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抑鬱症治療: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孰強孰弱?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朋友或多或少會得一些精神疾病,如:失眠症、焦慮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關於這些疾病相信大家都了解的很少,那麼很多人就這樣被他們給盯上了。其中抑鬱症是最為普遍發生的疾病,大部分患者都是年輕上班族以及在校學生,他們都是因為工作的壓力和學習壓力以及感情糾紛而引起的,而每年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鋼彈100萬,實在不能小瞧此病,所以治療已經迫在眉睫了。

有些抑鬱症患者非常抵觸去醫院治療,原因有二:第一是承認自己沒有病;第二,認為治療沒有效果,所以拒絕治療。目前抑鬱症治療多採用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這兩種方式,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討論一下,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藥物治療:

現在流行一句話:「有病就得吃藥」,意思就是無論得什麼大小疾病,吃藥那是避無可免的。抑鬱症會讓一個人的心情變差,那麼有什麼藥物可以讓人心情改善呢?其實,藥物並不是直接改變情緒,情緒的產生是有生理基礎的。據相關專家表明:抑鬱症、焦慮症等疾病中的癥狀表現與大腦神經系統中的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有關,當用藥物提高或降低相應的神經遞質的濃度時,這些癥狀就會改善。根據這種原理,藥學家們研製出了各種抗抑鬱藥物、抗焦慮藥物、抗精神病藥物、情感穩定劑等等。


患者發出疑問:藥物的效果能維持長久?

關於這個問題實在不能明確肯定的回答,要知道藥物所維持的效果長久是根據患者的病情、體質而決定的。舉個例子:有的患者平時狀態挺好的,性格開朗、周圍環境和諧,只是因為突發性事件(如親人離世)壓力過大,一時情緒、生理失調,導致發展為抑鬱症。這樣的情況通過藥物調節,一般很快就能見效,停葯後情況也比較穩定,複發率較低。有的患者是長時間情緒壓抑、心理狀態不穩定,在遇到誘因刺激時集中爆發導致抑鬱症,這樣的情況下,需要藥物和心理治療同時進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患者本身還存在諸多的心理問題,一旦遇到不良刺激,就會再次陷入消極情緒,甚至出現軀體上的不適。很多人會誤認為這是藥物產生了依賴性,一停葯就複發,其實是忽視了自己深層的心理原因。

那麼,心理治療有效果嗎?

心理治療必須是患者心甘情願參與的,一般來說,抑鬱症患者會感覺自己有問題,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這個時候在心理專科醫生的幫助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去解決心中的疑惑。心理治療的時長不像藥物的治療周期那樣清晰,通常在第一次顧問時,專科醫生通過傾聽患者的描述,幫助患者澄清自己的困擾,共同制定想達到的目標,然後初步約定顧問的次數。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療在時長設定上不太一樣,認知行為療法一般為中短程心理治療,大約在1-3個月之間,精神分析療法或動力學心理治療則一般周期較長,多在6-9個月。

從上述中,我們得知這兩種治療方法沒有孰強孰弱可言,小編送各位患者四個字「貴在堅持」。很多患者做了一兩次心理治療,感覺沒什麼用,就不再堅持了。其實心理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不斷地去探索內心的需求、分析自己的認知、重建行為模式,這並不是一兩次顧問就能解決的,所以請信任你的專科醫生,並堅持下去。總而言之,對於抑鬱症,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是相輔相成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走出抑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