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0月電影市場“無戰事”

文 | 周銳

從中秋檔到國慶檔乃至整個10月的電影市場,都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票房狂歡與市場冷淡是電影產業鍾擺的兩端,無論鍾擺朝哪個方向遊蕩,產業最終都會慢慢呈現出螺旋上升的軌跡。——而目前,鍾擺顯然正向著冷淡的一端投擲而去。

今年10月已經過去大半,國慶檔《無雙》《李茶的姑媽》《影》等10部電影創下19.1億檔期票房之後,電影市場陸續迎來了19部影片。這周五(10月19日)楊冪主演的《寶貝兒》、進口片好萊塢電影《我的間諜前男友》、印度喜劇《嗝嗝老師》、日本愛情電影《跨越8年的新娘》等“新兵”入場,時光網數據顯示,10月19日內地電影大盤報收6462萬,成為年度最慘淡的周五票房。市場上完成票房領跑的依舊是國慶“老兵”《無雙》,該片目前累計票房達到10.96億,是2018年第8部票房破10億的國產片。

冷清的國慶檔沒能打響10月電影市場的第一炮,新片上映依然沒能掀起票房熱度,所有電影都在“油鹽不進”的票房市場裡瑟瑟發抖,院線從中秋檔就感歎著“日子不好過”,電影行業在娛樂產業“寒冬將至”的語境下顯得有些喪氣。

這或許是近幾年裡最冷靜的10月,“電影無戰事”,但這種平靜透露著死水無浪的沉悶,偶有漣漪,也都是湧動的行業焦慮。

產業寒冬?“電影品質還是關鍵”

現在,整個娛樂產業都籠罩在“寒冬論”的陰影裡。如若追究起寒冬的來源,具像化的表現是今年6月份“小崔VS范冰冰之陰陽合約”事件。由此事蔓延出的“明星天價片酬”“影視公司陰陽合約”“影視行業偷稅漏稅”等風暴,在娛樂產業掀起了一股自下而上的輿情震動。最終惹得影視A股市場迎來崩壞,各大影視公司卷入風波,明星工作室掀起倒閉潮,各家享受政策優惠的殼公司紛紛“逃離霍爾果斯”,下情上達,各政策發布,監控收緊,從影視劇市場到電影市場就快速“入秋”,一陣蕭條。

“娛樂市場,‘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現在到了‘抓’的時期。” 一位影城經理對娛樂獨角獸感歎。

電影市場“票房寒冬”爆發時間在9月,彼時暑期檔剛剛結束,《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等國產片接連票房大爆之後,8月31日檔期內最後一部進口大片《碟中諜6:全面瓦解》上映,市場進入大片空窗期。

作為暑期檔之後的第一個月份,9月市場注定冷清,雖然電影市場包括了中秋檔與國強檔前夕,上映電影達到46部,但在這依舊是一個“一日遊”電影佔大份的月份。中秋檔之前市場上僅出現了《反貪風暴3》《鐮倉物語》《念念手紀》等幾部中收據房體量的電影,相對於暑期檔市場上層出不窮的“饕餮盛宴”,這幾部電影完全無法衝破暑期檔之後的冷淡。

中秋檔,市場上先後迎來《黃金兄弟》《江湖兒女》《悲傷逆流成河》《虎膽追凶》等17部電影上映,4部票房種子影片和將近13“一日遊”影片,創下檔期(9月22日-24日)票房為5.29億,電影數量與電影品質、檔期票房之間的倒掛現象讓公眾意識到了市場的涼意,但考慮到中秋檔一貫的票房體量,業界將注意力放在了此後的國慶檔,期待國慶檔一舉提振票房市場。

但事與願違,今年國慶檔從開端就顯示出一種冷淡,國慶檔首日預售票房為9500萬,較去年同期1.17億預售票房下降了19%。

9月30日《無雙》《影》《李茶的姑媽》《胖子行動隊》四部電影形成第一梯隊,同期上映,但上映當天,原本最被市場看好的《李茶的姑媽》口碑滑鐵盧,隨後票房曲線迅速下滑,如2017年國慶檔“一超多強”的票房格局沒有形成。喜劇大片的票房發酵能力沒能發揮,即便《無雙》《影》《找到你》等電影口碑收到認可,但票房天花板明顯。加上此前政策管控,票補熱潮冷卻,雖然還未完全退出市場,但是觀眾觀影熱情已經不複從前。

