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商車險第三次費改來了 中小財險中介市場過關難

      來源:國際金融報

  3月15日,中國保監會正式發布了《關於調整部分地區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範圍的通知》(下稱《通知》)。這就是傳說中的商業車險第三次費率改革?抑或是,第二次費率改革的進階版?

  其實,提前一天,《國際金融報》記者已經從業內人士處拿到了這份《通知》,並就此采訪了多位保險公司高管、車險業務負責人、專家學者。

  一家上市保險公司車險業務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第二次還是第三次都是業內自己的說法,保監會從未給出定義。從公司內部宣導會的情況來看,這就是第三次費改,且下半年可能會從現有7個試點城市推廣至全國,並已經要求我們根據費率‘全開放’進行測試。”

  那麽,第三次費改究竟怎麽改?會給保險業和消費者帶來哪些影響?保險公司、中介公司、消費者,誰才是最大受益者?市場普遍預期“清洗掉一批中介公司和中小財產險公司”的情況真會發生嗎?

  “中國好司機”最低可享1.96折

  商業車險第三次費改怎麽改?

  在之前流傳的版本中:部分地區會進一步下降費率浮動系數,其中,選擇4個試點地區將不再設定費率自主浮動系數上下限。不過,最終“落地”的《通知》中,並沒有出現“全放開”的情況。

  根據《通知》,此次涉及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範圍調整的地區共有7個,具體調整情況為:

  四川地區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管道系數調整為0.65至1.15;山西、福建、山東、河南、廈門等地,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管道系數調整範圍均為0.7至1.15;新疆地區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管道系數調整範圍均為0.75至1.15。

  根據非壽險精算原理,按照保險費率與標的風險、經營成本相匹配的原則,商業車險費率厘定標準公式為:保費=基準保費×費率調整系數。

  也就是說,車險價格主要受自主核保系數、自主管道系數和無賠款優待系數(NCD系數)三個系數影響。其中,NCD系數主要根據投保車輛歷史三年出險情況確定,其目的是獎優罰劣。自主核保和自主管道兩個系數由公司根據賠付成本和管道成本測算確定。

  以四川地區為例,如果保險公司將自主管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這兩個系數用足,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整體保費乘數由二次費改時的“75%×75%=0.5625”變為“65%×65%=0.4225”,保費價格從之前的5.6折降至4.2折。加上NCD三年未出險折扣系數0.6,三年未出險車主可以享受最低2.5折商車險折扣,較此前的3.3折又下降了近25%。

  再以廈門地區為例,NCD系數在全國基礎數據上進一步細化,五年不出險折扣系數低至0.4折,因此,此次費率改革後,五年未出險的廈門車主最低折扣可達1.96折(70%×70%×40%=0.196)。

  事實上,2015年保監會啟動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業內將其定義為商業車險第一次費改,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管道系數調整範圍不斷擴大。在第三次費改前,多數地區車險最低折扣率已下調至0.3825(約3.8折),有些地方甚至可達0.3375(約3.4折)。

  件均保費下降 誰是最大受益者

  3月15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為家庭自用車續保,2017年購買的商業車險保費是2845元(含車損險、100萬元三責險、不計免賠);在沒有出險的情況下,2018年需要繳納的商業車險保費為2279元(含車損險、150萬元三責險、不計免賠)。

  對此,保險公司客戶代表解釋說:“2017年,這輛車的基準保費是5626元,在此基礎上打五折,折後是2845元;2018年,這輛車的基準保費是5960元(三責險額度調高),因為沒有出險記錄,可以拿到3.8折。在政策不變的情況下,這已經是非上海車牌可以拿到的最低折扣。”

  消費者是件均保費下降最大受益者?

  在第二次費改時(2017年6月),保監會曾給出這樣一組數據:2016年底,商業車險車均保費較改革前下降5.3%,減少保費250億元;在2018年全國財產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最新數據顯示:商業車險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在責任範圍擴大的前提下,商車險車均保費較改革前下降16.7%。

  不過,北京車主張生(化名)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續保體驗。他的家用車2017年商業險保費近5000元,2018年續保保費上漲了10%,原因是,這輛車在去年出險一次,保險公司賠付了1500元。

  張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在費改之前,像他這樣的情況不會被要求增加保費。一般,單次賠付沒有超過當年保費,保險公司不會作為次年加費的依據;且保險公司會對客戶當年出險賠付有2至3次的容忍。”

  那麽,費率改革對於保險公司是利好麽?

