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陣斬兩萬遼軍築京觀?盤點大宋騎兵的高光時刻

編者按:冷兵器研究所《騎兵的威力在於衝鋒?錯!騎兵的這些特長才是最厲害的》一文發表後,有些讀者提出,文中列舉的宋代軍隊面對騎兵時的敗仗太多,有抹黑之嫌。其實,這並非有意抹黑宋朝。宋朝是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政權的騎兵比例最懸殊的一個王朝,所以步兵集團面對騎兵集團時的無奈與困窘,宋朝軍隊的經歷既豐富又典型,所以就被當作反面典型了。同時,也有讀者想了解一下宋代騎兵取勝的例子。本文就專門對此做一些介紹。

因為宋代騎兵較少,無法像遼夏那樣組織大規模的騎兵集團進行活動,所以騎兵往往是與步兵集團一起行動,在作戰中擔任偵查、傳遞情報、掩護己方側後和打擊敵軍側後的工作。在很多情況下,一支宋軍出征部隊中,騎兵僅佔全軍的15%左右,因此宋代騎兵很少獨自活動。

這種設置有些類似於西方的“馬其頓方陣”,在作戰中由步兵集團擔任主力對敵軍進行牽製成為“鐵砧”,而騎兵則負責在步兵牽製住敵軍主力後迂回至敵軍側後進行打擊成為“鐵錘”。所以,在絕大多數與宋軍騎兵有關的勝利中,都不是騎兵的獨角戲,而是在與步兵的配合中完成的。當然,萬事總有例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宋軍騎兵也會單獨行動,並創造輝煌的戰績。

太平興國五年(980),遼朝因為在滿城之戰中損兵折將,威勢大損,便意圖在山西方向打開突破口,興兵數萬侵襲雁門關。此時鎮守雁門關的是宋朝名將楊業,他在偵知遼軍動向後,甚至正面決戰難以取勝,便一面向後方的潘美求援,一面率領騎兵走小路繞到遼軍的背後,意圖夾擊遼軍。

最終,當遼軍到達雁門關前的時候,楊業的騎兵和潘美的援軍從遼軍的側後出現,向遼軍發起了猛烈的衝擊,守關的宋軍也殺出城門,前後夾擊之下,遼軍頓時陷入混亂之中,最後紛紛潰逃。此役,宋軍斬殺遼大同節度使蕭多囉,生擒遼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也是在此戰,楊業獲得了“楊無敵”的稱號。

這種“以步兵和城池關口正面牽製,騎兵迂回側後突襲”的戰法,無論是在之前的滿城之戰,還是爆發於真宗年間的遂城-羊山之戰中,都屢試不爽,多次重創了遼軍。在爆發於鹹平四年(1001)年的遂城-羊山之戰,宋軍面對來襲的遼軍,在北方重鎮威虜軍背城列陣,待遼軍與列陣宋軍交戰後,宋軍騎兵對遼軍側後發起突擊,殺得遼軍損失慘重,迅速從進攻轉為潰逃,宋軍一路追擊攔截,最後不僅斬首兩萬以上,還在宋遼邊境構築京觀,以壯軍威。

《六韜》雲:“步貴知變動,車貴知地形,騎貴知別徑奇道”,可見至少在漢代(《六韜》雖然號稱是先秦兵書,但是部分內容明顯是漢代增補的)的時候,軍事家們已經認識到騎兵迂回機動的重要意義了。一旦成功迂回到敵軍側後,便可以出發動奇襲,在敵方準備不足的狀態下先發製人,即使敵軍最終能夠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也要在付出相當的代價之後。

軍事學上,將己方在準備齊全的狀態下進行作戰的時間稱為“有效戰鬥時間”,而騎兵迂回側後對敵軍發起突襲,造成的結果就是己方的“有效戰鬥時間”要明顯多於敵軍,為己方的添加更多的勝利砝碼。在這裡多句嘴,從古至今夜襲被作為精銳部隊以少勝多的重要手段,也是基於類似的軍事原理。

端拱元年(988),因為君子館一役後宋軍大傷元氣,遼軍“趁你病,要你命”,大舉南侵,一路上攻城拔寨,最終兵臨唐河北岸,逼近了宋軍的北方重鎮定州。定州作為宋朝防務重地,宋軍在這裡設置了精銳騎兵以應對遼軍可能的侵襲。鎮守此地的則是宋朝名將李繼隆,他當面DISS了拿著太宗“堅壁清野,勿與戰”的詔書阻止出戰的監軍太監,又采納了定州監軍袁繼忠重賞騎兵和將騎兵集中使用的建議,在唐河以北與遼軍正面決戰。作戰中,宋軍騎兵奮勇衝殺,遼軍騎兵被殺得潰敗,一路潰敗到了曹河,此戰宋軍斬首一萬五千級,繳獲馬匹上萬,宋太宗也降旨重獎。

