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項檢查讓你擺脫尿毒症的「追擊」,糖友別再猶豫了,早做早受益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不會把糖尿病與腎病聯繫起來,而事實卻是,糖尿病是引起尿毒症的第一位的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防治腎病刻不容緩。

要想徹底的避免尿毒症,最重要的是早發現、早治療。相對來說,一些嚴重疾病如尿毒症、肝癌、肺癌等,等到無法治療使才被發現,與不重視定期體檢有很大關係。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預防尿毒症,這些檢查不能忽視:

項目一:空腹、餐後血糖

現在要糖友們立刻回答自己的血糖是多少,很多人可能會思考一下,然後說多久之前的血糖檢查結果。血糖雖然不用像血壓一樣每天3次測量,但也必須定期測。最好是每3個月測1次,包括空腹、餐前和餐後的血糖。

糖友檢測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0 mmol/L以下,餐後血糖檢測應控制在4.4mmol/L~8.0mmol/L是最理想的,控制在8.0mmol/L~10.0mmol/L一般,超過10.0mmol/L情況比較差,要及時調整。

檢查前有3點注意事項,糖友要牢記:1、檢查前不要停葯,檢查出的結果才是最準確的;2、檢查前不要過度限制飲食,正常飲食即可;3、不要有心理壓力,放鬆心情,避免血糖波動過大。


項目二:糖化血紅蛋白(HbA1c)

這個指標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標準,相比於單純的血糖指標,更能準確的檢測血糖控制的整體水準,及治療程度還有預測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概率。

糖化血紅蛋白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血清中的糖類相結合的產物,受血糖濃度和血糖及血紅蛋白結合的影響。正常範圍值為4%~6%,糖友應該盡量控制在6%以下更有助於避免腎臟損害發生。必須注意如果化血紅蛋白>9%說明患者血糖持續升高,會大大提高增加糖尿病腎病發病率,尿毒症發生率也必然提升。

糖友在剛發現糖尿病時,治療初期要每3個月檢測1次,等病情穩定後,可以調整為每6個檢測1次。


項目三:尿常規檢查——蛋白尿

腎臟是生成尿液的器官,因此一旦腎臟出現損害,尿液會首先發生變化。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早期典型的癥狀,白蛋白是蛋白質的一種,24小時尿白蛋白正常範圍為30~300mg。如果檢查超過這個指標,應該考慮腎臟損害。如果不及時治療,發展會大量蛋白尿,對腎功能的損害會更加嚴重,會加速腎衰竭、尿毒症到來。


項目四:腎功能檢查

對於有5年及以上糖尿病史的患者,必須要定期檢查腎功能的情況,至少每年1次。腎功能檢查包括多項,主要反應腎功能情況的血常規指標有血肌酐、尿酸、尿素氮、胱抑素C,反應腎臟過濾功能的指標是腎小球濾過率,反應腎臟清除功能指標是內生肌酐清除率。

如果腎臟出現嚴重的損害,導致發生纖維化,硬化的情況,腎臟會出現萎縮的情況,通過腎臟超音波檢查來看腎臟的大小。


由於腎病早期比較隱匿,如果糖友出現這些「身體異常信號」,趕緊去醫院別猶豫:

信號一:渾身乏力,甚至噁心、嘔吐

腎臟出現損害後排毒能力下降,大量毒素蓄積會導致患者出現病態反應,渾身乏力沒勁,毒素蓄積在腸胃出,會引起腸道不良反應,患者沒有食慾,甚至出現、嘔吐。

信號二:尿液中出現大量的細小的泡沫,且不消散

這是蛋白尿典型的表現形式,要注意與其他泡沫尿區別。

信號三:血壓異常升高

不少糖友都會有高血壓的情況,如果血糖、血壓均出現長期持續升高,控制不佳的情況,要注意可能是腎臟出現異常,導致誰、電解質代謝紊亂引起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