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京報:利用五保戶“騙保”,醫院和醫生都沒有底線

防止集體騙保行為,要降低醫生和醫療機構之間高度統一的利益聯繫,讓他們責任自負。

河北一家醫院涉嫌騙保“五保戶”。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文 |鄭山海

車接車送、包吃包住,免費檢查、免費看病,上午點滴、下午泡腳,公立醫院門臉,私立醫院結账——有一種騙保叫“沒病瞎折騰”。

據新京報報導,河北尚義縣中醫院以免費治療為由,下鄉專拉五保戶、低保戶刷醫保卡住院,在當地已不是什麽秘密。該院診療過程中存在疑似過度檢查、過度醫療等行為,涉嫌套取國家醫保資金。

醫院騙保亂象,已讓人審醜疲勞。特別是去年年底,央視曝光沈陽市於洪區、大東區兩家醫院“診斷是假的,病人是演的”,明目張膽套現醫保費用後,國家有關部門開展了打擊醫院騙保專項行動,很多醫院因此收到嚴肅處理,甚至被停止了醫保資格。

警鍾猶在耳畔,類似行為又雙叒發生,讓人為之遺憾:都說“家賊難防”,醫院作為醫保的主要執行機構,若是不能將心思用在認真執行醫療規範治病上,而將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騙取醫保費用中去,那相當於“家賊”作案。目前我國醫保支付的主要依據,就是醫生的專業診斷,可在涉事醫院,醫生在診斷環節失去了規範,無疑是從源頭攪混了“水”。

醫保資金作為保障居民醫療花費的重要經費來源,必須做到物盡其用,不能成為某些人或機構的牟利工具,所以對於騙保必須零容忍。雖然說,有些基層醫療機構騙保背後,是資金匱乏、業務量不足,生存環境確實較差,其處境需要被正視,但這不是它們堂而皇之騙保的理由。

毫無疑問,醫療機構的參與,會增加治理騙保行為的執法取證成本。而如何在可控的成本內最大化地減少騙保,是當前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

這些年媒體曝出的影響較大的騙保案件,大多是由醫療機構牽頭、醫生深度參與完成。這帶來的結果就是,騙保往往是集體行為,深陷其中的醫生也可能產生法不責眾的僥幸,對違規的負罪感也降低了。

在此次事件中,那些醫生跟醫院方面就是“共犯”結構,一方到處拉五保戶來住院,一方“錯誤”診療予以配合。

所以,要想減少騙保性行為,特別是集體騙保行為,更有效的手段是降低醫生和醫療機構之間高度統一的利益聯繫,讓醫生不敢、不願配合醫院去騙保。

具體而言,對違規行為,應該根據實情區分醫院和醫生的責任,避免波及正常工作人員。對醫院可采取降級、取消醫保資格等處罰。對參與騙保的相關醫務人員,根據金額處以罰款、降職、降級直至取消行醫資格的處分;同時,逐步建立起醫生的技術和醫保誠信檔案,參考檔案記錄確定醫生職級——這類嚴格規範醫生個人的機制,能避免醫生與其所在機構完全綁定在一塊的情況。

說到底,為套醫保資金拉無病的五保戶去住院、點滴、泡腳,太過荒唐。對這類行為,監管層面該露頭即打,也增強監管觸角敏感性,及早補上碩鼠們咬開的洞。

鄭山海(醫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