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騰訊市值已蒸發兆業績不及預期 再跌恆指危險

  業績果然不及預期!騰訊市值已蒸發兆,再跌,恆指危險!

  來源:e公司官微

  聰明的投資者押中了騰訊半年報,他們提前跑路的姿態是對的。

  截至15日收盤,騰訊報336港元,單日跌幅3.61%,市值3.2兆港元。連續多日下跌後,市值和高點相比跌去1.3兆港元。騰訊在恆指權重約為10%,對恆指的影響舉足輕重。

  騰訊今日公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1472.03億元,同比增長39%;實現淨利411.57億元,同比增長26%。

  這看似是一個非常好的業績,但是騰訊今年一季度淨利潤232.9億元,同比增長61%,也就是說,二季度淨利潤只有179億元,比一季度低不少,也低於市場預期193億元。今年上半年的增長,主要是一季度增長拉動。

  如果看同比的話,騰訊2017年第二季度實現淨利潤163.91億元,同比增長45%,今年二季度淨利潤同比有所增長,但幅度不大。

  Non-GAAP(非通用會計準則)下,騰訊上半年實現淨利潤380.29億元,同比增24%,增速進一步放緩。

  遊戲增長乏力

  和市場此前預測一致,騰訊第二季度業績增長乏力主要是因為遊戲,網絡遊戲收入增長6%至252.02億元。該項增長主要是因為智能手機遊戲(如《王者榮耀》及《QQ飛車手遊》)收入的增長。

  前不久,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公布上半年遊戲市場統計情況,上半年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050億元,同比增長5.2%,端遊收入315億元,首次下滑,移動遊戲同比增長12.9%,相比去年近5成的增速下滑不少。

  今年上半年,由於行業外部因素,比如版號停止發放的影響,遊戲產業出現一些波動,但是騰訊遊戲的業務基本面沒有發生多大變化,如果三季度版號發放情況出現變動,騰訊就能恢復增長。

  2014年,騰訊移動遊戲也曾在高速增長之後回落,經過一段時間蟄伏之後,重新恢復增長。

  騰訊半年報還有哪些亮點?

  騰訊還有不少引人關注的項目,比如社交網絡收入,廣告收入。

  1、社交網絡收入:

  社交網絡收入增長30%至人民幣168.67億元。

  該項增長主要受數字內容服務(如影片流媒體訂購及直播服務)貢獻的增加所推動。獨播劇《扶搖》(根據上市附屬公司閱文集團開發的IP創作)獲上半年獨播電視劇收視率排名第一,自製的綜藝節目《創造101》獲網絡綜藝節目收視率排名第一,顯示出綜藝影視生產環節能力在提升。

  2、網絡廣告業務收入:

  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9%至人民幣141.10億元,其中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55%至人民幣93.80億元。該項增長主要受微信(主要是微信朋友圈及小程式),這個業務增長速度如此之快,但市場對此並沒有給予太大關注,其實谷歌等公司主要就是靠廣告收入,只要騰訊維持影響力,廣告收入會成為比較恆定的業務板塊。

  3、其他業務:

  在騰訊半年報中,有一個“其他業務”,其他業務收入錄得同比81%及環比10%的增長,主要是由支付及相關金融服務以及雲服務的貢獻。實際上,這兩個業務的潛力不容小覷,目前還在培養環節,沒有貢獻多少業績。

  其中之一就是雲業務,騰訊雲服務收入同比翻倍。騰訊雲業務在國內市場排名第二,繼續在金融、智慧零售及市政等關鍵領域的滲透力度,新簽若乾關鍵客戶。除利用數據分析及AI技術以更好地滿足特定行業需求外,還投資並與若乾資訊系統解決方案供貨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提供更多定製化雲服務,加快向線下行業的擴張,還將進一步擴大全球雲基礎設施的步伐。

  另一個金融服務業務體量其實已經很龐大,很多公司都在進入這個行業,京東和蘇寧都有金融培育和分拆的計劃,阿里拆分的金融業務已經準備上市,騰訊金融服務業務培養時間頗久,六月末月活躍账戶已逾8億,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逾40%,線下商業支付筆數保持快速增長,同比增長280%。商業支付筆數佔總交易筆數的比例首次過半。

  雲業務和金融服務業務,這兩個板塊都非常有潛力,根據海外經驗看,互聯網巨頭天然有壟斷基因,有做大的優勢。

  4、微信月活達10.58億:

  微信及WeChat月活躍账戶達10.58億,同比增長9.9%,但基本已經全民普及,後續增長肯定不會太高。微信作為騰訊基石地位目前依然牢不可撼。

  從上述業務上看,除了遊戲業務短期難免周期性波動外,微信用戶數、廣告、增值服務訂閱、雲業務、金融服務業務等指標都很正常。

  市場對騰訊估值是否認可?

  現在問題是,騰訊和其它科技類公司一樣,面臨著估值下調的風險,一部分原因是近些年股價上漲不少,階段性調整非常正常,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人民幣匯率問題,中概股以收入和盈利以人民幣計算,而股價則以美元和港元計算。

  彭博追蹤的51位覆蓋騰訊股票的分析師中,有1位建議賣出,其余50位都建議買進,平均目標價顯示未來12個月有46%的上漲太空。

  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投資團隊主管施斌在郵件回復彭博新聞稱,騰訊在2016年來增長動力主要是來自一款遊戲《王者榮耀》,短期內確實面臨增長趨緩的問題,但就中長期來看,騰訊還有其他尚未收費的遊戲,“日後若決定開始收費,未來的利潤上檔潛力是很大的。” 騰訊為他所管理的中國精選股票基金中第一大持股。

  現在的問題,是市場對騰訊目前30多倍的估值認可還是不認可,是對騰訊增長的太空怎麽看,將決定騰訊下一步走勢。儘管有分析師樂觀,但內地投資者已經連續多日賣出騰訊,落袋為安。

  在賣出騰訊的股東中,大股東Naspers是比較聰明的一位,今年3月份按總價約769.41億港元出售總股本的2%,減持後仍持有31.17%,仍為該騰訊控股股東,Naspers宣布至少未來3年將不會進一步出售股份。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