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你的身體出現這五個明顯表現,要小心腦血管問題,保命早知道

腦梗塞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體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等都可能導致腦梗塞,特別是45~70歲中老年人最為常見。

腦梗塞危害很大,不僅會因為頭暈或眩暈、噁心等癥狀表現影響生活,而且處理不當還會導致併發症,例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一旦發生腦梗塞,其治療效果常不能令人滿意,因此,控制危險因素及識別早期癥狀(先兆癥狀)極為重要。大約有25%的患者在腦梗塞發生前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中醫稱為「中風先兆」。

腦梗塞的癥狀、腦梗塞發病前兆

1、哈欠連連

據了解,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腦梗塞發作5至10天前,頻頻打哈欠。隨著腦動脈硬化加重,動脈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嚴重惡化,人會更嗜睡,容易睏倦。

所以,在睡了足夠的時間後,還是頻頻打哈欠要小心了。

2、頭暈頭痛

一般認為頭痛、頭暈多為缺血性腦梗塞的先兆,而劇烈頭痛伴噁心、嘔吐則多為出血性腦梗塞的先兆。頭暈、頭痛突然加重,或由間斷性頭痛變為持續性劇烈頭痛。

3、短暫性視力障礙

表現為視物模糊,或視野缺損,看東西不完整,這種現象多在一小時內自行恢復,是較早的腦梗塞預兆信號。

4、語言與個性改變

指發音困難、失語;個性突然改變,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語、煩躁不安,或出現短暫的智力障礙,嗜睡。所以,如果家裡老人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警惕。

5、肢體麻木、不明暈倒等

如發作性單側肢體麻木或無力、手握物體失落,原因不明的暈倒或跌倒,單側面癱,持續時間在24小時以內。追訪觀察,此類現象發生後3~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腦梗塞。

6、其他先兆表現

如噁心嘔吐或扼逆,或血壓波動並伴有頭暈眼花或耳鳴,不明原因的反覆鼻出血,等等。

腦梗塞的危險因素很多,有一些是無法乾預的。如年齡,人過中年,患腦梗塞的風險會逐年增高,還有性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病。

腦梗塞的發生還可能與遺傳有關,但腦梗塞患者的家族成員仍可通過適當的措施達到預防目的。

除了無法乾預的危險因素外,現已發現有許多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與腦梗塞有關,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頸動脈狹窄、肥胖等,多半是由吸煙、長期大量飲酒、肥胖及缺乏運動等引起,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或藥物治療進行乾預。

那麼如何預防血栓呢?

在腳上就有一個「化血栓開關」,打開它,就可清血管、防血栓!

如何打開這個開關呢?只需一個小動作即可,這個小動作就是抬腳,每天只要抬腳10秒鐘,就能清理血管,預防血栓。抬腳醫學上有個專門的名詞:踝泵練習。通過踝關節的運動,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的形成。

具體方法:

雙膝自然伸展,用盡全力勾腳10秒鐘後再用盡全力綳腳,反覆進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數,越多越好。

播放GIF

每次勾腳、綳腳,要盡量達到最大幅度,動作要儘可能緩慢柔和,雙腳同時做效果更佳。

記住一個字,血栓不上身

記住「動」這一個字,每天都「動起來」,才能血栓不上身,一生無栓!

能早動,不晚動。

播放GIF

老年人徹夜打麻將,年輕人長時間玩電腦造成肺栓塞的例子很多,一旦感覺腿麻,可能已出現血栓。建議在血栓發生前儘早開始運動。

能主動,不被動。

播放GIF

坐長途飛機如不主動活動也有可能出現靜脈血栓。建議坐飛機時要常伸腳尖、勾腳尖、伸縮大小腿肌,同時多喝水,在稀釋血液的同時增加排尿。選座位時不要靠視窗,而應靠過道,以便於上廁所及走動。

