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險資辦醫樣本:泰康如何突破“缺醫生”瓶頸? 丨 財約你

劃重點

騰訊新聞《財約你》特約作者 江和

南京城東北,落成運營五年的泰康仙林鼓樓醫院,肩負著泰康建設“東方霍普金斯”的醫療夢。

2018年夏天,泰康仙林鼓樓醫院迎來了一位地道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出身的新院長。李治平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學習工作了近二十年,熟稔這家在全球享有盛譽醫療機構的一切。“結識陳董應該是在五年前。”李治平說,這五年裡與泰康無數次接觸中,他明確感受到了泰康董事長陳東升在大健康產業裡追求目標的堅決和雄心,於是他決定回來。

千禧年之後的第二個十年裡,泰康在醫養領域持續深耕,將當初確立的1000億投入目標逐漸落地。在泰康的醫養版圖上,養老社區已經在全國十多個重點城市落地;曾在媒體披露的大型醫院建設項目,除了泰康仙林鼓樓醫院,還有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泰康西南醫學中心等。

經過一番“血拚”,泰康與當初在大健康產業中眾多同時起跑的競爭者相比,已然搶到了領跑者的位置。而如今的歷史時期,也許正是決定中國未來健康產業格局的重要關口。

擁有超過14億人口的中國,在老齡化趨勢加劇的背景下,全社會的醫療和養老都面臨巨大挑戰。作為應對,政府除了進行醫養相關體制機制不斷改革完善外,越來越注重引入市場的力量,進而持續推動醫療和養老政策的放開。官方定義的未來十年將達到16兆規模的市場之門就此打開。

醫療是包括養老在內的健康服務產業的核心。為了激發現有醫療資源的活力,滿足多層次的醫療需求,國家新醫改持續鼓勵社會力量辦醫,點燃了社會資本一浪高過一浪的熱情。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民營醫院的機構數量已經達到了公立醫院的1.5倍,但僅承擔了醫療服務市場上僅一成有余的診療量。這背後體現出的是“辦醫”的高難度和高門檻,甚至不少巨頭經營數年無功而返或是知難而退。而辦醫的艱難,則恰恰體現出仙林鼓樓醫院在泰康醫療板塊當中的重要價值。

陳東升將仙林鼓樓醫院描述成泰康醫療體系的出發地,泰康醫療的旗艦店,泰康培養醫療人才的黃埔軍校。歸結為一點,仙林鼓樓醫院是泰康全面操盤的第一家大型綜合醫院。經過兩年的努力,泰康通過自己的摸索已經使這家醫院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泰康管理團隊在2016年10月全面接手一年後,醫院門診量就翻了一倍;如果順利,2018年的門診量仍將保持超50%的增長速度,達到年門診量超50萬。診療量的快速增長得益於醫生專家資源的快速積累。借助PF醫師費等管理制度,仙林鼓樓醫院在短時間裡迅速積累了副主任以上醫生近90位,尤其是醫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釋放。

這一切顯然讓泰康未來的辦醫之路有了更深厚的底氣。畢竟在如今的醫療服務市場上,捨得花大錢蓋醫院的人不少,但有能力把一家醫院經營好的人不多。

當然,此時加盟執掌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的李治平深知,眼前的一切都只是他的起點。打造泰康醫療的旗艦、實現“東方霍普金斯”的願景不能僅局限於診療量,還需要從科研、教育等多維度著手,用霍普金斯一樣的辦醫理念把醫院帶到更高的高度。

但過往的許多實踐提醒我們,在高度複雜的醫療領域,來自政策、市場甚至醫學自身的變數如影隨形,挑戰也會持續存在,長達數年默默無聞的堅持和努力幾乎是個必經階段。在時間裡的耐心和決心將成為對泰康真正的考驗。

迎“慘”而上

陳東升對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始終有著異乎尋常的關注。

2017年5月10日,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產科誕生了第一個寶寶,女孩兒取名“仙琳”。第二天,陳東升便以自己的名義向寶寶的父母發去了賀信,也是祝賀醫院取得了又一個進步。細數過去三年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陳東升都會親臨現場。在他的言語中,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終將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但彼時,這家醫院僅僅是日門診量不足四百人次,並且在南京當地市民口中槽點滿滿的私立醫院。

仙林鼓樓醫院算是“身世坎坷”。2006年,仙林大學城管委會和南京鼓樓醫院共同立項建設仙林鼓樓醫院。七年後醫院建設完成正式開診。但醫院一直存在巨大的經營壓力,直到2015年泰康戰略投資取得了醫院80%的股權。

當時醫院的經營稱得上“慘狀”,一期建成的病床有500張,在院患者僅30多個人;南京市政協委員更是直接在地方兩會上吐槽,“這麽大的一個醫院,怎麽連個縫合傷口都不行?”就診過的患者對醫院的印象,就是“外面漂漂亮亮,裡面冷冷清清”。

