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濃濃的鄉愁:李龍王趕香煙

遼寧省喀左縣甘招鎮大杖子李龍王文化在全國獨樹一幟,是我國漢族文化中一個重要的民間文化現象,是埋在黃土地裡的珍珠,是我國燦爛的非物質文化瑰寶。2019年10月23日,入選第六批遼寧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李龍王”也叫“李龍爺”、“李老爺”、“禿尾巴老李”、“黑老李”等,是中國北方地區很有影響的一個神話人物。相傳,明弘治年間,文登縣的李田鬥來到郭家村討生活,並娶當地女子郭三佳為妻,李老漢55歲那年,妻子去河邊洗衣,飲用了河中之水懷孕,過了三年,在農歷六月初八日生了個男孩,取名李丕昭。這孩子與眾不同,長了條尾巴,不長時間就能走路,獨自外出,每天晚上回家吃奶。有天晚上,李老漢見老伴昏過去以後,只見一條龍,尾懸梁,頭伸在母親懷裡吃奶。李老漢拿起鐮刀一下子把龍的尾巴砍了下來,龍痛得抓起李老漢騰空而起,自此,李龍王變成了禿尾巴。由於李龍王道法高深,有功於社會百姓,歷代皇帝多有封敕,明朝弘治年間,李龍王被明朝第九位皇帝朱佑樘授予”五湖四海九江八河總龍王“;清朝乾隆皇帝封李龍王為五湖四海九江八河黑龍王,道光皇帝為其題詞“溥佑惠民”。慈禧太后每年六月初八那天都要派遣特使前往回龍山,為李龍王上供祝壽,並親封為“九江王”。

1739年大杖子先民闖關東時,從家鄉山東文登縣回龍山請了保護神李龍王(也稱李老爺)柏木神像,一路背負而來,定居於此。初時,神像供奉於雞冠山洞中,後來建廟。由於天高地遠,來此定居的先民不能按時回鄉祭祖、走親訪友,於是在把回龍山”三月三“廟會傳承過來的同時,又創造性的辦起了趕香煙這一獨特的廟會形式,以此來祭祀李龍王。

大杖子”三月三“廟會始於1755年,至今已是265個春秋。整個廟會進行四天。農歷二月末的最後一天,請李龍王出宮,在本村設壇祭祀李龍王,名曰”鋪壇“,李龍王在神棚中接受朝拜、收香火;第二天即三月初一,李龍王開始走親戚,去鄰村三官廟拜舅;初二去宋家店拜姨;初三去臥虎溝鄉北梁拜母。一路所經之處,逢廟拜廟,所經村莊,有信眾布施香火,即落駕接受祭拜。三月三”上巳節“這天,也是龍母的誕辰日,李龍王為母上壽,附近幾個村的秧歌會和遠近信眾也來祭祀拜廟,從而使廟會達到高潮。由於李龍王的鑾駕一路上都有村民燒香紙祭拜,在連綿的煙火中走完全程,因而得名“趕香煙”。

李龍王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特有的文化現象,流傳甚廣。而大杖子李龍王聖會雖然源於山東文登地區,但又有別於文登,在全國李龍王文化中獨樹一幟。大杖子村民不但繼承了文登李龍王廟會的形式,而且有了創新,他們通過拜姨、拜舅、拜母、走親訪友巡遊的方式辦廟會,比文登回龍山廟會的內涵更加豐富。這四天的廟會,看似是李龍王在走親戚,實則是通過神的人性化,反映和襯托遠在他鄉的山東人對祖先的懷念、對親朋的思念和對扶困濟危、懲惡揚善、忠厚仁義優良傳統美德的弘揚和繼承,酬神儀式之中滲透著濃濃的鄉愁。遼寧大學民俗學教授江帆說:“李龍王趕香煙具有典型的移民文化特徵,這種‘走會’的形式與移民們懷鄉思祖的情感相吻合,它不同於一般的廟會與社火,對於研究移民文化史具有重大意義。”

撰文、攝影 張凌波

關注圖蟲視野,體會精彩瞬間

記錄美好生活,分享心中感動

做有深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