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博物館書畫照明的八種燈光,用錯了會很慘!

一幅字畫,最慘的方式,照成了這樣。

亮暗不勻與雜散的光,畫照醜了。

常見的是這樣,燈具進行了配光,雜光去掉了。

效果好多了,但光還是不勻,中心太亮

平面類的展品用勻光好,立體類的展品用聚光好。

關於勻光,我們比較一下兩種燈光:

第一種

很明顯第二種會更適合一些。

光做均勻了,觀眾會更舒服,不易疲勞。

當然,整個牆都做勻了,眼睛會更適應。這便是第二種燈光——

洗牆照明

整個牆洗亮,看不出雜散光與光過渡

在這個空間裡參觀,觀眾會輕鬆舒適。

不過,洗牆照明要選好燈具,做好調試,否則做出下圖這個樣子,也糟蹋了……

空間與創意都很好,但就是光不好-洗牆不均,光斑雜亂。

洗牆有時會遇到一個問題,牆面是白色的,展品是暗色的!

燈光打下來,牆面很亮,展品卻是黑乎乎的!

牆亮畫不亮,這種問題如何解決呢?

這就是我們要談的第三種燈光:

洗牆+重點照明

這個空間就做得很好,先把牆面洗亮,再用重點照明突出展畫。

上圖也是如此,牆面反光,但是木製工藝品有點吸光,處理的辦法就是洗牆+重點照明,這樣的空間光環境很勻,畫也很突出。

但是如果反過來呢?

牆面是暗色的,展畫或者工藝品是亮色的,怎麽做照明?

我們會用到第四種燈光——

寬光照明

其實這種空間的照明最好做,把光做均勻一點,直接打到畫上,效果就出來了。

由於畫面的反射率高,展品很快凸現,畫作之外的光,全被黑暗的環境材料吸掉了。

這種方式我們常稱之為”以暗襯亮”,做照明是最方便的。

“以暗襯亮”能極大限度地突出展品,但是要達到這種效果,暗空間是必需條件。

可是,如果沒有暗空間,又想達到”以暗襯亮”的效果,怎麽辦呢?

我們會用到第五種方式——

切光照明

切光照明就是利用投影燈,切出畫面大小的光:只要畫面有光,畫面之外的光全部切除

這能加大畫面與環境的亮度比,能獲得很好的效果!

我們曾經拿一幅普通油畫做過展示,用這種燈光能吸引更多的觀賞者。

當然,有一個問題,就是切光燈比較貴,燈體也很長,裝在天花上不太好看。

有沒有替代的辦法呢?我們可以考慮第六種燈光:

寬光投射+遮光扇葉

採用寬光束角的燈具,將展畫或者展牆打亮,然後用扇葉,把多餘的光遮掉。

當然,這種方式處理的光,邊部不會那麽銳利,但照明效果還是很突出的。

值得注意的是,四、五、六三種照明方式,亮度比太大,不提倡在空間過多使用,這樣易引起視覺疲勞。

普通的畫是方形,但是遇到條幅,水準或豎直方向太長。要處理好燈光,就麻煩一點,最常用拉光透鏡,把光拉成長條形。

上圖的長條形浮雕,就是通過拉光處理,達到很好的效果。

而下圖由於用普通燈光處理,效果就差了很多。而如果用橢圓配光,就會好很多!

實際項目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現場沒有燈位。

如果畫的位置特別,沒有燈位(天花裝不了燈,只有靠牆有小吊頂才能配燈)怎麽辦呢?

這時候只能採用第八種燈光——

擦牆照明

擦牆照明常用於燈位有限的空間,也包括展櫃。

上面的牆面是通過靠牆很近的燈具,利用偏配光達到要求的。

同樣,一般的展櫃只有0.6米寬,很難安裝洗牆燈或軌道燈,也常常採用擦牆處理。

這種照明方式對立面要求也很高,一旦出現不平,牆上會有陰影。

不過,牆面雕塑喜歡用這種方式,表面的凸凹在牆形成錯落有致的陰影,強調了浮雕的立體感。

光一幅畫就有八種照明方式,實際項目中到底用哪些方式,應根據空間情況、場景需要靈活處理,這樣,照明就有了生命力!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