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上海大學這位院士為何這麽牛

出生於上海,成長於新中國,有著45年黨齡的孫晉良,笑稱自己是純粹的“中國製造”。

近50年來,這位“從未喝過洋墨水”的科學家,在國外重重封鎖中“白手起家”,率團隊研發了一系列應用於航空航天、國防事業等重大項目的特種材料,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

“做驚天動地事,當隱姓埋名人。”通過這位“國產科學家”的故事,可以看到一代科技工作者如何為國奮鬥,可以看到“中國製造”怎樣一步步邁向自主可控。

「在基層沉澱一下,有機遇就抓住,沒有就儲備知識、提升能力」

上觀新聞:聽說您小時候是個愛好文藝的孩子?

孫晉良:可以這麽說吧,因為我小時候確實喜歡唱歌。

到明年1月我就74周歲了,可以說是跟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那個時候,小朋友要到9歲才可以戴紅領巾。一戴上鮮豔的紅領巾後,我就報考了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合唱隊。那一年想進的人很多,最後招了3個,我很幸運地成為1/3。

上世紀50年代,很多國外賓客、國內的領導人來上海都會來看我們表演。一到節假日,就是我們活動最頻繁的時候。沐浴在新中國的陽光下,我過得很充實,也鍛煉了自己的見識和膽量。

上觀新聞:您後來是怎麽“棄文從理”的?

孫晉良:儘管喜歡唱歌,但我有更大的志向。一開始,我喜歡文學,喜歡寫文章,語文老師對我也挺欣賞。但後來,我對數理化的感情“來了”。

高中的時候,我尤其喜歡化學。所以,高考的時候,所有的志願都填了化學系。化學聽上去似乎很無趣,其實化學很有意思,讀化學,腦袋特別好使,對成長也有幫助。

上觀新聞:1963年,您考上了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畢業後進了工廠。您作為當時很“稀罕”的大學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嗎?

孫晉良:大學畢業以後,我就到農場去鍛煉了。鍛煉一年半後,我就去了上海縫紉機一廠。

來到縫紉機廠,車間裡的工人師傅們對我這個大學生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我能為改變車間的面貌出力。

當一個人沒有受到重視時,往往會覺得懷才不遇,充滿失落感。而一旦獲得了奮鬥的舞台,需要施展才華時,又會覺得自己掌握的知識之淺薄、知識面之狹窄。

我雖然是個大學畢業生,但圖紙看不懂,車間裡的工具也不會用。可是,大家認為大學生應該什麽都懂。我又不能“回爐再造”,於是只能逼著自己去自學。白天要工作,只能晚上看書。那時候不像現在,想查什麽上網都查得到,那時到圖書館查資料還要開介紹信,挺麻煩的。我一邊看資料,一邊建卡片,以備日後用到。日積月累,我的卡片積了一大摞。

在縫紉機廠,我的工作是噴油漆。我不會噴油漆,可是會造油漆。於是我運用所學專長,把原來的噴漆工藝改成了靜電噴漆,原來溶劑型的油漆改成了水溶性的油漆,改善了操作環境。還設計了一條100多米長的生產流水線,提高了生產效率。

上觀新聞:現在您怎麽看自己當初的這段經歷?

孫晉良:工廠的歲月雖然艱苦,卻是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好地方。

在縫紉機廠的三年半時間裡,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對我以後搞研究工作很有幫助,也帶來了很大的啟發———每個人因為自身條件和經歷的不同,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會有差異,但一定要腳踏實地地去學習、去探索,包括學習基礎知識、學習他人的經驗,在實踐中增強本領,在磨煉中提升自己。

我現在還不時回顧自己的這段經歷,有一個深切體會:一個人的成長,除了要有事業心、進取心、創造心,還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現在有些年輕人可能有點急功近利、好高騖遠,我很希望他們能在基層沉澱一下,有機遇就抓住,沒有就儲備知識、提升能力。

「跟在別人後面走沒有出路,強大國防只能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上觀新聞:您是什麽時候開始接觸碳/碳複合材料的?

