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天內央企接連重組,中絲劃入保利不簡單

全文共2493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央企重組再下一城,不過,不同於南北船的強強聯合,中絲劃轉入保利,這場生意,似乎並不“平等”。7月1日晚間,南北船剛剛發布了合並的公告,僅僅相隔一周,國資委官網就於8日發布了新的重組公告。公告顯示,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01

無償劃入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系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業務涉及國際貿易、房地產開發、輕工領域研發和工程服務、工藝原材料及產品經營服務、文化藝術經營、民用爆炸物品產銷及服務等多個領域。目前擁有11家主要二級子公司,並在境內外擁有5家上市公司。

作為眾所周知的“巨無霸”,2018年保利集團營業收入突破30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400億元。截至2018年底,集團資產總額超過兆,位居世界500強第312位。

值得關注的是,保利集團副總經理張曦在去年5月,剛剛履職中絲集團董事長。

相比之下,中絲集團則顯得有些“弱小”。其最近一次公開披露收支情況,為2018年10月發布的《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度財務收支等情況審計結果》。其中顯示,2016年中絲營業總收入93.32億元,利潤總額5040.73萬元,淨利潤887.55萬元,淨資產收益率5.56%。

據中國中絲集團官網介紹,中絲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唯一以絲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集團。集團以高端絲綢原料、絲綢成品、絲紡貿易等絲綢業務為核心,以及化工物流、綜合商貿、時尚雜誌、物業管理等多業並舉。

中絲無償劃入保利,不再作為國資委直觀企業,與中絲自身的經營狀況不無關聯。實際上,中絲集團在並入保利集團前,債務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中絲集團2016年度合並財務報表顯示,中絲集團資產總額52億元,負債總額50.71億元,所有者權益1.29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7.51%。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指出,此次保利兼並中絲集團,將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時不斷地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消息公布後,盤面上,久聯發展直線拉漲停,保利地產、中國海誠小幅攀升,三家均為保利旗下上市公司。

02

以大吞小

保利兼並中絲,並非無跡可尋。2016年,保利集團被列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彼時,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曾表示:“試點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推進相關產業和業務重組整合,使國有資本有進有退,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而看似業務毫無交集的保利與中絲,實際上在輕紡業務端早有重合。

2017年,保利集團也用相同的方式兼並了中國輕工與中國工藝。彼時,中國輕工集團公司、中國工藝公司整體並入中國保利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輕工集團公司與中國工藝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周麗莎介紹稱,這是一種典型的“大”吞“小”的兼並方式,旨在通過產業鏈重組,提高經營效率。按照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原則,以強化雙方主業核心能力、實現業務資源協同共享為目標實施重組。

“保利與中絲雖不是強強聯合,但可以稱為最優解。”北京大學產業經濟學教授曹和平指出,二者的業務雖並不相同,但是對於中絲來說,目前的難點不在技術研發,而是來自外部的競爭,也就是流動性出現了問題,因此保利自身的平台優勢可以為其提供寬裕的流動性。與此同時,中絲和中輕所生產的原材料也可以為保利拓展國際市場,尤其在是“一帶一路”貿易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而原材料板塊正是保利一直缺失的。

保利兼並中絲之後,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數量正式由97家變更為96家。然而,僅僅在9天之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南船)正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北船)剛剛進行了戰略性重組。

這是否意味著國企改革有望提速呢?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指出,第一批混改試點企業,目前已形成明確的混改思路,即優先選擇在純民品、競爭性強的業務領域,引入各種所有製資本,優化國有股權結構。而中國重工此前通過債轉股,有效降低了公司的杠杆率,增強了其資本實力,減輕了財務壓力,也提升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不過,國企改革還應繼續加大步伐。

03

有分有合

央企數量自2003年開始大幅削減,平均每年減少10家央企,到如今的平均每年減少3家,隨著改革的深入,重組的風險和難度不斷增加。不過,激進重組的背後,央企“大而不強”“整而不合”等問題逐漸出現。

曹和平認為,中絲合並入保利,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央企數量的變化趨勢,值得注意的改革趨勢是,不同行業的之間的兼並重組。尤其是在經濟下行期間,國企在流動性方面將會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合並或新建,重點是產生對產業經濟的帶動作用。而不同產業之間的合並,恰恰是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的標誌。

彭華崗此前也曾表示:“央企重組中,數量並不是最終目的。下一步將更加注重重組的效果和質量,希望打造的是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時至今日,央企改革已經不是簡單的重組兼並。2014年,三大通信運營商共同出資成立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今年8月,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將獨立出“三桶油”,單獨掛牌。央企重組,有分有合。

周麗莎解釋稱,時間上,本輪央企合並重組采取了三類方式。一是橫向式的同業間合並。這既包括央企間的“強強聯合”型的合並重組,諸如寶武合並、南北車合並等,其目的在於提高集中度,化解過剩產能;二是縱向式的沿產業鏈上下遊合並,或利用資本運營公司進行跨行業合並。如神華集團與國電電力的兼並,其主要目的在於做大做強、發揮協同作用或推動轉型升級;三是共建共享的新組建方式。中央企業通過重組實現了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盤活了存量,減少了同業競爭和重複建設,優化了國有資本的布局與資源配置。

有業內人士擔心,央企大規模的兼並重組不利於市場競爭,存在加劇壟斷的隱患。李錦表示,可以采取“統分結合,內外有別”的方針,即同領域企業在面對國際市場時,通過合並打響中國品牌,在國內依舊保持相對獨立,參與市場競爭。李錦舉例說,合並後的中車公司,在國內市場中,可以按科研、生產、銷售環節分別成立三個公司,在公司下面分化出若乾個子公司,內部充分競爭,確保活力。“要繼承上一輪國企改革的成果,如果全都合並在一起,就可能退回去了。”李錦說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