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記錄多面美國,找尋中國印記

我在現場,記錄瞬間,成為歷史。

從2019年開始,新華社客戶端開設了“我在現場”欄目,以新華社記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貴採訪經歷為內容,講述他們在重大新聞事件現場的所見、所聞、所想。

這一年間,他們繼續踐行著“我在現場”的新聞追求:無論是戰火紛飛、地震水災,還是脫貧攻堅、共和國70華誕......

他們凝固新聞的瞬間,成為歷史!

從2020年1月3日起,新華社客戶端“我在現場”欄目陸續播發多位新華社攝影記者在2019年的精品力作,希望他們的鏡頭和講述,能將我們帶回到那一個個新聞發生的現場。

轉瞬之間,我已經在紐約工作了三年有余。這座世界大都市吸引著五湖四海的媒體到此“淘金”,我作為一名攝影記者在其中“摸爬滾打”,常感到機會與壓力並存,辛苦與快樂相伴。

回顧2019,有諸多難忘的新聞瞬間和採訪經歷,有的與國際舞台上的瞬息萬變密切相關,有的牽扯出美國社會的難愈沉屙,還有的則只是普通人物的喜怒哀樂,卻一草一木,關乎人心。

2019年,我用鏡頭記錄著美國社會熱點、新聞故事,也定格下其中的中國印記,傳遞出中國聲音。

——新華社記者 王迎

槍聲下的悲劇

槍支暴力已成為美國社會的“頑疾”。2019年美國造成4人以上死傷的槍擊事件高達400多起,為近5年來最高。其中,發生在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市一家沃爾瑪超市的槍擊事件造成包括多名墨西哥公民在內的22人死亡,是2019年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

▲2019年8月4日,人們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參加守夜悼念活動。

作為本次槍擊事件的臨時增援記者,接到任務後我就開始“與時間賽跑”,找尋最節省時間的路線,火速訂好班機、租車,儘管這樣,還是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趕到這個地處美墨邊境的邊陲小城。

▲2019年8月4日,人們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參加守夜悼念活動。

在埃爾帕索採訪的近一周時間裡,我拍攝了悼念逝者的燭光集會、FBI調查員現場取證,當地民眾抗議持槍大型集會,記錄著“槍患”給人們帶來的傷痛。受害者家屬的無盡悲慟、普通民眾的憤怒和抗議都令我久久難以平靜。

▲2019年8月5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市,調查人員在槍擊案發生地沃爾瑪超市停車場工作。

至今,此行最令人動容的一幅畫面依然在我的腦海中反覆出現:有人為每名遇害者製作了十字架並寫上他們的名字,正在拍攝這些十字架時,一名女士來到十字架前,逐個鞠躬志哀,人影在逆光中顯得悲傷而肅穆,我按下快門,記錄了這一幕。

▲2019年8月5日,人們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市的沃爾瑪超市槍擊案現場附近悼念逝者。

在美國“走基層” 傳遞“民間”呼聲

比爾·佩雷特是美國艾奧瓦州大西洋鎮的農民,70多歲的他擁有近6000英畝農場,主要種植大豆和玉米,同時還經營著養牛場。

▲2019年10月14日,在美國艾奧瓦州大西洋鎮,比爾·佩雷特在聯合收割機上檢查收獲的玉米。

從2018年到19年,我和同事先後五次來到比爾農場進行“追蹤式報導”,從春播拍到秋收。他的態度從開始時的排斥到後來逐漸理解,引為知交,甚至盛邀我們參加家庭聚會。

▲2019年4月24日,在美國艾奧瓦州卡斯縣大西洋鎮,農場主比爾·佩雷特看著家人駕駛播種機進行作業。

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打亂了比爾一年的農場經營安排,他的心情也隨著貿易談判的進展和波動而不斷起伏變化,但他始終對前景充滿樂觀情緒,因為他認為雙邊貿易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

