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缺了這類人,你的博物館照明效果將大打折扣

調燈師,博物館照明的守護神

/ 伍必勝 /

上海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比較多,每次去都免不了去看看。

有次去了一個很有名的館,展覽做得很好,轉了幾圈還意猶未盡,末了習慣性地關注燈光,看到這幅畫:

感覺一下子掉下去了,這件展品照明做得與該館格調很不相稱,畫面過暗,牆面非照射區明暗對比太強,可仔細一瞧,光斑與退暈還都不錯,再看看燈具,國際大品牌,價值不菲!

好燈、好展位,但顯現的效果卻不盡人意,這種情況在很多博物館都存在。燈光配置豪華,但是,最終展示的效果卻不如所願......

為什麽呢?

因為在最後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缺乏有經驗的調燈師。

照明設計,燈具產品,燈光調試是博物館照明的三駕馬車,許多館前面兩個工作都做得很好,但忽視了最後一個環節,最後照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事實上,我們需要動手能力強,既精通技術,又懂藝術的調燈師。

經過專業人員調試出來的燈光,才能符合藏品的最佳展示效果,才打能打動人。

尷尬的是,這個職業還沒有名分,至少在博物館如此。他們多數由館內的電工或者電氣工程師來承擔,有時還會是施工方的技術人員,包括電工、設計師、施工人員或是燈具分包商的技術人員等。

如何根據展覽正確使用是燈光,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那麽,有多年經驗的專業的燈光師做調試,對博物館展覽的工作來說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們不光做燈光的調試還負責維護,保養......

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根據布燈圖調好燈具,遇到展品或場景與設計有出入時,找設計師溝通確認,好不容易把一個館的燈調好。

呈現效果時,長官或者專家來視察,提了一堆意見,又忙碌一陣,最後終於出來一個眾口難調的效果。

真正優秀的調燈師,能把握設計師的意圖,諳熟各類專業品牌燈具的特性,根據現場的情況,靈活地調整燈具位置,光學效果等,在遇到大家的建議甚至批評時,能給出專業的意見和評判,最後給大眾呈現優異且有特質博物館燈光。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調燈師的工作。

1

事實上,調燈師拿到照明設計的布燈圖,燈具分包商的提供的設備時,如果沒有具體的經驗,是無法下手的。

布燈圖示明了燈位,但是並沒有標定燈具的投射角度,而這個投射角度,會影響被照的重點,立體感......

這種情況最簡單,拿燈對著打光就行了。

場景變化了,還是這樣打燈就有問題了。

光形太硬,對比太強,環境光過暗,在這種太空,觀眾待久了會視覺疲勞。

燈位太近,陰影太重,把臉部及腰部以下區域全蓋住了。

環境光足夠了,過渡也不錯,但是重點照明區域太亮,曝了。

2

對於重點照明,調燈師工作時,會讓燈具投射角與豎直方向夾角30度,這樣考慮的原因如下:

1

這個角度的光束,中心光既能保證上部的重點照明,餘光又能補充非重點區域。因此會有立體感,但又不致對比太強烈。

2

一般室內太空,天花高三米,這個位置的光投到牆面上,大概1.5米高,這是最適於人眼觀看舒適區域。

3

投光越水準,與垂直角度夾角越大,越容易形成眩光,60度的水準夾角(垂直方向30度夾角)能很好地避免這個問題的出現,而水準夾角小的光很麻煩,譬如汽車遠光燈是讓人很難受的。

135

4

這個角度的燈光投射下來,不會對觀眾造成反射眩光,尤其是帶鏡框的作品。

下圖就是燈位太遠,光與水準面夾角小,在亮面被照物上形成了反射眩光。

把握了這個原則,對於不同的場景,調燈師會靈活運用的。

優秀的調燈師口袋裡一般一隻電筆,一把啟子,然後就是各類配件。

比如這一個場景,光過渡還好,但是太集中於頂部,曝了。減少一點頂光,增加一點側投補一下光,會好很多。如果沒法加燈了,加個配件也能改善,如柔光鏡。

加上去以後,頂部光強弱化,沒這麽曝,暗區因為光束角的變大會變亮,明暗對比就不會這麽大了。

又如下面這個場景,通過一組雕塑,表現人類進化演變的過程,無疑這是展線的重點,但是燈光照出來黑乎乎的,效果很不好!

牆面,底座都用燈光突出了,唯獨需要表現的雕塑暗了!

天花上的重點照明燈具,應該了遵循了與垂直面夾角30度的原則。

可是,效果為什麽這麽差呢?

很簡單,雕塑材料吸光,打過去沒什麽反射光,所以不亮了,

怎麽辦呢?

加燈或燈具加瓦數,效果就出來了。

如上圖,後面的浮雕與前面的雕塑是同一種材料,前面的立體雕塑能表現得這麽好,全是多隻燈具的功勞!

人或動物的頭部,面部是表現神態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燈光需要重點表現的,但是,對於某些場景,天花上的燈無法照亮彎腰的頭,怎麽辦?

就如下面這個場景,最考驗調光師!

3

天花上的燈把雕塑腹部,胸部打亮了,但是偏偏頭部暗了,臉部基本沒有光!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光束角大一點的投射燈打雕塑,再用窄光束打頭及臉部。

窄角燈不要採用30度的投光方法,因為這樣斜打臉部還是打不亮,陰影還會很重.因此需要將燈位拉遠,這樣遠處的光打到臉部,就亮了。

那麽問題來了,這麽與水準夾角很小的光,容易讓對面的觀眾刺眼,如何解決呢?

雕塑的背面是顯示屏,不是觀眾欣賞點,所以造成不了對觀眾的眩光,而窄角度的光不易發散,眩光也會小。

如果還不放心,在燈口加個防眩筒,就什麽都解決了。

做好了就是這個樣子,一張張低下的頭都清晰明了,活靈活現

這只是重點照明,博物館還有展櫃照明,洗牆照明......

說了這麽多,都和經驗與動手有關。

而這些,照明設計師和非專業燈具提供商無法解決,所以,調光師對於博物館燈光是十分重要的,他才是博物館燈光最後的守護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