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對帕金森病的基本認識

帕金森氏病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同時患者可伴有抑鬱、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帕金森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癥狀及體征。一般的輔助檢查多無異常改變。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左旋多巴製劑仍是最有效的藥物。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補充。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及良好的護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目前應用的治療手段雖然只能改善癥狀,不能阻止病情的進展,也無法治癒疾病,但有效的治療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PD患者的預期壽命與普通人群無顯著差異。

點擊此處馬上進入人工在線服務

中醫對帕金森病的基本認識

帕金森病的中醫認識本病當屬祖國醫學「顫證」、「震顫」、「振掉」等範疇。帕金森病在老年人尤多,病理性質為本虛標實,本虛指肝腎陰虛、 脾胃氣血兩虧,實指風、火、痰、瘀之邪。基本病理因素為風、火、痰、瘀、虛,五者相互影響兼夾甚至相互轉化。

風主要指陽亢化風或痰熱化風;火多為五志過極化火、痰濕瘀血鬱而化火,或為陰虛生熱化火;痰多因脾虛不化濕而成,也可由熱邪煎熬津液所致。至於瘀,久病多瘀,究其原因可以為痰濕之邪阻滯經脈,可以為熱傷血絡,也有氣虛不固血液,血流經外所致。

戳此處尋找治療方法

帕金森治療添加微信:bjzyt123

該病病位當在筋脈,病變與肝、脾、腎等密切相關,病機是肝腎不足,肝風內動,筋脈失養。「肝主身之筋膜」為風木之臟,肝風內動,筋脈不能自持,隨風而動,牽動肢體及頭頸顫動搖動。隨著近年的研究,有專家認為其病位在腦,髓海空虛失養是其主要病機。

肝腎同源,腎水失常可累及肝木,肝木失常也可累及腎水,並且腎主骨髓,腎虛則骨弱髓減,腦髓不充,下虛則高搖。若脾胃虧虛,痰濕內生,土不載木,遂出現震掉、搖擺等風象。另一方面,脾胃氣血虧虛,不能濡養筋脈,筋脈無力活動,而表現出震掉、運動遲緩、慌張步態等癥狀

戳此處尋找治療方法

中醫對帕金森病的基本認識

附帕金森病中醫典籍認識

《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是對本病的早期認識。其中「掉」即含有「震顫」之意。《華氏中藏經.論筋痹第三十七》說:「行步奔急,淫邪傷肝,肝失其氣……則使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緩也。」所謂行走奔急,不能舒緩,恰如帕金森病的慌張步態。隋.巢元方撰《諸病源候論》,其在「風四肢拘攣不得屈伸候」、「五指筋攣不能屈伸候」中進一步解釋了強直和姿勢障礙的病機。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有「金牙酒」治療「積年八風五痙,舉身蟬曳,不得轉側,行步跛蹙,不能收攝」等病,這些特徵很像帕金森病所出現的動作遲緩和步態障礙。金元.《儒門事親》記載一病案:「新寨馬叟,年五十九。……病大發,則手足顫掉,不能持物,食則令人代哺……。」根據病案所載,老年男性,病因不明,如以精神創傷為誘因,慢性進行性震顫伴隨意運動障礙和憂鬱色彩者,考慮為帕金森病的可能性最大。至明代,對顫證的認識進一步深化,這一時期的許多醫家對顫證的病名、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等方面均有較系統的論述。張景嶽《類經.疾病類(一)》註:「掉,搖也。……,風主動搖,木之化也,故屬於肝。」樓英《醫學綱目》提出邪實為患,風、火、痰致病觀點。孫一奎尤為傑出,他在《赤水玄珠》中首次把震顫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統一命名為顫振證,強調顫振不能隨意控制,指出:「顫振者,人病手足搖動,如抖擻之狀,筋脈約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風之象也。」還對顫振的發病年齡和預後,也有科學論斷,說:「此病壯年鮮有,中年以後乃有之,老年尤多,夫年老陰血不足,少水不能製腎火,極為難治。」王肯堂《證治準繩》中總結出一套因人施治的治療顫振的方劑,代表方是治老人虛顫的定振丸(天麻、秦艽、全蠍、細辛、熟地黃、生地黃、當歸、川芎、芍藥、防風、荊芥、白朮、黃芪、威靈仙)。迨至清代,張璐《張氏醫通》系統總結前人的經驗,結合個人臨床實踐,指出本證主要是風、火、痰、虛為患,同時還對顫證的相應脈象做了詳細論述。高鼓峰《醫宗己任編.顫振》說:「大抵氣血俱虛,不能榮養筋骨,故為之振搖,而不能主持也。」強調氣血虧虛是顫證的重要原因,並創造大補氣血法治療顫證,指出:「須大補氣血,人蔘養榮湯或加味人蔘養榮湯主之。」此法沿用至今,仍為治療顫證的有效方法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