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照片:1902年的上海,往昔的城牆街景

上海開埠前,福州路原是通向黃浦江的四條土路之一。19世紀50年代初,外灘至界路(今河南中路)一段,築成泥砂石子馬路,早期稱勞勃三渥克路,因附近設有基督教倫敦會傳教機構,故稱布路線,又稱教會路。1865年以福建省城市名命名為福州路,俗稱四馬路。

山東路是中國上海市黃浦區山東中路在1865年-1945年之間的名稱。南起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接法租界的麥底安路(今山東南路),北至南京路。全長693米。清末到民國年間,因申報、新聞報、時事新報等十餘家報館設在這條馬路上,該路俗稱為報館街。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它東起外灘、西迄延安西路,橫跨靜安、黃浦兩區,全長5.5公里,以西藏中路為界分為東西兩段。1945年,國民政府從列強手上回收所有租界後將南京路改名南京東路,靜安寺路改名南京西路。

廣義的南京路包括上海十大商業中心中的兩個:南京東路與南京西路——南京東路(包括南京路步行街)主要是平價商業區和旅遊區;而南京西路(包括靜安寺地區)則是中國商鋪租金最高也是全上海最奢華的時尚商業街區,以奢侈品和高端個性消費為主。

龍華寺位於上海市南郊龍華街道, 是上海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刹。華寺的名稱來源於佛經中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成佛的典故。據傳龍華寺是三國時期孫權為其母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然而有文獻記載可考的歷史是龍華寺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

北蘇州路是中國上海市跨虹口區、閘北區的一條街道,東西走向,東起大名路,西至西藏北路。北蘇州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分段修築於1887年到1905年,因在蘇州河北岸而得名。北蘇州路與多條南北向路線交匯。北蘇州路歷來是蘇州河航運要地,沿路多倉庫。

十六鋪碼頭,是上海外灘最著名的碼頭,擁有150年歷史。曾是遠東最大的碼頭、上海的水上門戶,承載著很多關於上海的歷史人文記憶。據上海市檔案館編著的《上海名街》記錄:清代乾隆以後,海禁開放,上海港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當時中國南北洋航運貿易的聯結點。

新北門。☆上海為了抵禦倭寇的搶掠,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建了城牆,當時開了六座城門;大東門、大南門、老西門、老北門、小東門、小南門。1866年增辟了新北門,1909—1910年先後又增開了小西門、小北門、新東門,至此上海城牆共有十座城門。

九江路位於中國上海市黃浦區,即當年上海公共租界中區的一條街道,俗稱二馬路。九江路東起外灘,西至南京西路黃河路口。長1553米。當時的九江路東段是租界時代外資銀行和洋行集中地,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上海舊影,1902年。攝影:Darwent】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