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吉利收購smart 50%股權,誰才是最大贏家?

繼收購沃爾沃、路特斯以後,吉利在買買買的道路上又多了一枚勳章——吉利收購smart50%的股權,並與戴姆勒共組合資公司。而無論此時是不是吉利車主,此刻都難掩對民族品牌的驕傲之情。但是,這邊廂在瘋狂慶祝,另一邊廂,戴姆勒在華的合作方——北京汽車,恐怕就沒有那麽樂觀了。

1

完全傾斜,北汽將近90%的收入來自北京奔馳!

近日,北京汽車發布了2018年財報信息,從整體來看,北京汽車收入大約為15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2%;淨利潤約為44.3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96.6%。能夠在收益上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自然離不開其合資公司北京奔馳的貢獻。從其發布的數據來看,北京奔馳帶來的相關收入達到了1354億元人民幣,佔比北京汽車2018年度總收入的89%!可想而知,如果失去了北京奔馳,那麽北京汽車將會陷入何種境地……

另一方面,關注一下北京汽車的自主機板塊。北京汽車乘用車在2018年累計銷量為15.6萬輛,其中紳寶品牌累計銷售6.5萬輛,同比下滑24.1%。威旺、北京系列車型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非要有個“能打”的數據,就是其新能源乘用車業務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累計銷量4.5萬輛,同比大漲94.2%。不過,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滑坡的情況下,今年北汽新能源還能保持猛烈的增速嗎?不難想象,北汽在自主機板塊的業績將會更加難看。

俗話說,成也蕭何敗蕭何。北京汽車的淨利潤過於倚重北京奔馳,這也意味著一旦這個合作關係出現嫌隙,將撼動整個北京汽車。蹊蹺的是,就在不久前,戴勒姆欲增持股比的消息不脛而走……

2

戴姆勒增持股比決心不假,北汽還能淡定多久?

自打寶馬第一個吃螃蟹以來,國內合資車企的中方大多過著惴惴不安的日子。雖說合資車企中,外方需要依賴中方建立的生產、銷售渠道,但多年來沒有做到以市場換技術,中方在合資車企中的底氣明顯不足。

這個情況並非罕見,像是華晨寶馬、北京奔馳、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等合資車企,受製於利用合資品牌的利潤反哺自主品牌,一旦失去了這條“輸血管”,旗下的自主機板塊能否繼續支撐是個大問題,年度財報繼續保持漂亮的利潤收入也頗有難度。只要抽起合資品牌的貢獻度,各大汽車集團的財報恐怕會讓投資人敬而遠之。

因此,當奔馳欲增持股比的消息傳來,北汽真的還能坐得住嗎?尤其是吉利與戴姆勒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smart品牌後,北汽的危機感比以往都要來得更強烈一些。無論是戴姆勒還是寶馬,抑或是奧迪、大眾,這些外資品牌從來沒有掩飾過對中國汽車市場的野心,甘心做“奶牛”卻不要求更大的回報?這不是資本家的天性。迫不及待吃螃蟹的寶馬已經成功了,下一個會是奔馳還是奧迪?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3

北汽的掙扎與迷局

一旦戴姆勒在與北京汽車的博弈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那麽人們擔心已久的事情可能真的要發生了——中國車企徹底淪為代工廠。

手握核心技術的蘋果公司在華由富士康進行代工生產手機,但一台售價上萬元的iPhone,其組裝費用僅為10多美元,大頭利潤都在蘋果公司的手裡。儘管富士康為此需要付出極大的人力成本和組裝成本,但獲得的利潤遠遠比不上蘋果公司。這就是代工廠的現狀。

目前北京奔馳的股比為51:49,北京汽車的佔比稍多一些。這也讓北京汽車多年來始終舒舒服服的躺著賺錢,吃著奔馳的技術紅利,但強勢的奔馳若能如願拿走更多的股比,那麽北京汽車的利潤勢必遭受重創。當然,北京汽車不似華晨汽車般弱勢,說散就散的局面不會上演。但戴姆勒委託高盛為其處理股比增持一事似已板上釘釘,北汽必須要考慮重新與戴姆勒的合作關係,以及如何利用新能源為其自主機板塊打開新局面。

在為2018年收獲超44億元淨利潤慶祝的同時,北京汽車即便拉開香檳也會有些不安。盛世之下,繼續高歌起舞的日子還有多少?在與跨國巨頭的博弈中,北京汽車打贏這場仗有多少勝算?“願戴姆勒繼續安分的做奶牛,為北汽貢獻出巨額利潤吧。”——這又戳中了誰的心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