唐河一役,是宋遼戰爭中宋軍少有的騎兵集中使用的戰例,促成這一勝利的因素除了主將李繼隆能夠及時聽從正確意見,將騎兵集中使用的關係外,也有遼軍的行動太過深入,意圖太過明顯,行動方向過於單一,以至於宋軍得以集中騎兵部隊與其決戰的關係。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造就了這場勝利,也注定這樣的勝利必然是難以頻繁獲得的,因為期望遼軍能經常犯下獨軍深入這種兵家大忌,無異於希望兔子能一直撞死在樹樁上。

(PS:有人可能會對太宗“堅壁清野,勿與戰”的詔書和監軍太監阻止諸將的行動頗有微詞,不過這裡要注意,任命李繼隆掌管定州防務的,一樣是宋太宗,這裡面可能包含著宋太宗一個小小的手腕:如果遼軍來勢洶洶,無法迎戰,李繼隆可以拿太宗詔書壓服眾將,事後有人提起,李繼隆也是奉命行事,而非“無膽怯戰”,不會在軍中喪失威望。如果事有可為,以李繼隆的脾性斷然不會將監軍太監放在眼裡,必然出兵一戰,所謂“不能打我領導給你背鍋,能打功勞你得”是也。宋太宗為什麽要為李繼隆背鍋?李繼隆是他大舅子!這是真·自己人!)

整個北宋時期,雖然騎兵規模面對遼、夏總體處於劣勢,但仍舊獲得了不少勝績,前文介紹的其實也只是列舉了一部分。南宋之後,因為大片領土的丟失和戰馬獲取的進一步困難,宋代騎兵日益衰落,嶽飛與他的嶽家軍成了宋代騎兵最後的輝煌。嶽飛在不斷的征戰中,利用繳獲的戰馬建立起了一支強悍的騎兵部隊,麾下“背嵬”親軍就有八千多騎,雖然規模不算多,但在當時已是難能可貴。

紹興十年(1140),北伐的嶽家軍在郾城一帶與頑抗的金軍爆發大戰,此戰金軍主帥便是著名的“金兀術”完顏宗弼,而嶽家軍則自然由嶽飛親自率領。戰前,兀術獲悉郾城空虛,便以一萬五千騎兵為先鋒,十多萬漢人簽軍為後援,朝郾城衝來。嶽飛得知敵情後,深知這一萬五千騎兵才是金軍戰力的核心,只要能將其重挫便勝券在握,於是他一方面命宋軍步兵出城列陣迎敵,另一方面命其子嶽雲雲率精銳騎兵出擊,並明確要求“必勝而後返”,不要窮追敵軍。

嶽雲率軍與金軍騎兵正面交鋒,給金軍騎兵迎頭痛擊,最後逼得金軍騎兵全軍出擊,才能與嶽家軍相持。戰況發展到白熱化時,嶽飛率領四十餘騎親上前線,左右開弓射死多名金軍,進一步打擊了金軍計程車氣。原本,金軍善用“拐子馬”,即利用重騎兵“鐵浮屠”側擊敵軍,使其崩潰。但嶽飛用騎兵不斷干擾金軍騎兵的迂回側擊,導致其始終無法成功發起對嶽家軍側翼的打擊,用俗語解釋就是:金人:我繞後!嶽飛:老子先繞你後面!金人:我側擊!嶽飛:老子先側了你!

最後,無計可施的兀術決定用鐵浮屠正面衝擊嶽家軍,來個“牆式衝鋒”,一舉擊潰嶽家軍。眾所周知,騎兵的優勢在於迂回側擊,正面衝鋒在面對嚴陣以待的敵軍時往往是討不到好處的,於是就上演了著名的“嶽家軍步兵手持長刀大斧大破鐵浮屠”的經典故事,金軍屍橫遍野,一敗塗地。

總之,宋朝騎兵因為規模較小,無法像遼、夏軍隊那樣進行大規模的戰略機動,但是在戰術層面,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的機動力成為插向敵軍弱點的尖刀,為最終的勝利提供重要的助益。這才有了宋代騎兵那些最輝煌的高光時刻。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正義必勝,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