冷清這個印象,跟李成輝的一樣。“雖然當時已經決定到這裡來,但我還是借著一次開會的機會提前到醫院來看了看,結果愣是打不到車回城。”當然,現狀並沒有阻止李成輝南下的腳步。離開中日友好醫院麻醉科主任的崗位,李成輝南下金陵於2016年10月出任仙林鼓樓醫院常務副院長。

當時的仙林鼓樓醫院,同時面臨著來自內外兩方面的挑戰。外部方面,由於醫院“事轉企”轉製,對患者影響巨大的醫保定點資質大部分需要重新爭取。好在經過兩年的努力,仙林鼓樓醫院已經成為職工醫保、居民醫保以及18所大學的定點醫院。

更大的挑戰來自內部,如何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獲得患者的認可。“我們當時的思路是初期服務好常見病、多發病,在這個過程中再逐漸建立特色學科。”李成輝說。在步驟上,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先從兒科、急診科著手,一個提升人氣、一個提升影響力;而重點學科方面,目前醫院在骨科、呼吸、普外、消化等方面已有相當的積累。

門診量的快速提升,顯示了醫院強化醫療服務品質初具成果。而整個過程的核心環節,就是如何吸引到好醫生。在這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的,是主診醫師負責製和PF醫師費兩項制度。經營院長楊長青主要操盤了這兩項制度的落地執行。“我們希望最大限度的調動醫生的積極性,讓醫生有動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有空間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時實現醫生的自我監督。”楊長青說。

在醫院第一個嘗試主診醫師負責製和PF醫師費制度的,是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李培。“如果沒有這項制度,我肯定不會留在這家醫院。”當時離開南京軍區總醫院的李培手裡攥著幾家大型公立醫院的offer,但敢於嘗試和突破讓李培很快看到了新機制的優勢。“我可以每天和病人充分交流溝通,我的每一份勞動都會得到承認,所以我決定留下來。我相信,經過5年的積累,這樣的制度一定會實現從量變到質變。”李培說。

讓每一分勞動價值得到承認和體現,這一點得到了醫生們高度認可。“治好病應該是醫生的最低要求,還應該照顧到患者的體驗,讓患者在醫療中感受到尊嚴。這些我原來在公立醫院都做不了,但在這裡有了這樣的機會和平台。”普外科主任醫師孟繁傑說。

醫生積極性的釋放,對醫院經營狀況起到了明顯的改善。截至2018年上半年,泰康仙林鼓樓醫院日門診量達到1500-2000人次,日均在院患者超過340人;已開設36個學科,500張床位。

“雄心是很大的”

如今的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已經初步具備了向外為輸送醫療服務的能力。目前,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已經與棲霞區衛生局簽約建立了家庭醫生專病聯盟,還與南京大學醫院建立了醫聯體,為其提供對口幫扶、雙向轉診、資源共享等支持。

在泰康體系內部,仙林鼓樓醫院也開始尋找作為旗艦的感覺。“除了立足本地社區發展之外,作為泰康醫養體系的一部分,我們將逐漸發展成為這個大體系的支持平台,包括支持養老社區的醫療服務,建設病理診斷中心,開展互聯網醫院的在線問診和線下轉診等。”李治平說。

以旗艦醫院帶動整個醫療服務體系是李治平熟悉的模式,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在內的眾多美國頂級醫療機構都是這樣的發展路徑。而此前多次考察並對美國醫療頗為熟悉的陳東升,對這樣的發展模式也給予了充分認可。

“我看了美國的很多案例,一定是要有一個旗艦醫院作支撐,它的品牌異塵餘生中等規模的十幾家社區醫院,再到下面可能還會有50-100家診所。它們構成了一個醫療體系,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陳東升對騰訊新聞《財約你》說道。他顯得很堅定,泰康的目標就是要形成這樣一個醫院生態。“我們看的是未來30-50年,雄心很大的。”陳東升對自己的雄心毫無掩飾。

除了旗艦醫院,實際上泰康在醫療領域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布局。幾個突出的大手筆投資包括婦兒連鎖醫療集團和美,口腔連鎖機構拜博、勁松口腔,全球第二大醫療集團IHH的在華業務百匯中國,以及旗下擁有17家醫療機構的淮海醫院管理集團等。

此外,隨著各地養老社區的運營,泰康建設的康復醫院也一一落地。目前,京滬穗蓉四城的康復醫院均已開始運行,並獲得當地的醫保資質。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一向以養老產業發達著稱,日本的NHK電視台曾經針對中國的養老問題拍過一個紀錄片叫《老人大護理——中國14億人衰老之後》。紀錄片攝製組曾對泰康燕園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訪問,其中就特別提到像泰康燕園這種“養老院與醫院的結合就具有很強的魅力。”

在當下中國,醫養結合已經是國家層面整體推行的政策。

泰康苦心經營的醫療服務體系除了為它的養老機構提供重要的醫療服務外,還有一層也許同樣重要的價值,就是醫療與保險結合起來建立的管理式醫療模式。陳東升在公開場合不止一次提到的美國凱撒醫療,就是這種管理式醫療模式的典範。

