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滴滴在深圳違規投放共享單車被約談 市場亟待規範

  滴滴違規投放共享單車 規範市場亟待重拳出擊

  本報記者 張智 北京報導

  在明令禁止下,仍舊為了搶佔市場違規投放共享單車。近日,滴滴出行多城投放共享單車引發爭議。

  從2015年共享單車誕生以來,不到三年時間,卻經歷了飛速發展,讓共享經濟在各領域全面開花。然而,快速發展之下,共享單車的發展卻開始失序,許多城市的共享單車投放量已經超負荷,原來寬闊的人行橫道上滿是單車,還侵佔了部分盲道,擠佔了路線資源,對城市環境及交通出行產生一定負面效應。

  為了規範共享單車的市場,讓行業有序發展,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等多地政府部門於2017年下半年先後叫停了共享單車的投放。以深圳為例,截至去年8月,深圳市已經有多達10家共享單車企業開展業務,共投放共享單車約89萬輛,注冊用戶超過2000萬。2017年8月23日,深圳召開規範管理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規範管理整治行動工作部署會,宣布暫停在深圳城市公共太空新增車輛投放。

  然而,3月17日,深圳、昆明等城市街頭同時出現了滴滴出行的新版共享單車——青桔單車。據深圳市交通委披露的資訊顯示,滴滴出行在17日凌晨連夜將2萬輛青橘共享單車投放在深圳街頭,福田、羅湖、寶安、龍華等區域均發現青桔單車,而在此前,滴滴出行對在深圳投放共享單車沒有留出任何消息。

  明知故犯?

  3月17日凌晨,滴滴出行在深圳投放共享單車後,深圳市交通委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明確滴滴出行此舉為違規投放,並於17日下午約談滴滴出行,責令該企業整改,立即收回違規投放車輛。同時該委已通知各有關部門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如拒不整改,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處置,並記入信用記錄。

  深圳市交通委的聲明顯示,此前滴滴出行和哈羅單車分別向該委提交了投放車輛計劃,2018年3月8日,該委組織市城管局、交警局及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召開聯席會議,會議結合深圳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總量規模評估初步成果,一致認為深圳現階段主要區域車輛投放基本飽和,熱點地區均存在車輛過度投放且規模超過了環境設施承載能力,在此情況下暫不應新增投放,並將結果通告了兩家企業。

  不過,滴滴出行顯然無視了深圳市交通委的意見。截至3月18日,青桔單車仍在深圳街頭運營,對此深圳市交通委暫未作出進一步回應。

  這已經不是滴滴出行第一次試圖靠量搶佔市場。據了解,今年1月,滴滴宣布接管小藍單車後,曾試圖在廣東和深圳重新運營,但這一行為也遭到了兩地交委的拒絕。

  1月19日,深圳市交委發表聲明稱,在小藍單車押金、運維不到位等問題相應處理結果明確前,不得以小藍單車的名義在深圳運營和投放。廣州、南京等城市也表達了類似的態度。

  但滴滴對處理小藍車押金的呼聲並未予以回應,小藍車押金至今沒有退款出口,相反滴滴出行卻披露了5月底前在深圳投放65萬輛共享單車的規劃。

  誰來規範市場?

  惡意違規投放公共自行車的行為一旦引發行業惡性競爭,後果不堪設想。

  在業內人士看來,北京、深圳等城市頒布相關措施,嚴控共享單車數量控制的規定設立初衷是合理布置公共資源,切實改善城市出行體驗,減少惡性競爭帶來的出行體驗下降、影響城市市容等負面效應。對於有意違規、盲目投放的共享單車的企業,應當予以相應懲戒,才能以儆效尤。否則,共享單車企業間相互“纏殺”,最終只會讓社會公共太空添堵。

  事實上,在經歷過度投放搶佔市場後,酷騎、小藍等近十家共享單車陸續宣布破產,直接導致至少15億元的押金至今無法退回。在業內人士看來,共享單車競爭已經進入下半場,從單純比拚投放數量,逐漸轉向比拚用戶體驗。

  3月19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透露,將開展首次全市共享單車服務品質考核,並發布調查問卷,邀請市民做出公眾評價。調查結果將作為對單車企業運營服務考核的重要依據。另據透露,深圳正在研究制定與共享單車企業服務品質相掛鉤的行業進入與退出管理機制,後續將結合考核情況,通過完善優勝劣汰的市場化機制,引導企業有序進入和退出,淨化公共太空資源。

  南京市城管局近日也表示,要按照“共享共建共管”的原則,以共享單車上牌為抓手,全面清理無牌共享單車,同時加強對共享單車企業對管理,確保共享單車按計劃有序投放。加大對單車公司社會責任履行力度大監管,建立完善共享單車的信用管理制度。

  在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築科學研究設計院副院長朱惠英看來,競爭進入下半場之後,共享單車企業預期靠過度投放搶佔市場,不如靠免押金等制度增強自身競爭力。同時,企業應對投放車輛的亂停亂放負有管理與清理責任,這樣才能構建一個有序的競爭環境。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