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珠三角製造業喜憂參半:訂單增長 招工仍難

  【深度】珠三角製造業喜憂參半:訂單增長,招工仍難

  3月份來,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用工市場異常火爆,雖然部分地區用工缺口較去年有所縮小,但企業招工任然壓力大。

  袁潯傑

每年二、三月是找工作的高峰期,珠三角各個招聘會都是人頭攢動。 攝影:袁潯傑每年二、三月是找工作的高峰期,珠三角各個招聘會都是人頭攢動。 攝影:袁潯傑

  2018年第一季度臨近結束,彭冬冬收到市場部門的一份反饋說,公司今年1-2月接到的訂單數同比增加約40%。彭冬冬是東莞大同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負責人。

  但他並未因此高興起來,他正擔心由於工人不足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訂單,一旦訂單不能按時交付,會影響今後與客戶的合作。

  大同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同機械”)成立於1982年,為香港上市公司大同機械企業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主營機械製造、塑膠加工及製品等。

  3月初的一天,彭冬冬一天跑了兩場現場招聘會。上午的是智通人才連鎖集團組織的,下午是東莞市組織的“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

  在招聘現場,大同機械要招聘的崗位包括裝配電工、文員、銷售工程師、機械設計工程師、法務專員等,這些崗位綜合月薪在3000元到10000元之間不等,其中工資最高的崗位是機械設計工程師。

  為了吸引求職者,公司還為員工提供了四人一間的宿舍,宿舍裡裝有冷氣機、熱水器等。

  “從去年起,整體的市場環境比之前好了很多。”彭冬冬說,公司今年1-2月接到的訂單數同比增加約40%,所以公司急需人員擴張。

  大同機械計劃要招50人,特別是銷售和技術崗。不過當天他們初步面試的人數不到10人,而工程師只有1名。

  彭冬冬說:“技術類的崗位一直都很難招到合適的人。”雖然今年公司為技術性工種提高了5%-10%的基礎工資,人才還是難求。

  在招聘會現場,所有受訪企業均表示,今年訂單穩定,對於人才需求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東莞市人力資源局統計的數據顯示,春節過後,據各分局上報的總體數據反映,全市企業平均開工率95.71%,與去年同期比上升1.95%。

  員工返崗率同比也上升。333家采樣企業上報數據反映,員工返崗累計203040人,返崗率為90.88,與去年同比升1.6%。

  但即使如此,東莞市人力資源局公布的數據還是顯示,880家企業節後空缺近11萬個用工崗位,其中普工佔比73%,這一比例雖然同比降低三個百分點,但數量仍然龐大。

  春節後勞動力短缺並不是東莞獨有的現象。

  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該中心隨機抽選企業1203家,員工總規模43.42萬人。廣州異地務工人員返崗率約為93.9%,較2017年下降了0.4個百分點,企業需要補員人數約為18萬人。

  佛山市人社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預計節後佛山市缺工總人數約6.3萬人,比去年的8萬人有所減少。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副教授梁育填認為,珠三角地區招工難應該說是一個老問題,主要集中在一般勞動力密集型的製造業企業,尤其就是對於普通工人的需求旺盛。珠三角的產業結構具有明顯的外向型特點,受到訂單的影響較大。一般來講外貿加工型的企業由於訂單的波動性,對工人需求也有波動性 ,這種波動性造成的工人的不穩性。尤其是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東南亞和我國中西部轉移之後,這種波動性的影響更明顯。

  《南方都市報》最近的一篇報導也引起業內的廣泛注意,這篇名為《活久見!月薪2萬!廣州老闆當街大排長龍任人選!90後卻不願乾》的報導引發了人們對中國製造業用工荒的再一次的大討論。

  上述報導顯示,元宵過後,廣州海珠區的城中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招工高潮。在鷺江南約大街路兩邊站滿招工者,人龍延綿約一公里長,相比之下,應征者顯得錯落稀少。招工隊伍中,很多是工廠主親自披掛上陣,他們普遍表示,去年日薪三四百能招到的工人,今年四五百都未必招得到。

  在歸因時,很多報導直指90後群體,認為現在的90後對於學習專業、鑽研技術根本不感興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吃飽太閒,就是不去工作。

  這種標簽化的歸因可能並非真實的現實。對此,武漢大學品質發展戰略研究院副教授羅連發分析,造成珠三角地區用工緊缺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外來勞動力供給短缺,廣東省勞動力供給開始下降,甚至在有些地區和行業出現了嚴重的用工荒;二是隨著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業經營收入持續增長,農民工外出意願也開始下降;三是服務業發展迅速,大量工人轉向服務業,進一步加大了製造業工人的緊缺。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認為,對於90後群體往往帶有標簽化的誤讀,他認為,其實中國用工荒的問題來源於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歷程中的農民人代際差異。

  他曾撰文進一步分析,進入21世紀之後,從年齡層次上來說,90後逐漸成為新生代工人群體的主流,與第一代和第二代農民工不同的是,90後為代表的第三代工人有了知識技能,由於有了知識技能其工作的選擇余地更大,那麽務工,特別是進入低端製造業工廠對於新生代工人來說就不再是最好的選擇,這用經濟學的說法就是出現了摩擦性失業,或者摩擦性就業不匹配現象。

  顯然,摩擦性失業的直接原因在於新生代農民工與上一代農民工不同的就業觀,他們不願意像機器人那樣在工廠流水線上從事簡單重複的工作。

  廣東省企業家協會也曾分析認為,由於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高於老一代,選擇職業的範圍更加廣闊。普工工作時間長、壓力大、收入水準較低,所以新生代農民工一般不願意做普工。

