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根本不想減肥,你只是被迫在討好這個世界

“今天掉了一斤""中午吃了沙拉”“要麽瘦,要麽死”“x月不減肥,x月徒傷悲”“一個月不接受吃飯邀請,邀約隻約減肥餐”……

你加入全球最大的“魔教”組織——減肥大軍的隊伍了嗎?今天,燃燒卡路裡了嗎?

拿起手機,看到與減肥相關的內容的概率實在是太高了。全世界最經久不衰、最不怕過時、最不受文化差異限制的話題大概就是“減肥”。打開國外的社交媒體 Instagram,搜索“diet”關鍵詞,出現 5 千多萬條消息。

當年的 A4 腰在微博的閱讀量達到了 16 億,討論量 30.8 萬。“A4 腰”“反手摸肚臍”在某種程度上給健身房打了免費廣告。健身房的數量蹭蹭往上漲。2017 年中國健身俱樂部至少有 11212 家,健身工作室超過 26414 家,健身房市場規模差一點點就達到 900 億。

某運動健身 App 創立 4 年,截止今年 8 月,已經擁有 1.5 億用戶。掐指一算,每 9 個中國人就有一個在用 App 記錄或者指導自己運動。

想要擺出“正確”的減肥姿勢,除了辦卡打卡,還必須配上吃草。僅在美團外賣,沙拉訂單增長量就達到了 16 倍,是整體增長量的 5.3 倍。

打開某寶,首頁總有一塊地方留給了各種酵素、代餐粉、代餐餅、無糖低卡零食……世界飲料界兩大天王雪碧和可樂也不甘落後於時代潮流,都推出零卡膳食纖維系列。

不管你情願不情願,總有東西在提醒你,別忘了那個公式——“吃進去的卡路裡<被消耗的卡路裡”。仿佛全世界的人不是心甘情願、真心實意地想減肥,就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減肥思想入侵;不是在去減肥的路上,就是已經在減肥的路上。

這樣一來,被數字和公式控制的身體還是我們自己的身體嗎?

自從人類進入現代社會,身體的生產能力與生殖能力開始變得不那麽重要。與此同時,身體的審美價值卻變得越來越有意義。身體不只是用來乾體力活和生育的,也是用來被欣賞的。身體在掙脫了傳統觀念之後,沒幾年的時間,又被數字壓在了身下。

身高、體重、腰圍、胸圍、臀圍、大腿圍、頭身比、體脂率……身體被分割成無數個碎片,每一片都可以用數字來衡量。只有符合標準數據的碎片才是有價值的;有價值的碎片組起來形成了標準的美。

標準的身體是值得被觀賞的,不標準的身體隻配擁有生產和生殖功能。人們站在鏡子前,看著自己的身體,既是在看自己的身體,也是在和標準身體做比較。一旦發現哪兒不對,人們就開始實施減肥計劃。

而所謂的標準身體以明星和模特的身材為模板。世界衛生組織根據人體情況測算出來的標準身材早已經被影視劇中的明星和廣告裡的模特所代替。

社交媒體更是把明星和模特創造的標準身體推向我們,讓我們忘記這種標準身體其實並不標準。打開微博,今天這個明星曬出減肥餐,明天那個明星曬出運動照片。

電影《黑天鵝》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的形體指導,同時也是維秘天使背後的女人 Mary Helen Bowers 從芭蕾舞團退休後,在家用芭蕾的一些基本動作鍛煉身體。後來,她的閨蜜加入進來,於是有了人人都可以在家跟著 DVD 練的“美麗芭蕾”。

“美麗芭蕾”DVD 動不動就登上國外亞馬遜熱賣榜。這兩年,“美麗芭蕾”在國內大火,微博有打卡話題,各種論壇上有美麗芭蕾練習反饋。我們不僅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藝人們的一日三餐,還能跟著好萊塢明星、維秘天使的形體老師練形體、做運動,真是離標準身體又進了一步。

這一切都不斷地向你發射信號——“減肥吧,下一秒,你就可以擁有完美身材”。表面上,我們控制自己的身體,讓身體向明星和模特看齊。實際上,我們早已出賣了自己的身體,讓身體被所謂的完美身材所控制。

當然,這背後不僅僅是社交媒體在起作用。資本、消費、文化、審美一起奪走了我們對身體的擁有權。是他們四個給我們暗示:瘦與美、好工作、好伴侶在某種程度上有因果關係。

不過,有人開始意識到哪裡不對,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醒”。

網飛(Netflix)新劇《永不滿足》的女主角派蒂是一個胖高中生。因為肥胖,她遭到了各式各樣的校園欺凌。在一場“大戰”中,派蒂的臉被人打了。為了療傷,派蒂整個夏天都不能正經吃飯。夏天過去了,胖派蒂成了選美少女派蒂,開啟了報仇計劃。她要把過去曾經欺負過她的人整一遍。

