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共識 | 可以有效預防肝癌的措施,還不get一下麽?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要點。

肝癌整體5年相對生存率僅12.1%,發展中國家重於發達國家,全球範圍內,中國更是肝癌發病重災區,其中50%以上的肝癌病例發生在中國[1]!我國最新癌症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肝癌新發病例36.5萬例,佔所有惡性腫瘤病例的9.59%,排名第四,而死亡例數鋼彈31.9萬例,佔所有惡性腫瘤病例的13.88%,排名第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2]而美國2018年的癌症數據報告顯示,隨著早期篩查的普及和治療手段的快速研發,過去二十年裡,癌症死亡率總體下降了26%,然而肝癌卻在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在美國,男性肝癌的死亡率每年增長2.7%,女性增長1.6%[1]。肝癌起病隱匿,患者一旦出現臨床癥狀,病情往往已經處於中晚期而失去根治性治療的機會,預後極其兇險。萬事皆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那麼如此兇險的肝癌該如何綢繆呢?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於今年發布了《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3],一起來看看要點吧。

B肝疫苗,積極接種

1984年,鄧爺爺在上海說過「電腦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其實不僅電腦,疾病的預防更是要從娃娃抓起。慢性B肝病毒感染是我國肝癌的最主要病因,約85%的肝細胞癌患者攜帶B肝病毒感染標誌,而接種B肝疫苗是預防B肝病毒感染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為嬰幼兒,15歲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新生兒需接種3劑B肝疫苗即出生24h內儘早接種第1劑疫苗,間隔1個月和6個月分別注射第2、3劑。未完成全程接種的兒童應及早補種B肝疫苗。

對於母親為B肝表面抗原陽性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後24h內儘早(最好在出生後12h內)接種B肝疫苗,同時在不同部位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1個月和6個月分別注射第2、3劑B肝疫苗。在接種第3劑B肝疫苗1-2個月後進行B肝表面抗原和B肝表面抗體檢測,若發現B肝表面抗原陰性,B肝表面抗體<10mIU/ml,再接種3劑B肝疫苗。

新生兒接種疫苗第1劑疫苗一般在出生醫院進行,之後2劑需家長按時帶新生兒到防疫站接種,萬勿粗心大意拋之腦後,3劑疫苗換來娃娃的肝臟健康,何樂不為,更何況是免費的呢?

那麼除了新生兒之外,還有哪些人群屬高危人群,需要成人後再次接種疫苗呢?醫務人員、經 常接觸血液人員、托嬰機構工作人員、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受外傷者、B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男同性性行為、有多個性伴侶者和靜脈內注射毒品者十一類人群需格外注意,可定期進行血清病毒學檢查,並接受B肝疫苗。

一旦發現B肝病毒感染,也不要慌張,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可以最大限度地長期抑製B肝病毒複製,減輕肝細胞炎性壞死及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發生和其他併發症的發生。臨床實踐中已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不論是核苷酸類似物還是干擾素長期抗病毒治療均可減少慢性B肝患者發生肝細胞癌的風險。

病從口入,潔凈飲食

除B肝病毒外,黃曲霉毒素暴露是我國肝癌發病的另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黃曲霉毒素的靶器官主要為肝臟,1993 年國際癌症研究署將黃曲霉毒素確定為I類人類致癌物。

黃曲霉毒素主要汙染糧油食品、動植物食品等,主要為花生、玉米。此外,大米、小麥、豆類、堅果類、肉類、乳及乳製品、水產品、乾製食品(如乾辣椒)和發酵食品 (如豆豉、醬油等)等均可能存在黃曲霉毒素汙染。由於氣候溫暖濕潤,我國華東、華南、西南、華中地區食物中黃曲霉毒素汙染較為嚴重。

政府牽頭的改糧防霉工程是最有力的一級預防措施,使肝癌發病率由1975年的58.93/10萬下降到2015年的23.68/10萬。那麼政府做到了該做的措施,普通人群該如何預防黃曲霉毒素感染呢?