  很多企業的人事招聘部門還注意到,這一群體的薪資要求更高。這對於企業來說,一個壓力是招工難,另一個壓力就是人力成本不斷增長。

  以東莞為例,東莞市人力資源局公布數據顯示,企業新招員工工資同比上升。企業新招普工平均工資3375元/月,與去年同比升244元/月,升7.79%;技工平均工資4475元/月,與去年同比升406元/月,升9.98%。

  珠三角其他城市公布的企業人力成本漲幅數據與東莞差不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最高的城市工資漲幅超過15%。有些公司高級技術崗位及關鍵崗位的工資,甚至提高了50%-80%。

  越來越高的人力成本,是每個企業不得不去面對的壓力和難題,所以近些年來,一些企業正在用機器代替生產線上的工人。

  位於東莞市東坑鎮的東莞凱勵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勵電子”)是一家台資企業,1997年在東莞設廠,主要生產金屬化膜電容器,是多家知名手機廠商的供應商。

  凱勵電子機器人代替計劃始於2006年。凱勵電子副總經理易建軍解釋,當時他們是基於兩個方面考慮,一是人力成本只會越來越高;二是人工生產的產品品質不穩定,效率也不穩定。

  自2008年,凱勵電子開始在生產線上大規模使用機器人。當時另外一個好的機會是全球金融危機機器人購買成本大幅下降。原本標價450萬至480萬新台幣的機器人,廠家大拋售只要約300萬新台幣。

  “當時公司的資金也比較充裕,準備了約3000萬元。”易建軍說,當時公司去台灣買了第二代機器人,減少生產線上的工人數量。

  當時,他們相比競爭對手員工人數少了很多,只有不到900人。

  4年的時間裡,凱勵電子投入1.2億元購買機器人,這也使得他們不用通過裁員來降低人力成本,維持正常的人員流動即可。

  目前,凱勵電子在東莞擁有3間廠房,共25000平方米,年產值1億多元。按照他們的產值,原本應該需要至少2500名工人,但是現在只需要500名,每月節省人力成本兩三百萬元。

  易建軍說,在逐步用機器換人的時候,雖然人力成本在增加,但是公司總的成本是下降的。在金融危機的期間,公司通過機器換人計劃每年能減少一千多萬元的人力開支。

  根據央視的報導,從2010年起,“用工荒”在多地上演。在此背景下,珠三角、長三角等地的傳統製造企業開始嘗試用工業機器人替代人工。當時,央視舉了格蘭仕的案例,報導成,位於中山的格蘭仕車間,總投入達到250萬元進行了機器人智能改造,改造後,企業一個月減少用工近一半,節省人工成本30萬元,企業產能提高30%。

  不過,機器人代替計劃並不適用於所有行業。

  易建軍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例如電子裝配行業就不完全適合。電子裝配行業不是連續性的生產,是多規格、小批量的生產。目前機器的實用性沒有這麽強,產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沒有辦法大量用機器人。

  易建軍說,傳統製造業轉型十分困難,最開始就是來料加工出口型的經濟。一個企業的轉型很難,分兩個層面,一是企業的轉型更新,另一個是人才轉型。

  如今不少人才市場、培訓機構都開設了工業機器人工程師培訓課程。大部分學員畢業後,工資能翻番過萬元。在智通現場招聘會上,有企業貼出月薪兩2萬元招工業機器人工程師。

  智通人才連鎖集團總裁辦經理王茜對界面新聞說:“企業用工成本高在招人成本,而不是用人成本。研發、創新可以使得生產增效,從而減少用人成本帶來的問題。”

  武漢大學品質發展戰略研究院副教授羅連發認為,勞動力成本是與勞動生產率相對應的,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們之所以會有勞動力成本壓力,主要是因為現有工資上漲的速度超過了勞動生產率上漲的速度。

  對於珠三角來說,這又涉及到另外一個更為緊迫的層面,即製造業的轉型更新。

  改革開放前30年,珠三角依靠承接世界產業轉移、對外開放的先發優勢、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憑借勞動密集型產業獲得“世界工廠”的地位。

  但在這一過程中,其承接世界產業轉移的是低端產業,江瀚認為,這些產業的特點是工業附加值較低,勞動密集程度高,資本與技術密集程度不足,長期處於微笑曲線的低端,從而導致了企業其實難以實現真正的產業轉型。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宋陽關於珠三角製造業轉型更新與技術創新路徑研究顯示,新常態經濟下,經濟發展有所複蘇,工業經濟中出現用工荒,且創新型人才緊缺。珠三角地區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伴隨其經濟的發展日益嚴重,這種短缺並非和之前季節性勞動力短缺相同,而是影響更為直接的結構性勞動力短缺。

  近年來,珠三角不少製造型企業為了應對勞動力短缺和節省人力成本,將工廠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在廣東省內,不少企業搬到河源、惠州等地;國內則選擇江西、廣西等地;甚至有些企業將工廠搬遷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隨著傳統製造業盈利太空不斷被壓縮,沒有及時轉型的企業現在會更加困難。

  “如果勞動力成本再漲,我們也會考慮搬到越南。”東莞凱勵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易建軍說。

  “一個地區產業的興衰過程是很正常的,珠三角的轉型更新應該說比較成功。高新技術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正在興起。”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副教授梁育填認為,不管是產業轉型更新還是產業轉移,都牽涉到企業的成本綜合考慮和判斷。但反過來,“用工荒”是倒逼企業改變的市場動力之一,所謂優勢劣汰。“比如東莞,2008年倒閉那麽多企業,但這幾年引進大企業和高技術企業,東莞的製造業並沒有落寞。”

  “傳統的小企業還會很長時間存在,因為整個上下遊的配套都在這裡,輕易轉移到別的地方,不一定是最好的出爐。大企業做規模化生產,小企業做彈性生產,真正做到彈性專精生產才是轉型的出路。”梁育填說。

責任編輯:王嘉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