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歷代天皇是如何定年號的?用得最多的漢字出自中國古籍

前段時間,日本天皇改元定年號的話題受到人們關注。

日本年號中最多的“永、元、天、治、應、和、安”等漢字出自中國的《尚書》、《易經》、《漢書》、《後漢書》等典籍。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在文化上相互影響。從古至今,兩國留下了數不清的文化往來印跡。尤其是在日本皇室的改元以及年號的制定上,打上了極強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645年,日本天皇所定的第一個年號“大化”便是出自中國典籍。不過,此後日本天皇使用年號並不持續。直到七世紀末八世紀初,從中國典籍中選取兩字定為年號,才成為日本皇室的慣例。這個傳統一直持續了一千多年。

而且,日本歷代天皇的名字,也有不少取自中國傳統典籍,其中名字帶“仁”字的天皇,就有四十多位。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明治天皇,其名就是睦仁。

本期,通過簡單梳理日本歷代天皇更替的歷史,了解日本天皇是如何退位,他們又是如何改元定年號的。

第一個年號是“大化”

中古時期的日本,小國林立,最後由位於本州島中部(奈良)的大和國家實現統一,大和也就成了日本的別稱。古代日本大和政權的首領一直自稱“大王”,直到接受中國的冊封後改稱“倭國王”,那麽日本從何時開始使用“天皇”的呢?“天皇”稱謂本身就是源自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天皇”來源的解釋有二:一說是受中國古代傳說影響,比如有“三皇”之“天皇”、道教“天帝”形象的東傳等。608年聖德太子命小野妹子(男性,日本飛鳥時期的政治家)來到中國,在遞交給隋煬帝的國書中提到“東天皇敬曰西皇帝”,很多學者據此認為,這是日本最早稱天皇的開始,然而這是記載在成書於8世紀的《日本書紀》當中,且中國的史書中完全沒有記載。而且這種稱呼對當時隋朝皇帝而言,根本不可能接受,所以這份國書的真偽存疑。

另一說是日本全面學習唐文化,因為唐高宗曾使用天皇稱號,與武則天並稱二聖——674年,在武後的建議下,高宗皇帝正式下詔,自稱天皇,武後改稱天后,並改元為上元元年,這或許直接影響日本使用“天皇”稱號。從歷史學角度看,同期的日本國王叫大海人,他在新頒布的《飛鳥淨禦原令》裡對天皇稱號做了詳細規定,可被視作最可靠的日本國王開始稱天皇的記載,大海人被後世稱為天武天皇。

天皇是日本歷史上的特殊存在,從歷史表面看確實做到了“萬世一系”,即所有天皇都來自同一家族,日本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王朝更迭——從日本古代野史小說《古事記》中記載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到4月30日即將退位的明仁天皇,一共是125代,不過,早期的天皇帶有神話色彩,比較有歷史可靠性的是從十五代天皇應神天皇開始。

雖然看似沒有經過王朝更迭,但回顧日本早期天皇的更替,可以發現日本天皇的即位與退位並非天下太平。

在成書於五六世紀的中國史書《宋書·蠻夷傳》(“宋”指的是南朝的劉宋,編者按)當中,對倭國使臣所述的讚、珍(彌)、濟、興、武等“倭五王”(日本的五位統治者,這五個名字是中國式的記法,在日本對應著相應的天皇名字)有所記載,“讚死,弟珍立濟死,世子興遣使興死,弟武立”。由此可見,一直到七世紀,日本天皇的繼承都是在老一代天皇去世後由皇嗣繼承,而且這種繼承還往往帶著明顯具有母系社會的“兄終弟及”製色彩。

而明治天皇之後,日本天皇都是終身製,因此,當2018年4月,日本皇室會議宣布第125代天皇明仁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德仁於同年5月1日即位為新天皇時,引起了輿論的極大關注。明仁天皇也被看作是二百多年來首次生前退位的天皇。

其實在歷史上,天皇主動退位並不少見。首開天皇退位先河的是皇極天皇(642年至645年在位),她是日本歷史上第二位女天皇。

皇極天皇原是舒明天皇的皇后(日本第一次派出遣唐使便是在舒明天皇二年,即630年)。645年6月,她的皇子中大兄和中臣鐮足(藤原氏的始祖)瞞著她發動了“乙巳之變”,鏟除了專權的蘇我氏一族,之後她聽從中臣鐮足的意見,改變“思欲傳位於中大兄”的初衷,將皇位傳於皇極天皇的弟弟輕皇子,是為孝德天皇。