網飛本想用這樣一部喜劇反應校園暴力、肥胖歧視、畸形審美等社會問題,沒想到弄巧成拙。“因為我受過傷害,所以我可以為所欲為”是瘦派蒂的人生信條。胖派蒂遭到的歧視和暴力成了瘦派蒂不受道德審判的借口。瘦派蒂還動不動就說:“我被惡魔附身了,其實我是好人”。

按照這樣的情節設計,《永不滿足》其實在告訴年輕觀眾,如果你因胖而受到歧視,那麽你很有可能會像女主那樣變成報復的惡魔,只有瘦才能贏得一切。

這部劇剛放出預告片,就有 11.8 萬網友請願抵製。除此之外,今年的時尚界也開始反思“以瘦為美”。

九月是春夏季和秋冬季的過渡期,也是人們換裝的季節,因此各種時尚雜誌的九月刊是一年裡最重要的一本,也是時尚界的“年度大戲”。碧昂絲不僅是今年美版《Vogue》九月刊的主角,還是九月刊的作者。

碧昂絲向單一的審美發起挑戰:

在生完第一個孩子後,我一度迷信於大眾對我身材的期許。於是我開始給自己施壓,在三個月內瘋狂瘦身。我規劃了一個小型巡演以督促我完成瘦身。回顧那段時光,真的是非常的瘋狂。2012 年大西洋城的 Revel 巡演期間,我仍然還處在母乳餵養孩子的時期。在雙胞胎出生以後,我對自己身材的態度發生了改變。

我認為無論男女,都應該發現並欣賞他們自然的身體所擁有的美麗之處。這就是為什麽我在這次拍攝中摘掉了假發和發簾子,並幾乎沒有化什麽妝。現在我的手臂、肩膀、胸部與大腿都更加豐滿了。

直到今天,我的胳膊、肩膀、胸、大腿依然是豐滿的,還有小肚子,但我並不急於減掉它。我覺得這些才是真實的。

碧昂絲在文章中提到自己的”FUPA"。這是一個英文縮略詞,它指的是快速減肥或懷孕後留在下腹部的松散脂肪,也就是醫學上的脂肪瘤。它也有可能是肥胖引起的,有時也出現在膝蓋上。

這是 FUPA 第一次在暢銷雜誌上出現。很多網友被碧昂絲的真實擊中,在網上留言,給碧昂絲點讚:

“碧昂絲接受了她的 FUPA,這就是自愛的意義”“她沒有為了取悅大眾而撕裂自己的身體”

而英版《Vogue》九月刊登了一組以“豐滿年代”為主題的照片。大碼模特 Tess McMillan 像是從油畫裡走出來的美女。她的肉在照片裡充滿美感。

部分豆瓣網友對這組照片進行了投票,其中 69% 的人能 get 這樣的美。

經濟和社會文化,再加上社交網絡創造了一個瘦是王道的超現實宇宙。這個宇宙不僅將瘦的原因歸為自製力強,把胖定為懶惰的表現,還遮蓋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對於肥胖患者來說,減肥到底意味著什麽?

1925 年-2015 年好萊塢電影中,與胖相關的詞最常出現在喜劇中。(我猜你明白是為什麽?)

從醫學上講,減肥首先是為了防止肥胖引發的疾病,促進身體健康。然而,現在的社會環境不給肥胖者這樣思考的機會。

一旦人們意識到自己胖了,腦子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不是肥胖可能對健康產生威脅,而是穿衣服會難看、沒臉見人等問題。

肥胖者承受的歧視有可能會讓他們變得更胖。發表在 JAMA Pediatrics 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跟蹤了 2 千名 10 歲的女孩。一部分女孩被朋友和家人嫌棄太胖,其他的女孩則沒有聽到任何關於身體的評價。結果表明,那些被嫌棄的女孩成年後更有可能患上肥胖症。

再看看我們身邊,那些每天呼喊著減肥的人基本都是瘦子,而那些體型較大的朋友則保持沉默。很多情況下,我們所說的減肥並不是減肥,而是塑形。讓減肥回歸真正的減肥,那些肥胖患者才能真正去減肥。

BBC 有一部特別不下飯的紀錄片《解剖肥胖》。女主角是一具女屍。這位身高 1 米 69,體重 107 公斤的 60 歲女士死於心髒衰竭。生前,她把遺體捐獻給了醫療機構,希望自己的身體可以讓胖友們認識到肥胖給身體造成的不良影響。

兩名醫生一步一步把這位女士的身體“打開”,讓觀眾從身體內部了解肥胖。這部紀錄片可能會讓觀眾覺得惡心、反胃,但是它客觀地展示了肥胖,以及肥胖給身體器官帶來的負擔,給了觀眾真正認識肥胖的機會。

這部紀錄片幫觀眾走出以瘦為美的超現實宇宙,讓觀眾觸碰真正應該減肥的身體。

讚美這部紀錄片的同時,有一句話必須要說,在真實的世界中,瘦子不應該刻意被讚美,胖子也不應該被嘲笑。減肥這個行為本身不應該被指責,但是減肥的目的永遠都是健康。為了照片好看,為了穿衣好看,為了追趕時髦的減肥都是扯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