共識中提到,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糧油食品的乾燥和通風保存與儲存,並盡量減少儲存時間;避免廚房竹木製廚餐具的霉變,特別是竹木製菜板、 筷子、筷籠、飯杓等廚餐具的清洗和乾燥儲存,避免黃曲霉毒素產生,尤其是生活在溫暖潮濕的南方地區的人群,更應注意。

綠花椰菜味美且營養豐富,更有研究證實綠花椰菜能夠促進黃曲霉毒素代謝物的排泄,共識建議黃曲霉毒素既往高暴露人群,可考慮食用綠花椰菜以預防毒素致癌。

黃曲霉毒素需要政府與個人共同努力消滅,微囊藻毒素同樣需要政府與個人的共同力量。它是水體富營養化 後藍藻水華產生的次生汙染物,一旦汙染水體,人類可經飲水及食用水生食物(魚、貝、鴨)受到暴露。 不僅具有強烈的急性肝腎毒性,還具有多種形式的慢性毒性危害,尤其是其對肝腫瘤的促進效應受到廣泛關注 。

政府需要做到積極監測水質,增加活性炭吸附和膜處理藝以強化深度凈水工藝;而個人日常生活中,避免食用水華髮生水域的水產品;家用飲水機和桶裝水避免陽光直射,防止綠藻生長;避免桶裝水長時間儲存。

戒煙忌酒,健康你有

全民都知道吸煙是第一癌症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但實際上吸煙同樣能導致肝癌。綜合 38 項隊列研究和 58 項病例對照研究的 meta 分析提示,吸煙對肝癌的相對危險度為 1.51。

另有研究發現吸煙量>25支/天者,會升高55%的肝細胞癌風險、86%的肝內膽管癌風險;吸煙持續時間>34年者,會升高50%的肝細胞癌風險,101%的肝內膽管癌風險!

雖然只要既往有吸煙史,無論是否已戒,都會升高患肝癌風險,但是戒煙時間越長,患癌風險也就逐漸降低[4]。戒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需要實際行動!煙草包裝盒都有註明「吸煙有害健康,為何偏偏視而不見,置健康於不顧呢?

飲酒同樣會導致多種癌症的發生。一項薈萃 112 項流行病學研究的分析顯示,飲酒與肝癌風險之間存在顯著劑量反應關係,與不飲酒者比較,飲酒12g/d、50g/d、100g/d 和125g/d 的肝癌發病相對風險分別為1.08、1.54、2.14、3.21和 5.20。飲酒致該愛的主要發病進展是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肝癌

研究發現少量適度的飲酒雖然可以降低肝細胞癌患病風險,但一定會升高肝內膽管癌的患病風險,過量飲酒是一定會升高所有肝癌的患病風險的。戒酒,仍被認為是最正確的選擇,一定要飲用,那切記要適量[4]

減肥控糖,均衡營養

國際上多項研究確定了 肥胖與肝癌的相關性。最新Meta 分析結果提示,在亞洲人群中,與正常體重者比較,男女性的肝癌發病風險均因肥胖(體質指數≥30kg/m2)而增加,其中男性的相對危險度為1.57,女性為1.53。近幾年中國3項10萬人以上的大型隊列研究結果均提示,糖尿病可增加肝癌發病風險,相對危險度為1.50-1.65。

共識建議保持健康體重,超重肥胖者應通過良好飲食習慣、增加身體運動等措施減輕體重。提倡以蔬菜為基礎的膳食模式,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適量補充芹菜、蘑菇類、蔥屬類蔬菜、豆類及豆製品等單個食物或食物組,以及膳食來源或補充劑來源的維生素E。有肝癌發病風險者應定期檢測血糖,糖尿病患者應通過合理服藥、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等方式嚴格控制血糖水準 。

參考文獻

[1]Rebecca L,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CA CANCER J CLIN 2018;00:00–00

[2]陳萬青,孫可欣等.2014年中國分地區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中國腫瘤,2018年第27卷第1期:1-14.

[3]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感染相關腫瘤防控學組.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2018). 中國腫瘤.2018年第27卷第9期.

[4]Petrick JL,Campbell PT,Koshiol J,Thistle JE,Andreotti G,Beane-Freeman LE,Buring JE,Chan AT,Chong DQ,Doody MM.Tobacco, alcohol use an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The Liver Cancer Pooling Project.Br J Cancer.2018 118(7):1005-1012.

-完-

為了給大家更好的閱讀體驗,我們邀請大家動動手指做個小問卷,只需要5秒鐘哦。感謝您的參與!

往期精彩文章

征 稿

請註明:【投稿】醫院+科室+姓名

來稿以word文檔形式,其他不予考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