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俠客島:這個首登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詞,很關鍵

今天跟大家聊一件重要的事。本來早就寫完了初稿,只不過最近忙著昨天島上五周年的座談會,望大家見諒。

什麽重要的事呢?上周五,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學習的主題是“完善金融服務、防範金融風險”。會上,對於不同形態的金融,習近平提出了6點要求,市場各方高度關注。

這是在不到兩年時間內,中央政治局第二次就金融話題進行集體學習。上一次是在2017年4月,當時的主題是“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對於金融的重要性,中央的各種表述俯拾皆是:十九大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位列三大攻堅戰之首;2018年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六穩”中,“穩金融”的排序僅次於“穩就業”;2019年初我們寫過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也是主要內容。甚至不久前結束的中央紀委第三次會議,通報中也出現了“金融反腐”。

要理解中央對金融工作的思路,要害在於讀懂上周五會議通稿中的一個關鍵詞。

關鍵詞

不賣關子,這個關鍵詞就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詞是首次出現在中央會議的表述當中,是最新提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信大家已經很熟悉了。從2015年首次出現在政治局會議開始,俠客島就做了多篇解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後台搜索關鍵詞。

應該說,在供給側改革的不同階段,管理當局對形勢的認識在不斷深化。

我們知道,在“三期疊加”因素(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作用下,過去一段時間,經濟增速出現了下滑,這是內部因素。而當外部環境同時出現變化、面臨複雜衝擊時,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更顯必要——這一次政治局集體學習就明確提出,“要注重在穩增長的基礎上防風險”。

什麽意思?防風險仍然是金融的“根本性任務”,但經濟不能失速。防風險的基礎,是實體經濟健康,政策要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如果經濟增長脫離了“合理區間”、失速了,深入存量做靜態調整的難度和壓力就更大。

經濟不失速需要金融支持。會議說的很清楚,二者是“肌體”和“血脈”的關係。血脈不暢,肌體不會健康;肌體如果長期不健康,血脈運行也不會暢快。二者共榮共生。

其實,對於過去金融存在的問題,其實可以用幾個方面來概括:一是系統內部有問題,無論是監管不完善還是腐敗;二是“脫實向虛”,有效供給不足,向實體經濟輸血不足。一邊有錢,一邊需要錢,但血液沒有輸向真正需要錢的地方,最終表現在其他資產價格上。

但這種問題是不是僅僅因為金融導致的?也不全是。企業效益不好,出於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就更加不敢也不想放貸,這是很顯而易見的邏輯。

所以,要解決金融問題、或者說解決當下經濟中的金融問題,不能光看金融本身。必須跳出部門利益,從更高的層面通盤考慮。

考慮

所謂通盤考慮,就是要放在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盤子中去看金融。

“金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單概括就是一句話:金融機構要守土有責。

金融有很多形態、很多類別,覆蓋的服務群體不同,風險偏好不同,各自有特點和規律,不能混為一談,防範應對風險和管理手段也不盡相同。比如銀行機構,應該秉持穩健經營的理念,和股票、保險的特點就不一樣。這次集體學習,習近平提出的“6個要”,就是針對不同的金融業態說的——

1、金融體系結構要進行結構調整優化,包括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

2、銀行體系要“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並且要“端正發展理念”,增加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比重。

3、資本市場要“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完善基礎性制度,把好市場入口和出口兩道關。

4、對於“高質量發展”涵蓋的內容,要有“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支持服務體系”,包括風投、銀行、債券、股票等。

5、金融發展要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

6、明確點到要按照市場規律精準支持的:“選擇那些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主業相對集中於實體經濟、技術先進、產品有市場、暫時遇到困難的民營企業重點支持”。哪些民營企業屬於這一行列?需要金融機構準確識別出來。

島叔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將這6個表述濃縮引述在此,是因為這是中央對金融部門、金融機構的分類要求。金融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比如外部環境、經濟結構調整、預算軟約束等),但這6個部分是你的職責。思路清楚,職責明確,出了問題,責任清晰。

在這”6個要“的範疇中,不同的金融業態有各自的職責。

比如銀行“嫌貧愛富”、給實體經濟輸血不足的問題,就需要供給側改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關鍵環節是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因為國有銀行和小型企業之間存在不匹配,當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金融機構風險偏好較低,更願意將資產投放到國有、大型企業,對民營企業的投放非常謹慎;因此必須提高中小型金融機構的數量和資產負債在金融體系中的佔比。

國外也有經驗可供借鑒,比如德國和日本的“關係型銀行”:銀行和企業共榮共生,是長期合作夥伴,企業困難的時候銀行幫忙,企業賺錢了銀行多收一點,雙方合作扛過經濟周期。

又如資本市場,任務則是把好市場入口和出口。大家詬病的企業違法成本太低問題必須解決,化解當前股權質押等諸多系統性風險、引導場外資金進入、助力新興產業的成長、恢復企業和公眾的投融資信心也需要健康的資本市場。

要求

此次會議,防範金融風險依然被列為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過去一段時間的調整,也是為了把控風險。

風險有多大?來看昨天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新聞發布會上列舉的一些數據——

“經過2017年初以來的整頓,銀行業總資產的增速已經從15%回落到7%左右,貸款佔總資產比重回升至53.9%,“空轉資金明顯減少”;經濟的宏觀杠杆率改變了過去年均10多個百分點的增速,去年趨穩;

過去兩年,僅同業交易和表外業務兩類高風險資產,就減少了12兆的規模;不良貸款則處理了3.48兆元,簽訂債轉股協議金額超過2兆元;

僅2018年,各地打擊違規金融活動中,涉案金額在億元以上的大案就有887起,總額超過4100億;去年一年,非法集資打擊了1700多起。”

數據一目了然。從通稿來看,規則、制度、基礎設施、反腐是此次集體學習反覆提及的關鍵詞,體現“管住人、看住錢”的特點。

一方面,金融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金融業綜合統計、支付結算機制,是從現代科技手段加強監管,防範風險,“使所有資金流動都置於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督視野之內”。另一方面,金融領域反腐是從人的層面防化風險。

金融有財富效應強,近親繁殖隱秘性強特點,相比於行業的高速發展,其制度建設相對滯後,很容易滋生腐敗。這次集體學習有針對性地提出,“管住人、看住錢、扎牢制度防火牆”,管住金融機構、金融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和高中級管理人員。

昨天的發布會上,王兆星用“觸目驚心的案件”形容中國華融原董事長賴小民一案,“說明金融反腐敗鬥爭任務非常艱巨”。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則在去年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透露,“有的股東甚至把銀行當作自己的提款機,肆意進行不正當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少數不法分子通過複雜架構,虛假出資,循環注資,違規構建龐大的金融集團,已經成為深化金融改革和維護銀行體系安全的嚴重障礙。”

怎麽辦?機制方面,去年11月,中紀委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工作方面,今年年初,十九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強調,加大金融領域反腐力度,對存在腐敗問題的,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面臨內外部的複雜局面,集體學習的會議上還是提出“金融改革開放”。前面說的“6個要”,就是改革內容,同時不能關起門來,要開放。經濟體本身轉型升級就要面臨重要改革,先易後難,硬骨頭多;同樣,即便是全球化面臨衝擊挑戰,外部經濟體也依然有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要在警惕其問題的同時加大開放。這是很高的要求。

居安而念危,則終不危。時下正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金融高水準開放的關鍵時期,認清金融的本質,正本清源,金融行業方可健康發展。

文/公子無忌、庖丁騎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