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淺表性胃炎,沒有癥狀不難受了,真的好了?不需要治療嗎?


曾經接診過一名患者,陳大爺55歲,多年老胃病,但也只是淺表性胃炎。情況不嚴重的時候,飲食不健康,油炸油膩的都喜歡吃,胃難受、也容易拉肚子。

吃了醫生開的雷貝拉唑、嗎丁啉之類的藥物,飲食注意了,胃也好很多。

但春節,孩子回來了,吃了燉牛肉,當晚就不舒服了,吃藥以為沒事,但反而更不好了,反酸嚴重了,胃疼也加重了,特別是飯後,脹的疼疼的,越來越嚴重。

實在不行了就去醫院做檢查,胃鏡結果竟是:胃竇黏膜兩處潰瘍,胃穿孔。醫生說,再玩一天就不行了。


每天我都會遇到很多淺表性胃炎的病人。許多病人描述他們的病情,說他們是胃炎,不嚴重。有些人說他們不吃水果,不吃甜食,不生病;有人說他們不吃生冷的東西,沒關係;有人說我在冬天和冬天時胃不舒服,這很好。

大多數人的癥狀是偶爾打嗝、胃痛、腹脹、胃酸倒流和胃灼熱。吃藥半個月沒問題,沒有癥狀。

事實上,淺表性胃炎是胃粘膜表面的炎症。一般來說,胃粘膜的損傷程度不會達到粘膜厚度的1/3,一般來說,胃鏡檢查會顯示胃粘膜有充血、水腫或紅白,不那麼光滑。

我們都知道胃病是由輕微的淺表性胃炎到糜爛、胃潰瘍,最後到萎縮性胃炎。但萎縮性胃炎一旦發生腸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則易發生癌症。

沒有人會馬上得胃癌。雖然有人說第一次住院是胃癌,但他以前一定有胃部癥狀。他忽略了在去檢查之前,這是癌症。難到我們真要等到發展到胃潰瘍,胃穿孔,萎縮性胃炎,甚至癌變才來治療嗎?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這不是一天的疾病,而是一天的結果。如果我們因為他的小癥狀而忽視它,讓它發展起來,那就如同養虎為患,最終會導致一個大錯誤!

因此,雖然淺表性胃炎並不嚴重,但必須儘早治療。我們等不及胃粘膜損傷達到粘膜厚度的2/3,糜爛、潰瘍甚至萎縮性胃炎,再去治療,不僅我們的經濟損失巨大,身心痛苦也會更大。

筆者微信:hnlh2017,有問有答。本文內容圖片摘自網路,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