能多動,不少動。

播放GIF

不動會增加血栓風險,醫生應動員患者活動。確實不能自行活動者,在身體狀況允許後在床上適當活動也是有益的。

天然化栓食物

1、蘇子南瓜子油

蘇子油色澤淡黃,油脂澄清,氣味清香,α—亞麻酸的含量最高,為66.7%左右。

α-亞麻酸的代謝產物EPA被稱為「血管清道夫」,可以將體內多餘的脂類以及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斑塊等溶解並通過新陳代謝,代謝到體外,平衡體內脂肪酸,防止過多的脂類垃圾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達到清血脂,預防動脈硬化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有機南瓜子油富含抗氧化劑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呈玫瑰紅色,這種深色的有機南瓜子油營養含量更全面,具有抗高膽固醇血症的作用。

能降低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可有效地降低血清總脂、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同時提高磷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減少主動脈的收縮。

二者搭配,對於降脂、養護血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食用方法:可以取3-5毫升南瓜子油+3-5毫升蘇子油+200毫升優酪乳,攪拌均勻後食用。

2、豆豉

日本醫學家發現,中國人用黑豆製成的豆鼓,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酶。

更使人驚奇的是,豆豉所含的細菌能產生大量維生素 B 和抗生素。因此他們認為老年人多吃豆豉,能有效地預防腦血栓形成。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豆豉中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素,能有效地預防腦血栓的形成。總之,吃豆豉對改善大腦的血流量很有效果。

豆豉做菜的時候配食就行了,每日以50克內為宜。豆豉空心菜梗、豆豉蒸排骨、豆豉回鍋肉、豆豉蒸魚、豆豉雞丁……雞、鴨、豬肉、牛肉都可以加入豆豉。

不過,豆豉加工中會加入很多鹽分,所以如菜肴中已加入豆豉,則應減少烹調用鹽量,以免攝入鹽分過多,從而降低患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3.飲茶利於抗血栓

多喝水預防血液變黏稠, 血液因缺乏水分而變得黏稠、容易凝固,這是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早晨到中午是腦梗塞和心肌梗死的多發期。

播放GIF

建議就寢前和起床後及時喝水。就寢前充分補充水分,能緩解睡眠時水分不足的狀況,預防血液變稠。

而早上起床後喝水,能補充睡眠時失去的水分,使血液順暢流動。 此外,在熱天和運動後以及沐浴前後也要多喝水,以保持血液良好的狀態。

此外,除了白開水,日常多喝茶,對於預防血栓也有很好的幫助!

飲茶可以抗血栓形成。茶通過影響血栓形成因素以保護動脈,茶中的化學物質可減少血凝發生,抑製血小板活化與凝集,促進纖溶活性,減少動脈壁上的膽固醇沉積,從而有效預防動脈損傷。

荷葉苦丁茶。

將蒲公英葉35g、荷葉15g、小葉苦丁15g混合泡水喝即可。

小葉苦丁:葉苦、味平、無毒、性寒,含有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其中含有大量的黃酮。

且黃酮能夠清除血液裡的垃圾,調節血壓、血脂,能夠軟化血管,具有改善心腦血管的功效。

荷葉:味苦甘、性平、歸心、肝經。

研究表明,荷葉中的黃酮和生物鹼類可以使血清的總膽固醇和升甘油三酯有所下降。

同時荷葉水煎劑能降低全血比黏度、紅細胞積壓。從而改善血液粘稠狀態,達到疏通血管的功效。

蒲公英:味苦、性寒。其水提物可降低血清三醯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三者搭配可有效降壓降脂清血栓,適合用來養護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4、番茄

番茄含有豐富的營養,被稱為「神奇的菜中之果」。

番茄內的蘋果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還有增加胃液酸度,幫助消化,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番茄中含有果酸,能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對高血脂症很有益處。它有顯著止血、降壓、降低膽固醇作用。

每天食用1~2個番茄,可以增強血管柔韌性,溶解並清除血栓,緩解牙齦出血,增強抗癌能力,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非常有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