▲2019年6月18日,在美國艾奧瓦州大西洋鎮,農場主比爾·佩雷特在自家的玉米地裡查看玉米生長情況。

2019年,我十餘次參與報導小分隊到美國各地調研,戲稱為在美國“走基層”。離開繁華都市,深入田間地頭,腳踩牛糞,塵灰撲面,這個超級大國又呈現出另一種樣貌。

▲2019年4月24日,在美國艾奧瓦州卡斯縣大西洋鎮,一台播種機在農場主比爾·佩雷特的農場進行作業。

我也從幾次“下鄉”中深切感受到,深入美國“民間”的所見所聞遠比聆聽白宮政客的誇誇其談更有助於了解美國民眾的實際呼聲,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傳遞出他們期盼化解貿易爭端、中美合作共贏的殷切誠意。

▲2019年6月18日,在美國艾奧瓦州大西洋鎮,農場主比爾·佩雷特在自家的玉米地裡接受採訪。

講述海外“中國故事” 定格閃耀“中國紅”

2019年,中美迎來建交40周年紀念。中國文化早已在美國生根發芽,紐約作為美國的文化中心,各種中國元素的活動更是絡繹不絕。

▲2019年2月9日,在美國紐約,演員在“PONY×哈啤”跨界時裝秀上身著戲服表演。

2019年,我在美國親歷的與中國有關的活動大大小小幾十場:從新春文藝演出到網球名人堂頒獎典禮,從哥倫比亞大學生畢業典禮到帝國大廈為中國春節點燈……無論活動規模大小,形式怎樣,都少不了那一抹令人驕傲的“中國紅”。

▲2019年2月4日,亮燈的美國紐約帝國大廈(近)和世貿中心一號樓(右後)。當晚,美國紐約帝國大廈啟動中國春節主題燈光,慶祝中國農歷新年的到來。

在忙碌於各種新聞事件的報導外,這一年我利用日常採訪中發現的新聞線索,拍攝了一些圖片故事。在《紐約“虎媽”和九個女兒的中國情結》和《太極俠侶在紐約》兩個故事中,一個是讓九個女兒學中文的美國“虎媽”,另一個是在紐約創辦武術學校的前太極世界冠軍。他們生活在美國紐約,卻都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雖非風雲人物,他們卻以個人經歷見證了近些年中國軟實力的日漸強大,並在各自的領域裡架起傳播中國文化的橋梁。

▲琳恩·貝拉特(後排中)和九個女兒在美國新澤西州伯納德鎮的中文指導老師家合影。

美國人琳恩·貝拉特博士有9個女兒,最大的19歲。沒有任何華人血統的9姐妹從出生起就經歷了和其他白人孩子截然不同的成長軌跡:她們都有一個以“白”為姓的中文名;都由會說國語的中國保姆帶大;從小就讀於全日製中英文雙語學校,直到高中才轉入普通學校……因為“虎媽”希望孩子們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而虎媽認為,在21世紀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是必由之路。

▲在美國新澤西州伯納德鎮的中文指導老師家中,琳恩·貝拉特的女兒們與林老師交流。

▲在美國新澤西州伯納德鎮的中文指導老師家中,琳恩·貝拉特的二女兒白麗(右)練習中文發音。

2003年,懷著將太極拳和中國武術推廣到全世界的夢想,曾獲得世界太極冠軍的陳思坦到美國紐約尋找新的舞台。他和太太一起開設武館,在社區開設公益武術課程,並創辦紐約太極健身氣功活動日和紐約太極大賽,讓更多美國人親眼看到、親身體會中國武術的魅力。

▲陳思坦(後)和林旭夫婦在位於美國紐約長島的思坦太極武術中心演示太極招式。

經過十幾年的“打拚”,陳思坦夫婦已頗具影響力,他們現在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將太極和武術推廣給更多的美國人,並讓他們理解其中蘊含的平衡、和諧的中國文化理念。

▲陳思坦在位於美國紐約長島的思坦太極武術中心指導學員練習太極劍。

2020年,二十一世紀一個新的十年已經開啟。

許許多多已知的新聞大事件即將登場,還有更多的未知會倏然降臨。

作為一名攝影記者,願我能繼續履行“記”的職能,用鏡頭見證時代的風雲變遷。

▲新華社記者王迎

圖/文 王迎

編輯 孟鼎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