孫晉良:1974年,我被調到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專門做特種纖維。第二年,領導安排我主持一項國家重大國防工程———研製防熱耐燒碳/碳複合材料。

碳/碳複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強度高、模量大、耐燒蝕、抗熱震等特點,在高溫狀態下具有優良的強度保持率,是較為理想的高溫結構材料之一,是用於固體火箭發動機噴管的關鍵材料。

研究院接到任務後商量了半天,決定讓我擔任這個項目的負責人。當時的我,還不到30歲,從心裡來說是不太敢接受任命的。包括我在內,項目總共配備了8個人。其中,兩個大學生,兩個高職生,兩個業餘大學學生,還有兩個工人。

按照現在的標準來看,我們的水準是“上不了台面的”。但好在都還願意乾事,所以湊在一起成立了項目組。

我雖然是個“新兵”,但考慮再三還是接下了任務。記得剛到研究院的時候,一位老技術人員跟我說:“每次乾事情,都應該有這麽一個信念,就是不要僅僅作為一個成員參加,而應該把自己當作一個組長。碰到一件事該怎麽做,自己想一套辦法出來,再看看人家是怎麽想的、組長是怎麽想的。長期這樣比對下去,就會提高自己的能力。”

他的這番話對我觸動很大。我的理解是,他是在提醒我,不要老是想依靠別人,而應該學會主動思考、換位思考。碰到挑戰,要有擔當意識,要自己想辦法,盡可能把事情做好。

上觀新聞:研製防熱耐燒碳/碳複合材料,難點在哪兒?

孫晉良:上世紀70年代,我國碳纖維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外對碳/碳複合材料技術又嚴格保密,能夠借鑒的資料非常有限。你不知道這種材料到底是什麽樣的東西,只知道要達到很高的性能要求,比如抗燒蝕、抗熱震、耐衝刷等等。

於是,我們想方設法從織物入手提取關鍵纖維原材料,合成了製備碳/碳複合材料的專用樹脂,進而逐步攻克材料的致密、材料開裂等技術難關。

我們經歷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失敗和挫折。比如,材料往往做得差不多了,基本成了,一處理它就裂了,全部沒用了。我們反反覆複,做了數不清多少次的實驗,最終成功研製出產品,滿足了航天和國防工業的急需。而且,我們的所有材料全部國產化,所有的複合工藝與技術都是自己研究的,所有的裝備也是自己設計的。應該說,真正做到了“中國製造”自主可控

我最驕傲的是,我們研製的材料,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交付使用後沒有一個出過問題。使用部門的人都說:“用你們的材料,設計加工起來得心應手。”我們還可以實施不同的工藝來滿足不同的需求。所以可以自豪地說,在質量方面,我們是很過硬的。

上觀新聞:研究過程中想來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付出吧?

孫晉良:當時的工作場所溫度很高。每天早晨都要外出用“黃魚車(腳踏三輪車)”把冰塊運進來,放到一個大桶裡,再用電風扇吹著降溫。

有一次,我因為接觸到某種材料而引起皮膚過敏,渾身腫癢,臉部嚴重水腫。醫生勸我暫時離開實驗室,但正值實驗的關鍵時期,我還是硬挺了過來。

實驗過程中,會分解出一些氣體。好多人嫌我們“毒”,都不願意到我們這裡來。但我們還是堅持做下去,因為關鍵核心技術跟在別人後面走是沒有出路的。要有強大的國防,只能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也是令人興奮的。

我記得自己第一次觀看火箭發動機試車的時間,是1979年12月。當開始倒計數的時候,我緊張得落淚了。按現在心髒情況,肯定受不了。當時燒了好幾十秒,我感覺時間怎麽那麽長。中間有一個火星冒出來,我也跟著跳了起來。時間一到,我趕緊衝到發動機邊上,看看還可以;轉過身又奔到控制室去,看看推力曲線怎麽樣,一看曲線正常,懸著的心徹底落下來了。

後來,我就有意識地分批安排項目組成員去看試車情況,一個是讓他們感受下現場的氛圍,另一個就是要他們重視質量。試驗條件越是苛刻,質量越是要過硬。

「在大型科研突破領域,單打獨鬥或許能行一時,但不可能行千里」

上觀新聞:您所在的上海大學複合材料研究中心是一個怎樣的團隊?

孫晉良:我的母校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是上海大學的前身之一。2000年,當時的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找我談了三次話,希望我回母校工作,以加強上大在非金屬材料領域的研究力量。在各方的推動下,我們碳/碳複合材料項目組整建制調入上大,成立了複合材料研究中心。

2001年,我們中心自主研發的碳/碳複合材料及纖維增強骨架材料科研生產線建成並投入使用。該線採用國際上先進的計算機數字控制技術,有效提高了相關配套科研生產能力,使學校成為我國同時具備纖維增強骨架材料和碳/碳複合材料科研生產能力的重要基地。

目前,我們已經形成一支由50餘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涉及化學、化工、材料、機械、電氣等多個專業。團隊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我總體負責,一部分人員負責工藝,一部分人員負責設備,每項工作都很重要。

40多年來,我們團隊一直堅持謹慎的工作態度和嚴格的管理流程,沒有一次因材料問題影響發射試驗。今年,團隊喜獲兩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更加令人鼓舞。

上觀新聞:這個團隊可以說傾注了您的全部心血?