巧合的是,首位退位天皇也引出了日本歷史上的首個年號。皇極天皇讓位後,孝德天皇博覽中國典籍,對中國古代聖賢的治國之道有著很深的造詣,並立志改革大和政權的陳腐政治。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年號“大化”,取義於《尚書·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和《漢書·董仲舒傳》“民已大化之後,天下常無一人之獄矣”。翌年頒布《改新之詔》,進行了日本歷史上極為著名的“大化改新”。此後,日本開始全面模仿唐王朝、吸收中國文化。

“明治”年號是抽簽而定

孝德天皇之後的六代天皇年號偶有中斷,不過,從文武天皇(697年至707在位)的大寶年號起,日本天皇的年號才作為一個固定的紀元方式被沿用至今,並且形成了天皇年號取自中國典籍、且使用兩個漢字的慣例。正是從大寶元年(701年)開始,日本仿照唐朝進行律令編纂,成為一個律令製國家,其官僚、賦稅制度等也進行相應改革。這個時期,正是日本遣唐使的鼎盛時期。著名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呂便是生於文武天皇二年。

從以上也可看出,隨著天皇的更替,也伴隨著改元的發生。改元,就是指天皇在位期間改換年號,新天皇即位後,一般都要改變紀年的年號。這基本是模仿中國帝王年號加以創設。

年號是中國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先秦至漢初並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此後形成制度。從漢到元,除了帝王更替而進行改元之外,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外發生大事、要事之時,一般也會更改年號,所以帝王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使用的年號就有14個之多。當時,日本天皇的年號顯然是受此影響,採用漢唐時期中國王朝的“一世多元”的年號制度。

據統計,在日本皇室246次皇位繼承當中,因天皇更替的“代始改元”78次,因乾支紀年的辛酉、甲子年等具有重大變革而“革年改元”30次,因出現喜慶之事而“祥瑞改元”19次,因出現災害、乾旱、疫病流行和彗星等而“災異改元”119次。

從公元九世紀開始,日本天皇長期處於大權旁落狀態,制定年號權名義上屬於朝廷,幕府實際上掌握了這種改元的權力,不僅在天皇即位時改元,在天下逢喜逢凶之際也迫使朝廷改元。

不過,這種狀況隨著一位天皇的上台,發生了改變。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明治天皇。

1868年9月,推翻德川幕府264年實際統治的明治天皇,從幾個候選名單中,通過抽簽方式決定了新年號:“明治”,這也是日本歷史上首次使用抽簽方式決定年號。

“明治”兩字出自《易經·說卦》的“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和《孔子家語》的“長聰明,治五氣,設五量,撫萬民,度四方”。通過這個年號,可以看出這個16歲少年的雄心壯志。日本也正是在他的帶領下,通過“明治維新”走上富強之路。

明治天皇即位後,日本開始模仿西方建立君主立憲製國家,在制定國家憲法之際,以岩倉具視為首的一派堅持認為皇室不能居於憲法之下,因而要求在國家憲法之外再制定“帝室法”。幾經波折、反覆商議,在1889年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之後,又在憲法之外,頒布了《皇室典範》。《皇室典範》對天皇的繼承制度做了明文規定:“天皇崩,皇嗣即踐祚,承祖宗之神器”。這一規定確定了天皇終身製原則,否定了天皇退位傳統。

從此之後,明治、大正、昭和三代天皇都是采取了“一世一元”且終身製。“大正”兩字是出自《易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昭和”兩字出自《尚書·堯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二戰”後,美國在廢除天皇神格的同時,不僅將天皇製保留下來,還保留了天皇終身製,在新修訂的《皇室典範》第4條規定“天皇駕崩時,皇嗣立即即位”。與此同時,出於國際上要求審判裕仁天皇、廢除日本皇室輿論的考慮,依據1947年開始實施的《日本國憲法》,將近代君主立憲的專製天皇製,改成象徵天皇製。

今年5月1日即將退位的明仁天皇,是象徵天皇製下繼承皇位的首位天皇。1989年1月7日,明仁天皇登基,並於次日改年號為“平成”。這兩字出自《史記·五帝本紀》中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以及《尚書·虞書·大禹謨》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取其“內外、天地能夠和平”的意思。

截至平成,日本一共用過247個年號,這些年號裡使用最多的漢字是“永、元、天、治、應、正、長、文、和、安”,這些漢字出處最多的中國典籍是:《尚書》、《易經》、《文選》、《後漢書》、《漢書》。

天皇名字也取自中國典籍

有意思的是,明仁天皇的退位過程充滿了曲折。

明仁天皇自1989年繼位以來歷經30年,在現代社會中,明仁天皇的公務也比以前的天皇繁重許多,再加上身體患病等原因,現年86歲的明仁天皇早已不堪重負,迫切希望退位。但《皇室典範》不承認天皇退位,同時現代日本的國家憲法又規定“天皇只能行使本憲法所規定的有關國事行為,並無關於國政的權能”。也就是說,明仁天皇即便非常希望退位,卻不能明確表達,因為這有干涉國政的嫌疑。

