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神道穴:寧心安神、清熱散風、清熱平喘

神道為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沖道。屬督脈。神即心神,道即通道,心藏神,穴在心俞旁,如同心神之通道,故名神道。

【腧穴釋義】

神道。神,天之氣也。道,通道也。神道名意督脈陽氣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本穴物質為靈台穴傳來的陽氣,在上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此氣由天之上部冷降至天之下部並循督脈的固有通道而行,故名。神通、沖道名意與神道同,通為通道,沖為沖行。

臟俞穴。臟,內部臟腑也。俞,輸也。臟俞名意指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輸督脈。本穴位處脊背上部,與體內的心臟相鄰,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傳體表督脈,故名臟俞。

【取穴位置】

神道穴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5胸椎棘下凹陷中。

【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五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五胸神經後支內側支。

【功能主治】

功能:壯陽益氣,有寧心安神、清熱散風、清熱平喘作用。

主治:心痛,驚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風不語,癲癇,腰脊強,肩背痛,咳嗽,氣喘。

【穴位配伍】

配關元穴治身熱頭痛;

配神門穴治健忘驚悸;

配百會穴、三陰交穴治失眠健忘、小兒驚風、癇症;

配心俞穴、厥陰俞穴、內關穴、通裡穴、曲澤穴治胸痹。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臨床運用】

心驚,心悸,肩背痛,咳喘,健忘,小兒風癇,增生性脊椎炎,心臟神經官能症,神經衰弱,瘧疾,肋間神經痛。

和養健康

和諧人生,健康生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