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足協“超級補丁”堵住U23漏洞 第4外援終有用武之地

騰訊體育6月18日訊 中國足協正式下發文件,中超從第16輪開始政策方面做出微調。特殊情況除外,每場比賽每隊必須保證有U-23球員在場,徹底堵上了此前不少球隊糊弄政策的漏洞。而外援報4上3,則讓各隊主帥的排兵布陣相對從容,也不會造成各隊外援資源的“浪費”,第4外援不再成為看客,有可能成為奇兵。【中超專題】

U-23球員政策終極補丁,糊弄或成歷史

從2017賽季開始實施U-23球員新政以來,儘管政策越來越嚴苛,從18人名單必須有2名U-23球員、且保證1人首發;到首發1人,全場登場3人次。但此前的多版U-23球員政策均存在明顯的漏洞,開場秒換首發U-23球員,比賽臨近結束走馬觀花換人完成任務,這些糊弄的現象都出現了,並且是普遍現象。

中國足協實施U-23球員政策的目的是為何?原意就是敦促各隊重視對年輕球員的培養,但這個政策實施2年半以來,各種糊弄政策的現象還層出不窮。前2個賽季,各隊還不敢“放肆”,開場就秒換首發U-23球員,而本賽季,開場2分鐘、3分鐘撤下首發U-23球員已經成為常態,甚至剛剛過去的第13輪,天海不到1分鐘就撤下首發U-23球員。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一直是中國足球的普遍現象,全場比賽每隊始終需要保持有U-23球員在場,一定程度上是這個政策的終極補丁。之前糊弄政策的球隊,接下來將成為政策的絕對“受害者”,但這也是咎由自取。

自U-23球員政策實施以來,不少球隊只會臨時抱佛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僅使用符合當年年齡限制的U-23球員,以等待這項政策未來取消。不過也有不少球隊,選擇了提前培養,95年齡段球員還能享受政策紅利之時,已經開始培養97、98年齡段的小將,足協將政策打上終極補丁後,這些球隊長遠的打算顯然就會受益。

外援政策調整,拒絕資源浪費

儘管外援政策的調整,並非此前傳聞的重新恢復“登場3+1的名額”,僅僅是改為每場比賽,同時在場的外援人數不得超過3人。

外援政策收緊以來,只能注冊4名外援,已經讓包括韓國球員在內的亞洲球員,絕大部分從中超逃離,各隊當年花大價錢引進的外援,以白菜價離隊,俱樂部經濟上的損失無處吐槽。

而從2018賽季開始實施的“注4上3”的外援政策,則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中超所有球隊都注冊了4名外援,不過每場比賽都有1名外援在看台觀看,連替補席都無法進入。第4外援往往會成為球隊雞肋的角色,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各隊的第4外援,一個賽季下來出場機會寥寥。

而政策調整後,至少各隊的第4外援不會在看台觀看,可以進入替補席,一旦場上出現意外,甚至有可能領命登場,讓第4外援的價值得到體現。對於配置了4名實力相差無幾外援的球隊來說,每場比賽的調整空間更大。

各隊主帥松口氣,面困境終可調整

首發1名U-23球員,全場登場不少於3名U-23球員,舊規定導致絕大部分球隊,將全場3個換人名額中的2個,留到了最後時刻完成“足協的任務”。對於大部分球隊主帥來說,3個換人名額,只有其中1個能用於改變場上局面,而唯一可以調整的換人名額,還無法使用外援。

政策調整為場上始終保持1名U-23球員在場,加上外援同時在場人數不得超過3人,意味著各隊主帥調整的空間變大。領先、落後、處於僵局的情況下,至少可以根據場上情況,用換人改變場上的技戰術打法,而不像此前只能眼睜睜看著球隊被動挨打,卻只能乾瞪眼,而且這個換人還可以用外援換外援,改變場上局面的幾率大大增加。

浪費換人名額的現象,以及將換人名額留在比賽結束前,緊急更換U-23球員登場的現象未來將被杜絕。從第16輪開始,各隊主帥的臨場調度能力將能得到展現,即便首發排兵布陣出現瑕疵,還有可調整的余地。

而且兩項政策修改後,堅決支持和糊弄U-23球員政策的球隊將變得相對“公平”,同樣的政策,有球隊執行,而建業、富力、天海、大連、重慶等隊用開場秒換、終場前瘋狂補換U-23球員來“規避”,讓U-23球員政策形同虛設。全場始終要有U-23球員在場,則逼迫糊弄的球隊,未來必須加強對年輕球員的培養。

(扎庫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