2016年8月8日,明仁天皇以“不具體涉及現行皇室制度,僅表達個人心情”的形式向民眾公開傳遞退位意願。之後,日本政府成立了由專家學者等組成的“減輕天皇公務負擔等有識者會議”,就天皇退位問題展開商議,並向內閣提交了報告,內閣商議之後於2017年5月19日正式向國會提交了“關於天皇退位等皇室典範特例法案”,後經眾議院和參議院審議通過。這一“特例案”隻適用於明仁天皇,並未改變日本天皇的“一世一元”和“終身製”,從而實現了日本皇位暫時順利交接。

在歷史上,日本天皇的退位非常頻繁。自645年皇極天皇讓位開始到江戶末期的孝明天皇(1846年至1867年在位)為止,87代天皇當中有58代是生前退位,究其原因不外乎女性暫代、身體健康不佳、災害頻現而自貶、遁入空門等。

天皇主動退位後,相應就會出現“太上天皇”的情況,不同時期,“太上天皇”的規定也不盡相同。

645年,孝德天皇即位,後來孝德天皇尊稱退位的皇極天皇為“皇祖母尊”。在這一時期,日本皇室並沒有“太上皇”的概念。701年,文武天皇(697年至707年在位)主持編撰的《大寶律令》的“儀製令”規定:“太上天皇,讓位帝所稱”,此後退位天皇被自動稱為“太上天皇”。

進入平安時代(794年至1192年)後,大和朝廷的中央集權制度逐漸衰弱,天皇的權威也成為各方勢力的爭奪焦點。最為突出的特點是,藤原氏不斷與皇室聯姻,使得藤原家的女子壟斷了皇后的位置,再通過對年幼天皇的培育與輔佐,使得天皇對藤原家族形成了依賴。

嵯峨天皇(809年至823年在位)在讓位於異母弟淳和天皇之際,辭退“太上天皇”尊號,淳和天皇不受,他還在詔書中奉上“太上天皇”稱號,從此,新天皇即位之際,下詔贈予退位天皇“太上天皇”尊稱成為定例。由於退位比較頻繁,歷史上屢屢有兩位以及多位太上天皇同時存在的情況。這一時期日本貴族十分流行佛教,不少天皇讓位後出家遁入佛門,太上皇也往往被稱為法皇。以皇室、藤原氏為代表的貴族醉心於漢文化,朝野上下一片謳歌漢風,吟漢詩、習漢典成為日本貴族的必修課。據不完全考證,當時中國文獻典籍大約有一半通過各種途徑東傳到日本。

平安末期,白河天皇為了能夠強化皇權、遏製藤原氏,在年富力強之際便讓位給八歲的堀河天皇,白河天皇在其居住處設立院廳,此後進入約百年的院政時期,太上皇權力強化的同時,天皇日趨無權。

進入武家社會(即幕府統治時期,1189年至1898年)之後,早已被架空的天皇面臨著幕府日益嚴格的限制。其間,雖然有“後醍醐天皇”(1318年至1336年在位)採用中國東漢光武帝年號,展開“建武中興”,意欲再興皇室,但終究歸於失敗。之後的日本南北朝時代(1336年至1392年,相當於中國的元末明初),幕府、大名、武士更加藐視天皇,肆意侵吞皇室領地,皇權進一步衰弱。到了戰國時代(1461年至1615年),武士們為爭奪天下,大打出手,天皇和朝廷更是被晾在了一邊。到江戶時期(德川幕府時代),天皇以及公卿們待遇非常低。朝廷起初只有一萬石的開支,後來增加到四萬石,僅比最低級大名(三萬石)略強一些。

在政治上無法得到伸張,天皇和公卿們反而因此能夠專心做學問,醉心於吟詠和歌、研究中國的經史典籍。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皇室和貴族在一千多年裡一直研習中國古典文化,他們的漢學功底大多十分扎實,所定天皇年號就從中國的典籍中選詞再呈天皇確定(左邊表格便是歷代天皇年號中使用最多的幾個漢字及漢字出處最多的幾部典籍)。

除此之外,日本天皇的名字也是取自中國傳統的儒家典籍,從清和天皇(858年至876年在位)起名“唯仁”以來,70代天皇有49代天皇的名字中有“仁”字,比如孝明天皇名“統仁”,明治天皇名“睦仁”,大正天皇名“嘉仁”,平成天皇名“明仁”。

另外,日本圍繞天皇和皇室的報導當中,還會有一系列的專用語,這些用語都是源自中國傳統詞匯,且不能被擅自更改或替換。比如,禦璽、巡幸、親臨、玉音、敕語、崩禦、薨去、上奏等。

作者:陳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