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孫權後期為何對待陸遜如此殘忍?他犯下的這兩個錯是硬傷

孫權,字仲謀,孫堅之子,孫策之弟。是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 而陸遜則是江東四大豪族(顧、陸、張、朱)之一。與曹操、劉備的寒士出身不同,孫堅出身並非寒族。孫家在江東的立足也有賴於當地豪族世家的支持。

作為其子的孫權自然也要借助當地豪族世家的幫助以穩固自己的權威。面對前來投靠的陸遜,像這樣既有身份又有才能的人,孫權當然將其會收入麾下。但是為什麽孫權在後期對陸遜那麽殘忍呢?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這幾個角度分析。

第一從孫權前期、後期是如何對待陸遜的角度來分析。

據《三國志·陸遜傳》記載: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人也。孫權為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歷東西曹令史,出為海昌屯田都尉,並領縣事。

也正因陸遜有如此才能,孫權就萌生出將其與自己牢牢"捆綁"的方法——將孫策之長女孫氏即自己的侄女嫁與陸遜為妻,使得陸遜成為其心腹。而且孫權對於陸遜的評價也是"有超世之功者,必應光大之寵,懷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

但其後期卻與前期的思維和做法大相徑庭。雖然孫權承認陸遜的才能,但這也不能代表他日後不會猜忌陸遜。孫權本身其實還是十分有心計的,否則陳壽也不會在《孫策傳》評價道:

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更可況孫策的後代只是終身為侯,對待親人尚且如此忌憚,對於已經出將入相,又深的朝中人心的陸遜又怎不會心生不滿,以至於陸遜悲憤而死呢?

第二,從陸遜功高震主,孫權受到其牽製影響的角度來分析。

由歷史記載可知,陸遜在吳國的官職十分的高。位至大都督,後來又被拜為丞相。手握重權,又功勳卓著,聲望顯赫。就連魏、蜀兩國也都十分忌憚陸遜,在《三國志》中,劉備曾說"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

更可況陸遜除了有高超的軍事才能之外,其本身也是江東四大豪族之一,手中既握有東吳大部分兵馬,又有豪強世族給他當後盾,孫權自然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一定的牽製。且一旦陸遜造反,孫權是否能招架得住還是個未知數。

而且歷來功高蓋主之臣無一不是每位封建君主的心頭病,孫權自然也不能例外。儘管陸遜對吳國、對孫權自始至終都忠心耿耿,但這並不能使孫權的猜忌有絲毫的削減。從其相繼流放陸遜外甥顧譚、顧承、姚信,誅殺親近陸遜的吾粲等行為,我們就不難知道孫權的真實意圖,可見孫權對陸遜的防備和薄情。據《三國志·陸遜傳》記載

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余財。

第三,從陸遜參與立嗣之爭,孫權為身後計考慮的角度來分析。

上文也曾提到,孫權在前期時將自己的侄女,也就是孫策之女嫁與陸遜。或許在陸遜沒有功高蓋主之前,這將會是一個聯絡部下的不錯的做法。但本來孫權登上帝位,不顧哥哥孫策生前的囑托,就已經辜負了孫策。若是陸遜借口孫策之脈(其妻為孫策之女),萌生反意,孫權自然是難以招架的。但明顯陸遜是不會這麽做的,只是孫權不能明白而已。

且如《三國志》所言:

及太子有不安之儀,遜上疏陳:“太子正統,宜有磐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書三四上,及求詣都,欲口論適庶之分,以匡得失。

陸遜三番四次的直諫,不顧孫權的面子。自然使得久居帝位的孫權氣憤不已。而陸遜雖然一直堅定的支持太子黨,但孫權仍對此疑惑不已。而且孫權也考慮到了日後嗣主繼位,對於枝繁葉茂的江東大族難以駕馭的情況,自然會選擇以殘忍的態度對待陸遜。

從上文提到的這些角度,我們不難知道,孫權對陸遜如此殘忍薄情,不僅僅是因為陸遜本身難以適應君主的生存法則,更是因為孫權自身對陸遜的猜忌和對身後之計的考慮。或許孫權在前期對待陸遜是真心誠意的,但是日後的事誰也無法保證。就像孫權和陸遜一樣,一個為孫權赴湯蹈火,一個為東吳殫精竭力,一個不忿而亡,一個也未料到東吳最終還是拱手他人。

你是如何看待陸遜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