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林語堂: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有一次,幾個朋友問他:“林語堂,你是誰?”

他回答說:“我也不知道他是誰,只有上帝知道。”

他稱自己是“冷心人熱眼看人生”的哲學家;他曾用“一團矛盾”來概括自己。

他感興趣的東西很多——文學、漂亮的鄉下姑娘、地質學、原子、音樂、電子、電動刮胡刀,以及各種科學新發明的小物品;

他生平無書不讀——希臘文,中文,及當代作家;宗教,政治,科學;

他說順乎本性,便如身在天堂。只要他在人群中間能輕鬆自如,他就喜愛那個人群;否則,他就離去;

他對妻子極其忠實,曾不無驕傲地說:“我把一個老式的婚姻變成了美好的愛情。”

在一篇小品文裡,他把自己的人生理想這樣描寫:“此處果有可樂,我即別無所畏。”

這便是林語堂,有著道家的智慧,有著文人的氣骨,有著赤子的純粹。獨來獨往,至真至純,對人生總是笑意,對世事總是曠達,因此他才過得通透,活得快樂。

01

熱心人冷眼看世界

“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這是林語堂對自己文學的定位。

在許多人看來,他也許不是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但他一定是近現代把中華文化介紹給西方最成功的中國學人之一。

林語堂逝世後,《紐約時報》用大幅篇幅介紹林語堂的經歷與貢獻,並評價:“他向西方人士解釋他的同胞和國家的風俗,想望,恐懼和思想的成就,沒有人能比得上。”

1895年,林語堂出生於福建平和縣一個基督教家庭。他最引以為傲的,便是他是一個農家的兒子,能與自然有密切的接觸。

他曾說:“一個人一生出發時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體和靈敏的感覺之外,只是一個快樂的孩童時期——充滿家庭的溫暖和美麗的自然環境便夠了。在這條件之下生長起來,沒有人會走錯的。”

約1967年 林語堂與張大千在台北

林語堂很幸運,他的童年是在閩南秀美的青山綠水和父母兄弟姐妹的愛護下成長起來的。他說:“如果我會愛真、愛美,那就是因為我愛那些青山的緣故了。”

這是一個孩童最初的啟蒙,這啟蒙來自自然,而為他一生所執著踐行。他不是政治家,不是亂世中的投機取巧者,而是一個純粹的文人。

他有文人的風骨,更有文人的純粹性靈。

正是這樣的林語堂,才敢說出:“我從未寫過一行討當局喜歡或是求當局愛慕的文章,我也從來沒說過討哪個人喜歡的話,連那個想法也壓根兒沒有。”

最初在北大任教授時,林語堂在《語絲》等雜誌上發表了許多文章。彼時的他,行文勇猛激烈,又兼具一種機智幽默,很有一些魯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味道。

當時北京時局混亂,林語堂寫的一些批評政府的文章很有風險。他的太太很著急,勸告他:“你為什麽不能好好地教書,不要多管閑事了!”

林語堂卻說:“罵人是保持學者自身尊嚴,不罵人時才是真正丟盡了學者的人格。”

從1932年在上海創辦《論語》、《人間世》開始,林語堂提倡一種幽默與性靈文學。在他看來,幽默是人生一部分,一國文化到了相當程度,必有幽默文學出現。幽默是一種從容不迫的態度。

《論語》刊行後,一度十分暢銷。林語堂發表了不少時事短評類的文章,文筆兼具幽默與諷刺,更被讀者冠以“幽默大師”的稱號。而《人間世》則可全然說是一本純粹散文小品,談生活、人生,抒發性靈。

卻也在這時,魯迅與林語堂,一對曾經十分投契的朋友因文學上的分歧,越走越遠。魯迅是始終選擇直面慘淡的人生的,文學在他是“匕首”,是“投槍”。在他看來,在血與火的鬥爭中,是沒有幽默可言的。

而林語堂則是認為:“愈是空泛的,籠統的社會諷刺及人生諷刺,其情調自然愈深遠,而愈近於幽默本色。”

其實,投槍也好,幽默也好,都是大時代下個人的一種選擇,是他們各自堅守自我的方式,並無對錯之分。

我們需要匕首與投槍一般的慘烈與深重,也需要諧謔的幽默與閑適的性靈,作死水般生活裡的一抹亮色,沉痛人生裡的一絲慰藉。

在魯迅逝世後,林語堂寫下一篇《悼魯迅》,“我始終敬魯迅;魯迅顧我,我喜其相知,魯迅棄我,我亦無悔。”這是真正的胸懷!

02

婚姻是一艘雕刻的船,

看你怎樣去欣賞它,

又怎樣去駕馭它

在《我的願望》裡,林語堂寫下了自己對家庭、對妻子的期待:

“我要一個可以依然故我不必拘牽的家庭。我在樓下工作時,可聽見樓上妻子言笑的聲音,而在樓上工作時,卻聽得見樓下妻子言笑的聲音。”

1966年,在台北陽明山,林語堂親自設計建成了自己的小別墅。在那幢小別墅裡,他有一塊遍鋪綠草的小園地;園中有水池,可以享受“持竿釣魚”之樂;有一間屬於他自己的書房,“並不怎樣清潔整齊,有幾分凌亂,七分莊嚴中帶著三分隨便”;有一個善解人意的溫柔妻子,永遠言笑晏晏,讓他依然故我不必拘牽。

“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

林語堂就這樣,將他所有的願望,變成看得見的現實,實在不能不說是一種通達的智慧。他不是隻知扎進故紙堆的書呆子,在感情問題上,他也有著難得的洞徹與達然。

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念書時,他曾有過一段深摯的愛情。他愛上了同學的妹妹陳錦端,可是兩人身份差距懸殊。一個是名門之女,一個只是牧師的兒子。