孫晉良:是的,我們這個團隊像一家人一樣,有戰鬥力,有凝聚力。

在大型科研突破領域,單打獨鬥或許能行一時,但絕對不可能行千里。一個科研團隊,不僅要各個學科背景交叉,而且要做到分工有序、高度融合,一定要有一個好的領頭人。這個領頭人要有奉獻精神,要跟大家能夠相處得來。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主要從事複合材料和產業用紡織材料的研究開發工作,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和部委下達的科研任務,很多研究成果配套應用於多種固體火箭發動機等,包括為神舟八號、九號、十號、十一號與天宮一號、二號對接提供了配套材料。

去年5月,我國首枚民營自研商用亞軌道火箭“重慶兩江之星”成功發射。在固體火箭發動機中,噴管喉部的燒蝕狀態最為惡劣,溫度至少有3000攝氏度。因此,必須研製耐高溫、耐燒蝕、耐衝刷的複合材料。我們研製的喉襯材料,達到了各項技術要求,質量過硬,保障了“重慶兩江之星”成功發射。

上觀新聞: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在新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您覺得還可以怎樣進一步發力?

孫晉良:僅就新材料而言,我們尚未達到全面先進的發達狀態。但在國際高科技的競爭中,不少方面能夠獨樹一幟,並日益受到國際同行的重視。這是我們再出發、再進步的基石所在。

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我們的團隊一直在研究碳/碳複合材料。隨著技術的進步,它的內涵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性能也提高了不少,但不變的是團隊成員對它的癡迷和執著。近年來,我們的研究派生出了很多新材料,包括碳/碳—金屬複合材料、碳/碳—陶瓷複合材料等。隨著研究的一步步深入,研究空間正在不斷擴大,未來大有可為。

上觀新聞:在培養青年人成長成才上,您覺得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麽?

孫晉良: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持續奮鬥。在我們團隊中,老一輩總是默默地在後面推上一把,讓年輕人衝在第一線,把機會和名利更多地留給年輕人,創造讓年輕人快速成長的環境

例如,工藝方面原來是任慕蘇老師負責,現在就更多地交由年輕人來擔當。老是我們衝在前面,年輕人就很難得到足夠的鍛煉。我們的目標就是把年輕人推上去,這樣才能真正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就年輕人的自我成長而言,我希望他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打好基礎,重視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

二要有抱負、有理想,能夠有意識地為祖國、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要熱愛自己的專業、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不要見異思遷;

四要有團隊精神,要互相合作、取長補短;

五要明白學無止境的道理,不斷充實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重視學科交叉;

六要有良好的學風道德,不要走歪門邪道,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手記∣越跑越快,越跑越歡

在科研的這條攻堅路上,“上大人”上天入海、自強不息。孫晉良院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孫院士像一匹駿馬,越跑越快,越跑越歡,獲得的成果也越來越多”,這是外人的評價。“人品好,技術過硬,能以身作則”,這是團隊成員對他的讚譽。

1979年,20多歲的任慕蘇在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工作。當時,很多部門都要她去,可她就認定了一條路———跟著孫晉良搞科研,原因是“孫老師人品好,待人真誠”。這一跟,就跟到了現在。

在年輕教師的眼中,孫老師淡泊名利、熱愛科研,有舍小我而顧大家的人格魅力。作為學術帶頭人,他甘為人梯,把機會和名利更多地留給年輕人;他鼓勵青年教師積極申請與承擔科研項目,以提高他們的戰略眼光和提煉重大科技問題的能力。

工作中,孫晉良總是鼓勵大膽創新。他說:人家做過的、做得很成熟的,堅決不做,要做就做自己的東西。

一次,有位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時,直接搬來國外研究者加氫氣的做法。孫晉良當即提醒學生不要迷信西方,更不要偷懶,而應該努力找出一條更加安全、高效的路徑。最後,學生經過認真觀察和推理,從實驗反應分解過程中捕捉到了可以利用的微量氫氣。

孫晉良還十分重視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在滬蘇浙等地的多家部門、企業裡,都能看到他帶領團隊成員進行實地調研與聯合突破的身影。

精益求精的背後,孫晉良卻一度飽受頸椎病的折磨。醫生建議他及早進行頸椎手術,但他捨不得“浪費時間”,只是採用物理方法,一邊工作一邊保守治療。

隨著頸椎病日益壓迫神經,他不得不進行手術。可就在手術前幾天,他還戴著厚重的頸托,認真聽取研究生的作業匯報。手術後不久,他就回到了工作崗位。

面對榮譽,孫晉良總是說:成績是大家的,是團隊的功勞。在他的帶領下,項目組成員再攀科技高峰、再創“中國製造”輝煌的乾勁更足、鬥志更旺。

『孫晉良』1946年1月出生於上海,中共黨員,上海大學教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以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