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聖”關羽:默默無聞了八百年,又是如何逐漸成神的?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州(今山西運城市)人。他是我國婦孺皆知的三國歷史人物。關羽生前勇武蓋世,忠義雙全,即使在他兵敗被殺後,其事跡也通過《三國志》、《華陽國志》等史書流傳了下來。

但是,你知道嗎,三國之後的關羽,卻是一個被作為有重要缺點的人,並不是作為無所不能的“神”而名垂青史的。比如,《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就批評關羽“剛而自矜”、“以短取敗”。

那麽,關羽又是從何時才開始被後人逐漸推崇為“武聖人”的呢?

公元220年,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名將呂蒙活捉後,不肯投降而被孫權斬首。此後的幾百年間,關羽也只不過是一位三國裡的歷史人物而已。

直到隋朝初年,才有佛教徒假以關羽顯靈之名,在當陽首建關廟。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關羽被列為古今六十四位名將之一,被請進“武廟”,配享薑太公。

“古今六十四名將”聽起來似乎很有名,其實,如果不是後世的逐漸推崇,關羽也只能是六十四名將中的一位而已,相信大多數讀者對六十四名將達不到如數家珍的地步,甚至還不如對《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星”熟悉吧?

到了宋代,“默默無聞”了800多年的關羽的地位才逐漸的步步高升。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解州鹽池水少鹽減,宋真宗派使臣查核回復:“鹽池為患的是蚩尤!”

龍虎山張天師奏請:“古代忠烈之士,死後成神,蜀將關羽忠勇絕倫,陛下禱告召之,必勝無疑。”

於是,宋真宗趙恆下旨在解州修建關羽廟。因為這是帝王首次敕建關廟,故“殿皆石柱,雕龍飛騰,廟貌宏麗,甲於天下。”

接著,宋哲宗趙煦又封關羽為“顯烈王”。之後,宋徽宗趙佶更是給關羽連升三級:初封“忠惠公”,再封“崇寧真君”,最後加封為“義勇武安王”。

元朝建立後,蒙古貴族為了加強統治,元文宗孛兒隻斤·圖帖睦爾也加封關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到了明代萬歷年間(1573-1619年),明神宗朱翊鈞相繼加封關羽為:“協天大帝”、“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明神宗還把關羽廟升格為“武廟”,使民間對關羽的信仰步入高潮。

清朝入關前,就已經對關羽極為推崇,入關奪取天下後,先後即位的各位皇帝對關羽的推崇更是空前絕後。

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下令,以關帝廟為武廟,並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縣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儀進行春秋兩祀。從此,關羽成為國家祭祀的主神,達到了與文聖孔子並駕齊驅的地位。

在封建帝王反覆倡導的這場造神運動中,作為封建王朝正統思想與宗教的儒、道、佛也是推波助瀾,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儒教尊關羽為“文衡聖帝”,將其奉為文人士子的守護神;佛教尊關羽為守護佛法的“伽藍神”,後又升為“護國明王佛”;道教則尊關羽為“蕩魔真君”、“伏魔大帝”。

由於關羽受到自上而下的推崇後,出現了關廟冠天下的情景。明清以來,遍布神州大地的各種廟宇中,道教的關帝廟在數量上赫然位居榜首,遠遠超過了文聖孔廟。

正如清代關廟中有一副對聯所雲:

“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三教盡皈依,式詹廟貌常新,無人不肅然起敬;

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歷朝加尊號,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謂蕩乎難名。”

這樣,關羽由人變成神之後,成為具有司命祿、保佑科舉、治病辟邪、誅罰叛逆,乃至招財進寶、庇護商賈等“全能”法力,成為上自朝廷、下至民間,土農工商,三教九流,國內國外,所有炎黃子孫無不頂禮膜拜的“萬能”之神。

本文參考自:《中國宮觀的故事》、《中國古代宗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