他不是那種為了一份感情要死要活的人,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他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

24歲那年,他娶了太太廖翠鳳。結婚當天,他做了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舉動。在征得太太的同意後,他將結婚證書一把火燒掉了。他說:“結婚婚書只在離婚時有用,我們用不到。”

這樣的情話,有時比錦繡的詞句更加動人。

林語堂的別墅很受客人歡迎,張大千、錢穆、謝冰瑩、葉公超等都是經常往來的朋友。每當這時,林語堂總是毫不吝惜自己的語言,誇讚太太的廚藝好,還把用太太名字做成的家徽拿給客人看。

在婚戀問題上,他有很多精警的感悟。他說,現代人的毛病是,把愛情當飯吃,把婚姻當點心吃。用愛情的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

關於如何做個好丈夫,他有自己的心得:太太喜歡的時候,你要跟著她喜歡;太太生氣的時候,你不要生氣。少說一句,比多說一句好;有一個人不說,那就更好了。

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林太太喜歡別人讚美她挺直秀氣的鼻子,於是每當太太生氣,林語堂就作勢去捏她的鼻子,兩人便都笑了起來。

約1937年 林語堂與次女太乙、三女相如、長女如斯在紐約

他們的愛情是婚姻後才開始。民國間有許多這樣的婚姻,卻大多是悲涼的結局,比如魯迅與朱安,比如徐志摩與張幼儀。

但林語堂與太太是個例外。他們都是對人生懷有曠達與熱情的人,懂得經營感情與婚姻,因而總不致走到毫無退路的局面。

1969年1月9日,林語堂夫婦悄然慶祝結婚五十周年。林語堂送給妻子一枚勳章,上面鑄了“金玉緣”三字,並鐫刻了美國詩人詹姆士•惠特孔萊的名作《老情人》,林語堂親自譯介:

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

歲月如梭逝,銀絲鬢已稀。

幽冥倘異路,仙府應淒淒。

若欲開口笑,除非相見時。

林語堂說:“婚姻是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馭它。”攜一人手,共至白頭,林語堂的婚姻讓人歆羨!

03

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

有時給人家笑笑

鬱達夫曾形容林語堂“天性憨直,渾樸天真”,這實在是一個很高的評價,因這世間能真正達到渾樸天真的人太少。

少年時我們總是懵懂,一切皆模模糊糊,看不真切;青年時總太過熱烈,耽溺於夢幻中,不願醒來;到了中年,又要為生計、責任煩憂,不得不向世俗作出妥協;待到老了,方覺半生負輜,也難放下。

因而,能始終廣達自喜,葆有一份性情的“癡”與天真,從容不迫、隨遇而安的人,實在太難得了。

1969年 林語堂在陽明山故居陽台

“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軾是一個,寫出“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的林語堂,也是一個。

他說:“一點癡性,人人都有,或癡於一個女人,或癡於太空學,或癡於釣魚。癡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癡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癡,而後有成。”

林語堂癡迷讀書,且涉獵極廣。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念書時,館內藏書5000冊,林語堂全都借閱過。幾年後去哈佛大學讀碩士,他更把衛德諾圖書館比作“蟠桃盛宴”,自己則是那隻迫不及待想吃桃的猴子。

他最喜黃庭堅的一句話:“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林語堂還癡迷發明,一輩子發明過許多東西,有按壓後牙膏從刷頭出來的“自來牙刷”,有“自動打橋牌機”,有研究幾率的手搖羅盤,當然還有花費了他12萬美元和多年心血的“明快中文打字機”。

林語堂與二女兒林太乙在中文打字機旁

在自傳裡,他說“我是沒有一刻安靜,遇事樂觀,對人生是采取遊戲人間的態度。一切約束限制的東西我都恨,諸如領帶,褲腰帶,鞋帶兒。”

他幽默而達然,說“人生太悲慘了,因此不能不故事滑稽,否則將要悶死”。

一次,林語堂被邀請參加學校畢業典禮,在他前面的人說得冗長枯燥,學生都已昏昏入睡。林語堂上台後,隻說了一句話:

“紳士的演講,應當像女孩子穿的裙子一樣,愈短愈好!”台下掌聲雷動。

四十歲生辰時,他作了一首長壽詩,長約四百字,結尾道:“一點童心猶未滅,半絲白鬢尚且無。”

1969年林語堂夫婦結婚五十周年,宴會中(陽明山故居)兩人合切蛋糕

他喜歡小孩子,妻子燒了豬腳,林語堂便教女兒們如何利用燉豬腳的粘性粘住嘴巴;年歲更大些了,還帶著兩個外孫惡作劇,把鞋子放到餐桌上,人躲進衣櫃裡。

他說:“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像一個小孩子進入一個大叢林。時或停步仰望星月,俯看蟲花,在叢林行進的過程中,他沒有方向,沒有規矩,獨自遊蕩,或行或止,隨心所欲,一切皆從自己的本能出發。”

他說:“每個人回顧他一生,也許會覺得自己一生所做所為已然成功,也許以為還不夠好。在老年到來之時,不管怎麽樣,他已經有權休息,可以安閑度日,可以與兒孫,在親近的家族裡,享天倫之樂,享受人中至善的果實了。”

他說:“人生過客來無處,休說故裡在何方。隨遇而安無不可,人間到處有芳香。”

亂世風塵裡,他隻達然一笑,而天地處處廣闊!

參考文獻林語堂《林語堂自傳》

本文由“詩詞中國”(shicizg)編輯

圖文授權轉自“詩詞世界”

如有爭議,請聯繫刪除

每天5分鐘,把日子過成詩

今天看小詩妹了嗎?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必須

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