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咽炎反覆好鬧心,3種方子來幫助,常吃利咽解毒,咽炎慢慢不見了

根據中醫理論,咽為胃之關,喉為肺之門,外感之邪入肺易傷喉,飲食不當入胃易損於咽,咽喉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咽喉炎病因臨床有內、外之分,外因多為感受風寒之邪,鬱久化熱或風熱之邪,《溫病條辨》曰「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居上,首當其衝感受溫邪;內因多為素體陰虛,又嗜食辛辣煎炒,痰熱蘊結,上灼咽喉或日久耗傷肺腎之陰,導致虛火上炎,灼傷津液成痰,痰熱循經上擾咽喉,清道失利所致慢性咽炎是以咽部紅腫疼痛,或乾燥、異物感,咽癢不適等為主要表現的咽部疾病。

對於咽喉疾病的病機,中醫素有「口腔咽喉諸病皆為火」論,治療多從清熱利咽,化痰止咳為主,且歷代本草中具有「清利咽喉」功效的中藥大多為辛涼或寒涼之物,如射乾、馬勃、牛蒡子、薄荷、黃芩、板藍根之屬,曾定倫在治療咽喉疾病所致咳嗽時,也常採用該類藥物。但曾定倫認為對於初感外邪,邪犯衛表,咽喉不利者,其主要為痰氣交阻所致,治療當辛散表邪,宣暢衛氣為主,應避免早用或過用寒涼,阻遏衛氣,致衛鬱更甚,痰凝不化,痰氣交阻,病情纏綿難愈。而對於「咽部異物感、咽癢、咽痛」癥狀明顯者,曾定倫認為其病機當宗《內經舉痛論篇》:「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性凝滯,其主收引,寒邪客於人身之肌表、血脈、臟腑,導致血脈、經絡拘攣,氣滯血少,故而疼痛發生。所以曾定倫臨床上治療咽喉疼痛患者,在清熱利咽、化痰散結藥物中常加入辛溫散寒、疏透宣散、開鬱達邪、通竅止痛之細辛、白芷、羌活等藥物。

中醫病機

多由素體肺腎陰虛,或風熱喉痹反覆發作,余邪留滯不清,傷津耗液,使陰液虧損,咽喉失於濡養,兼之虛火上的,從而導致本病的發生。

中醫診斷

本病多在臟腑陰陽氣血虛損的基礎上發生,一般病程較長。臨床所見,以陰虛為多,陽虛相對少見,亦有在陰虛或陽虛的基礎上兼挾"痰凝"或"瘀血"而表現為虛中挾實者,辯證時須仔細區分.

肺腎陰虛

證候:咽部乾痛不適,灼熱感,異物感,或咽癢乾咳,痰少而粘,癥狀朝輕暮重,可伴有午後潮熱、兩顴潮紅、虛煩失眠、大便乾燥、腰膝酸軟等症,檢查咽部粘膜暗紅、乾燥,舌質紅少津,苔少或花剝,脈細數。

辨析:①辨證:本證以咽部乾痛,灼熱感、粘膜暗紅、朝輕暮重、大便乾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為辨證要點。②病機:肺腎陰液虧損,咽喉失於濡養,故咽乾痛或異物感;陰虛則火旺,虛火上擾,則咽喉有灼熱感、兩顴潮紅;虛火煉津成痰,燥痰粘於咽喉,則咽癢乾咳、痰少而粘;上午陽氣盛,下午陰氣盛,陰虛則癥狀朝輕暮重,午後潮熱;陰液不足則大便乾燥,虛火擾心則虛煩失眠;腎虛則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細數為陰虛火旺之象。

脾腎陽虛

證候:咽喉微痛,哽哽不適,或乾焮不思飲,飲則喜熱湯,咽內不紅不腫或略帶淡白色,語聲低微,精神不振,小便清長,大便溏薄,納谷不香,手足不溫,腰酸腿軟,舌淡,苔白滑,脈沉細弱。