  保監會的數據顯示:商車險改革首批試點啟動以後,行業車險承保扭虧為盈,2015年、2016年全國車險綜合成本率分別為99.38%和99.07%,較改革前的2013年(100.8%)、2014年(100.25%)穩步下降。

  與此同時,車險市場集中度穩中有降。2016年,車險規模前3、前5、前10位保險公司合計市場份額分別下降0.28、0.57和0.39個百分點。承保盈利面不斷擴大。2013年至2016年,車險承保盈利公司數量逐步從5家增至9家、11家、16家,盈利面從大公司向中小公司擴展,減虧公司數量也逐步增加。

  對此,一位大型保險集團公司車險業務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第一次費改‘腰斬’,第二次費改‘剁手’,第三次費改看來要‘扎心’了。好不容易扭虧為盈的車險,這一次肯定要賠了。”

  至於車險市場集中度下降,一家中型財產險公司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說:“‘老三家’的市場地位根本無法撼動,市場規模依然超六成。費改並不能解決市場集中度的問題,反而讓一些中小財產險公司生存太空進一步壓縮,盈利變得更加困難。”

  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1至11月,“老三家”財產險公司——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027.22億元,在財產險行業的佔比高達63.56%。

  至於承保盈利,上述大型保險集團公司車險業務負責人坦言:“賠付率高意味著保險公司的利潤下降。這些年,車險承保虧損仍是行業的‘主旋律’,有個別公司甚至是長達數年持續虧損。”

  一家車險業務排名靠前的保險公司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三次費改後,估計會有一批中小財產險公司被淘汰,即便是我們這樣的公司,也不得不將業務重點轉向非商業車險。”

  “當然,第三次費改也能促使保險公司提高主動接觸客戶、優化服務和產品設計。”一位上市保險公司財產險負責人指出,“尤其是,對於中小財產保險公司而言,無疑是一次自我提高免疫、救贖的機會,可以提高公司治理的能力。”

  中介市場承壓 高傭金或成歷史

  費率改革對於中介市場絕不是好消息。

  大部分被訪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都表示:中介市場將受到很大衝擊,一大批中小中介可能無法“挺過去”。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保險公司商業車險的成本主要包括理賠和費用。近年來,費用率高一直是困擾保險公司車險承保盈利的‘惡疾’。這其中,很大部分來自中介市場的各種‘亂象’。”

  最惠保創始人陳文誌分析,第三次商車險費改後,車主肯定是最直接受益者,返現現象或將大幅度改觀,高傭金現象或成歷史。在他看來,隨著保費下降利潤太空減小,保險公司更傾向於降低車險費率水準,同時降低當前相對較高的車險手續費率,以維持適度規模和利潤。

  對此,一家大型國有保險公司黑龍江分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一些中介公司掌握著本地大量優質客戶資源,比如,大型貨運車、政府採購等。為了爭奪這些資源,保險公司往往願意支付高額的手續費給到中介公司。一些地區的手續費甚至高達70%。”

  “費改之後,這種現象也許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遏製。”上述負責人認為,“中小財產保險公司在費用減少的情況下,可能會調整手續費。但是對於大公司而言,這些都不是問題。他們完全可以通過調動內部資源,繼續通過支付高額手續費爭取客戶。”

  事實上,就在今年2月,保監會就曾對財產險“老三家”開出天價罰單,並給予暫停新業務的處罰。“老三家”被罰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保險合約以外的利益;二是編制提供虛假報表。前者,歸根結底就是“費用”惹禍,即與互聯網平台公司合作開展積分抵扣商業車險保費的活動。

  截至目前,上述公司個別地區的新業務仍處於暫停狀態。以四川地區為例,人保財險和平安財險均未恢復展業,作為第三次費改的試點區域,上述兩家公司的新業務損失可見一斑。據知情人士透露,太保財險在四川地區車險保費單日最高達4000萬元/天。

  “在進口(發放保險牌照)和出口(破產退出機制)都被堵住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的經營只會越來越難。”一位資深保險業專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目前,保險牌照已經成為稀缺資源,變得越來越值錢,保險股權也變得越來越值錢。在此背景下,一些長期虧損的機構就依靠增加資本金來維系生存,而一些股東則以這種方式進行套利。”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