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指尖檢測血糖,你做對了嗎?

醫院內血糖檢測可以通過生化實驗室對靜脈血漿或血清葡萄糖進行檢測,但更多的血糖監測通過床邊快速血糖檢測完成。床邊快速血糖檢測雖然操作簡單、易行,但有不少同行在操作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疑問。

如何才能更準確地檢測患者血糖?本文就床邊快速血糖檢測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小問題進行討論,以供各位同行參考。

什麼時候需校準血糖儀?

正確校準血糖儀是正確獲得血糖數據的第一步。在臨床工作中,很多非內分泌科的同行可能會忽略這一點。其實每天進行血糖儀檢測前,都應當在每台儀器上先進行質控液檢測。

另外,當更換新批號試紙、血糖儀更換電池、儀器或試紙可能未處於最佳狀態時,應當重新進行質控品的檢測。註明:每種血糖儀均有相應濃度葡萄糖的質控液,包括高、低兩種濃度;質控液開啟後有效期一般為 3 個月,請勿使用過期的質控液。

手指部位選對了嗎?

快速血糖檢測一般採用指尖血。采血時,注意交替輪換采血的部位,不要長期刺扎一個地方,以免形成疤痕。此外,采血扎的位置不一樣,疼痛感也不同。

平時用的最多的手指最靈活,神經也最敏感,因此也最疼。所以盡量不要選擇拇指和食指這兩個常用的手指,而可以選擇無名指、中指和小指這幾個手指。另外越離近指甲前緣指尖的神經越敏感,因此測量時要扎手指側面,指尖兩側有著更豐富的血供和很少的感覺神經末梢。

除了指尖還能扎哪裡?

有些同行可能會問在一些情況下無法採集指尖血時,還可以採集哪裡的血?這就涉及到多部位血糖測試。多部位血糖測試隻適用於通過 FDA 驗證可以進行相關部位采血的血糖儀(詳見各品牌血糖儀操作指南)。

目前已通過驗證的采血部位包括手掌(大小魚際)、前臂、上臂、大腿、小腿。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指尖或手掌的血糖變化快於其他部位,僅有這兩個部位獲得的血樣可在任何時候用於測試。

第一滴血要擦嗎?

目前,各臨床指南中對床邊快速血糖檢測中使用第一滴血還是第二滴血尚未統一。2010 年之前國外大部分指南和研究推薦使用第一滴血,也有國外指南推薦使用第二滴血,在中國 2010 年頒布的衛生部醫療機構攜帶型血糖檢測官方臨床操作規範中明確規定使用第二滴血。

2013年美國糖尿病學會網站和 Diabetes UK 網站的在線糖尿病教育,以及 2015年發布的中國血糖檢測指南均建議清潔手後檢測指腹面或指尖,但並未強調第一滴或第二滴血的選擇。目前關於第一滴血還是第二滴血的爭議還是沒有論斷,因此建議各位同行還是先按照各自醫院的規章制度進行操作。

一天到底要測幾次血糖?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醫生開出這樣的血糖監測醫囑:「空腹+三餐後測血糖」、「空腹+三餐後+睡前測血糖」、「空腹+三餐後+睡前+03 測血糖」。

這時候糖尿病患者可能會跑過來問,「為什麼我們同是糖尿病,監測血糖的頻率是不一樣的」?畢竟多一次少一次都關係到患者費用以及疼痛的問題。

此時,作為醫護人員,你知道怎麼去回答患者的疑問嗎?其實,血糖監測是有一定治療原則的,不同時間點的血糖往往代表不同的意義。

餐前血糖:適用於空腹血糖較高,或有低血糖風險時(老年人、血糖控制較好者);

餐後 2 h 血糖:適用於空腹血糖已或良好控制,但糖化血紅蛋白仍不能達標者,以及需要了解飲食和運動對血糖影響者;

睡前血糖:適用於注射胰島素患者,特別是晚餐前注射胰島素患者;

夜間血糖:適用於經治療血糖已經接近達標,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間低血糖者;

其他:出現低血糖癥狀時應及時監測血糖,劇烈運動前後宜監測血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