辨析:①辨證:本證以咽部不適、咽乾而不思飲、咽內不紅不腫、精神下振、舌淡苔白滑、脈沉細弱等為辨證要點,可見於長期過用苦寒藥物的患者。②病機:真陽虧損,陰寒內盛,致陰盛格陽、浮陽上越,則有咽喉微痛不適或咽乾等"上熱"的假象,因其本質為陰寒內盛,非津液不足,故雖覺咽乾而不思飲,飲則喜熱湯,語聲低微、精神不振、小便清長、手足不溫皆陽氣不足之象;納呆、便溏為脾虛;腰酸腿軟為腎虛:舌淡苔白滑、脈沉細弱為陽虛之徵。

痰火鬱結

證候:咽部異物感、痰粘著感、焮熱感,或微痛,易噁心作嘔,痰粘稠帶黃,口臭,檢查咽部色暗紅,粘膜肥厚,咽後壁濾泡增多甚至融合成塊,咽側索肥厚,舌質偏紅或有瘀斑瘀點,苔黃厚,脈細滑數。

辨析:①辨證:本證多在陰虛的基礎上發生,纏綿難愈,以咽部種種不適感,易噁心作嘔、咽後壁濾泡增多、粘膜肥厚等為辯證要點,即所謂"簾珠喉痹"。②病機:陰虛喉痹長期不愈,虛火久蒸,灼津成痰,加之久病,心情不舒,肝氣鬱結,氣滯痰凝,痰、火、瘀互結,則咽部肥厚、顆粒狀濾泡增多,導致種種咽部不適感;痰阻則易噁心作嘔;痰火互結則咯痰粘稠帶黃、口臭;舌、脈為陰虛、痰火鬱結之象。

中醫類證鑒別

乳蛾:青少年多見,以喉核紅腫疼痛為主。

喉癰:急起,高熱,咽喉部劇痛。紅腫,吞咽障礙,可化膿,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

急喉風:病情急重,以突起咽喉緊鎖,呼吸困難,痰涎壅盛為主要特徵,而不僅是咽痛、咽癢不適等表現。

中醫治療

慢性咽炎以虛證居多,治療大法以補為主,或滋陰降火,或溫補脾腎、引人歸原。因病程較長,難取速效,故長期服藥,滋陰須防其膩,溫補宜防其燥。至於挾痰挾瘀者,因其本乃虛中挾實,不可一味攻伐傷其正氣,致病情更為纏綿。除藥物治療外,適當的心理疏導,使心情舒暢,氣機調達,亦十分關鍵。

辨證選方

1.肺腎陰虛

治法:滋陰降火,潤燥利咽。

方葯:①偏肺陰虛者,可用養陰清肺湯(《重樓玉鑰》)加減。生地30g,麥冬15g,玄參15g,白芍15g,丹皮12g,川貝10g,薄荷6g,甘草6g。若癢咳甚,加橘紅、百部;兼氣虛者,加太子參、白朮、山藥、玉竹等;大便乾燥加瓜蔞仁、生首烏;失眠加棗仁、柏子仁。②偏腎陰虛者,可用知柏地黃湯(《醫方考》)加減。知母10g,黃柏10g,熟地30g,山藥15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2g,澤瀉10g。若咽乾較甚,加花粉、石斛;大便乾結,改熟地為生地,加玄參、麥冬、生首烏;咽異物感較重者,加蘇梗、厚樸;咽部灼熱感加赤芍、牛蒡子。

2.脾腎陽虛

治法:"溫補脾腎,引火歸原。

方葯:腎氣丸(《金匱要略》)加減。熟地30g,山藥30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0g,澤瀉10g,熟附片6g,肉桂6g。若痰多而稀,加法夏、陳皮。若以脾氣虛為主,可選用參苓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黨參12g,白朮12g,茯苓15g,炒扁豆15g,苡仁15g,山藥15g,陳皮10g,砂仁10g,蓮子肉12g,桔梗10g,甘草6g。

3.痰火鬱結

治法:養陰利咽,化痰散結。

方葯:貝母瓜蔞散(《醫學心悟》)加減。川貝15g,瓜蔞皮15g,花粉15g,茯苓15g,橘紅10g,桔梗10g。咽部焮熱感加知母、黃柏;噁心加法夏;舌有瘀斑瘀點加丹皮、赤芍;咽乾加沙參、玉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