一項超低功耗的應用,尤其適合極端環境、應急通訊或者特殊戶外環境作業的場景。

技術人員向21Tech介紹,這是一種比4G網絡更加節省功耗的方案,主要針對弱網環境,一般使用1G以下頻段即可。其團隊通過技術調研發現,1G以下頻段的傳輸可以實現相對更長的距離。

此外,OPPO技術人員介紹,後續還會推出救援功能,在這一形式下,即使手機關機,也還能支持72小時內的搜尋工作。相關的儲備方案會包括GPS定位等。

不過官方尚沒有公布“無網絡通信技術”的落地時間,畢竟局域網通信可能還涉及政策等方面的限制,但這一技術的實現正在打開更大的空間。

千元機何時到來?

在vivo創新日上,中國聯通5G推進領導小組終端組專職副組長、中國聯通終端與渠道支撐中心副總經理陳豐偉也現身分享了對於5G的一些觀點,解答了目前大家對於5G應用的一些疑問。

比如殺手級應用問題,如果類比4G時代,也並不是剛進入4G時,就迅速出現了移動支付、短視頻等應用,直到近年,在即將邁入5G前期,這些應用才真正大規模普及。因此陳豐偉認為,5G的發展,必須終端先行,有了機器只有才能更好探索進一步的應用落地。

“5G最大的不同是,在還沒銷售時候,90%的用戶已經接受了5G,在等待購買商用產品。但網絡建設還需要過程,因此會出現讓用戶先體驗比如AR、VR、MR的實現效果,此後才會機甲狂潮出很多需求,促進研發公司研發更多應用出來。”陳豐偉如此表示。

他預計,在未來2-3年內,消費者手中的2-4G手機將全部替換成5G手機,這將帶來巨大的換機需求,對產業鏈廠商來說,也意味著巨大的機會。正因如此,基於中國整體市場金字塔式的消費形態,5G手機的價格也必然會很快下降到千元機水準。

而基於這個真·萬物互聯的市場,手機的核心地位仍然難以被動搖,但手機的形態則可以有更多想象空間。“終端將主要以顯示功能為主,有屏皆手機,手機形態將呈現從單一固定屏,進化到多屏結合的形式。”

陳豐偉同時指出,應用是未來不可忽視的一大戰場。“未來5G發展中,如果說有百兆級別的應用市場,中國產生的5G應用將佔全球的50%以上。”他表示,未來甚至不排除會出現“應用戰爭”。

“5G看到和想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陳豐偉如此總結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