今年9月,泰康與北京朝陽醫院通過資訊系統直連,實現了一站式理賠。這是泰康“健保通”首次接通北京地區的三甲醫院。目前泰康已與31個省240個地市的近千家醫院建立了健保通合作關係。

更廣的覆蓋範圍、更便捷的理賠流程對於患者的體驗當然是很大的提升,但這與願景中的管理式醫療仍然相距甚遠。通常商業保險公司在與公立醫院,特別是公立大醫院合作中,對醫療品質、運營效率往往很難獲得發言權,基本只能處於被動賠付的地位。

除了需要商業健康險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民營醫院具備更充分的診療能力等條件外,擁有自己管理運營的醫療機構,尤其是包括不同層級醫院的醫療服務體系,對保險公司實現管理式醫療顯得至關重要。泰康一直在醫療機構投資、建設、管理等方面投入巨大,顯然是深諳其中的道理。

沒有先例的嘗試

陳東升上一次像押注醫養產業這般對未來方向如此篤定,是上世紀90年初他第一次創業的時候。

1992年,陳東升離開國家機構下海創業,彼時他堅定的看好保險在中國未來的前景。媒體曾披露過當時的細節:從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到壽險牌照前後花了4年的時間,而且當時正搶手的牌照是證券、信託,申請保險牌照的只有陳東升一個人。後來的發展歷程,當然證明了陳東升的遠見,泰康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壽險公司之一。

千禧年後,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老齡化的加速,但究竟該怎樣施以應對?靈感源於一次偶然。2007年3月18日,陳東升在一次婚宴上靈感忽至,感悟到中國老人的養老方式必須變革。隨後,陳東升多次赴美歐日等國考察調研。對諸多國家發展經驗的目睹和對國內形勢的洞察,讓陳東升變革養老產業的想法變成了決心。雖然內部曾有不同的聲音,但陳東升堅信自己的判斷。

從2008年開始,泰康先後申請並獲得保監會有關養老社區股權投資計劃的批準,正式成立泰康之家,啟動建設燕園養老社區。2013年,泰康之家申園、燕園體驗生活館先後亮相,泰康在全國養老社區的布局逐漸顯露雛形。

也是在2013年,後來指引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乾意見》正式頒布,提出“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滿足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並確立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產業基本框架。

陳東升和他的泰康再一次選對了方向,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未來十年老年人口(60歲以上)將突破3億規模的巨大市場。在隨後五年的時間裡,泰康養老社區在全國超過十三個重點城市落地。

不過與上次不同的是,對大健康產業的熱情不再只是泰康一家,而且競爭不只是在養老領域,還有也許將起到更決定性作用的醫療領域。與養老相比,醫療領域發生的變革更深刻更劇烈,對希望參與其中的社會力量挑戰更大。

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多元化醫療需求,政府在醫療改革中持續鼓勵社會力量辦醫,一方面不斷放鬆行業管制、降低準入門檻,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辦醫;另一方面將體制內原有的醫療資源推向市場,希望借助市場的力量來提升服務能力,包括廣受關注的國企醫院改製、軍隊醫院改革等。某種程度上,仙林鼓樓醫院的快速發展中,也受益於地方軍隊醫院的改革。

這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從未有過的變革和機遇。長期以來,公立醫院一直主導著我國的醫療服務體系。而時下正在推進的醫療改革中,政府希望未來社會力量辦醫能夠承擔至少三成的診療量。

實際進展尚不盡如人意。社會辦醫從高端醫療、專科連鎖、基層診所等各個層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雖然一些局部的成功,但未成氣候。尤其是具備綜合診療能力的綜合醫院,成功案例更是少之又少;而教學科研方面,民營醫院更是幾無建樹。對於整個社會辦醫而言,長時間的探索之後也太需要一個突破性的案例來打破眼下的僵局。

時間是考驗社會力量辦醫的第一道難關。一家醫院從建設、運營到成熟,5-8年屬於稀松平常,而且還要面臨巨額投入。當然在這個問題上,陳東升曾多次表態,險資的特性和資金量的充足讓泰康在醫養方面可以承受長期投入和不盈利的狀況。

但“活下來”肯定不是泰康的終極追求。早在2013年,泰康就提出了“活力養老、高端醫療、卓越理財、終極關懷”四位一體的目標,實際上是將保險、養老、醫療、殯葬等諸多產業納入了自己的體系中。李治平說,縱觀他對美國實踐的觀察,泰康在做的是一個沒有先例的嘗試。在這個嘗試中,擁有具備醫教研綜合能力的醫院是最難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李治平說,推動仙林鼓樓醫院在醫教研三方面的發展將是他的努力方向。

李成輝則透露,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的二期已在推進中,完成後醫院將擁有近1300張床位。屆時,這家醫院將真正具備大型綜合醫院的體量。再加上PF醫師費等創新制度在實踐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如果說裡最終成功尚且距離遙遠,但至少泰康在南京已經有了不錯的開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