2018年國慶檔整體下滑,總票房21.7億元(含服務費),同比下降20%,總人次超6150萬同比下降23%。票房市場的冷清讓行業感到焦慮,“寒冬論”再次甚囂塵上,但僅從票房成績來感知整個行業,並不準確。

“其實所謂‘寒冬’主要還是電影品質的問題。一方面,電影品質水準沒有公眾想象的那麽高,導致票房市場冷淡,另一方面是觀眾審美的問題,9、10月份的國產電影整體品質還是不錯的,但在表達方式上與觀眾還是有一定距離,這需要市場的引導。”影城經理表示。

一位業內人士也對娛樂獨角獸表示了相似的觀點,“僅僅用一段時間內票房的高低來衡量電影行業是否面臨寒冬是不太合適的,雖然國慶檔票房確實下降了20%多,不太符合預期。但我個人覺得,是由於電影上遊內容製作沒有出現品質特別亮眼的作品,消費娛樂趨向多元化,在娛樂方式多選擇性情況下,電影品質吸引力不強,觀眾就不會走進電影院了。”

國產片“撤退”,進口片能否“溫暖”電影市場?

但這並不意味著票房市場的冷淡,對行業沒有造成影響。隨著監管層稅收政策收緊,影視行業從前狂歡的各類資本熱潮冷卻下來,開始低調撤退,橫店影視城項目大批減少,霍爾果斯迎來公司注銷潮,10月票房市場的慘淡則讓電影市場面臨成本增加、熱錢減少的局面。

“我個人感覺最近整個行業確實撤離了很多熱錢,後續的影片投資會受到牽連,從這個層面說,行業‘寒冬將至’是有道理的。10月一開始行業還是很熱,但因為國慶檔影片口碑沒理想中好,觀眾熱度銳減,一直沒有起來。”某影業負責人表示。

這直接影響了電影投資方的市場預判與項目選擇,“熱錢消失無形增加了電影投資方的成本,未來熱錢進入行業也會受影響,院線影片以後大片會減少,成本增加,投資回報難,都是現實問題。”

或許也是基於10月票房市場的局面,11月份下場冒險的國產大片並不多,進口片成為市場的新動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10月到12月已經上映和宣布定檔的進口片超過12部。10月份已經上映的《我的間諜前男友》並沒有打破市場的慣性冷淡,隨後還有重啟版《鐵血戰士》,該片系列IP具備一定市場吸引力,硬核科幻風格和特效扎實的打鬥場面或許能滿足市場對大片的部分需求,但電影目前豆瓣評分僅5.6分。

11月將出現7部好萊塢進口片,包括定檔11月2日迪士尼的《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11月9日的“非典型”漫威英雄電影《毒液》,11月16日的華納兄弟的《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11月23日《無敵破壞王2》,11月30日的全亞裔電影《摘金奇緣》等;12月則迎來比北美市場還提前兩周上映DC超級英雄《海王》。這樣的進口片陣容被網友調侃為“10月份沒去電影院花的錢,11、12月份補回來”。

有消息稱,進口片的大舉引進是由於9、10月國內電影票房市場太過冷淡,賀歲檔重量級的國產片並不多,進口片被寄予“救市”的期待。但這種期待能否被實現,還有待商榷。

“我並不是特別看好11月份的進口片市場。因為近幾年內地電影票房市場已經很少有進口大片出現票房大爆的情況,真正的票房爆款還是國產電影。今年暑期檔就能看出來,國產電影動輒20、30億的票房,進口電影破10億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影院經理指出,從前國內票房市場掀起票房熱潮,或許需要幾部國產同時大爆,或者一部國產電影、一部進口大片相互引爆,而現在國產電影已經有了足夠的票房發酵能力,目前市場的冷淡是因為政策環境和市場上影片供應不足,而這種冷淡期“我覺得會持續半年”。

目前進口片《滴答屋》北美票房6364.5萬美元,《鐵血戰士》北美累計票房5078萬美元,《毒液》在北美票房即將突破1.5億美元,全球票房突破4億美元:《摘金奇緣》北美票房1.71億美元,全球票房突破2億美元。“11月票房市場我覺得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幾部影片北美票房也一般,12月如果也沒有太強的影片帶動市場,今年電影票房突破650億還是很難。”影業負責人表示。

之後兩個月的電影市場最終如何並不能預測,但電影票房低迷並不是不可抗力。隨著票補退潮、觀眾審美提高、娛樂消費方式多元化,市場對電影品質的要求更加明顯,這將一切競爭又歸置到電影內容之上,行業感覺寒冬來襲,或許是進一步感知到,泡沫消失後,內容立足的重要與不易。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