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子吃完海鮮胃口變差全身發黃,「吃出來」的肝病到底怎麼回事?

秋天,正是吃海鮮的好季節,最拉仇恨的莫過於那些在朋友圈裡發照片的人,各種巴掌大的炭燒生蠔、扇貝、小龍蝦,讓人看著都流口水。

但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吃海鮮要謹慎!

楊阿姨平時身體一直健康。近些日子,親戚送了一件海鮮給她。她洗了點蝦和海貝,烹煮後自己吃了一點。第二天,她就感覺不舒服,胃口變差,可並未引起重視。

幾天后,家人發現她眼睛有些黃,身體的皮膚也發黃。

著急的家人帶著她就診於湖南泰和醫院。接診的湖南泰和醫院肝病內科主任醫師賀晚英經過詳細詢問和相關檢查後,診斷楊阿姨為急性肝炎(戊型肝炎),予以相關治療後,現已康復出院。

竟是因為吃了一點點海鮮的原因?

是啊,就是因為這點海鮮,就讓肝病找上您了!


什麼是戊型肝炎?

戊肝是消化道傳染病,有比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徵,夏秋季節患者居多。大部分的戊肝是「吃出來的」,其中相當部分患者在發病前有吃不熟海鮮、肉類的經歷。

感染戊肝後,潛伏期一般為10到60天,近半數會出現發熱、乏力、厭食、噁心、嘔吐等癥狀,容易出現黃疸,表現為黏膜及皮膚組織黃染,小便呈茶褐色,重症患者會出現極度乏力、嘔吐、意識不清。


為什麼吃海鮮會引發肝病?

很多海鮮外表看起來鮮活乾淨,但它的生長環境不一定乾淨。

有一些海鮮,尤其是貝殼類海鮮(比如花甲、扇貝、螺、牡蠣等),排泄腺跟消化腺是連在一起的,它吃進去的汙染物如果清理不乾凈,就會藏匿各種各樣的病毒、細菌。人在食用時,沒有煮熟殺死,就有被感染的風險。


和家人朋友一起吃海鮮,為什麼我中招了?

很多感染A肝和戊肝的患者都想不明白:我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吃的海鮮,為什麼我生病了,而他們沒有事?

因為你的抵抗力不夠!

對於同吃一桌菜只有我中招的疑問,其實,我們的胃酸已經非常厲害了(研究顯示,胃酸可以把皮帶溶掉)。

如果胃酸都殺不死,說明病毒太兇猛,或者這個人本身的體質較弱,或者一次性吃太多了,病毒太多,你的腸胃無法清除。


吃海鮮時,喝白酒或放醋能殺死病毒嗎?

答案是否定的,不同種類的配料殺菌作用是不同的。有些酒類確實對一些病毒有清除作用,但是要是很高度數的酒才行。

不是把海鮮泡在酒裡,只是吃的時候喝一點點,所以殺菌的作用也不大。而醬油、醋的殺菌滅病毒的作用更不大了,只能說是個安慰劑。

肝病患者能吃海鮮嗎?

適當補充一些富含蛋白質的海鮮,不但不會損害肝臟,反而會促進肝臟細胞的修復,特別是有些血漿白蛋白低下而產生了水腫、腹水等的患者。

但是「過猶不及」,肝病醫生溫馨提示,對於肝炎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建議吃太多海鮮,因為不易消化,而且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尤其是在肝炎患者需要藥物治療期間。

(編輯Max。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泰和醫院 藥劑科 吳世良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