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汗症困擾過你嗎?王金頂主任教你一穴治汗症

汗症分為無汗、少汗、自汗、盜汗、心汗、偏汗、絕汗。

一.無汗和少汗:即使激烈運動或氣溫高達攝氏38度以上也不出汗或者出汗很少

這主要是汗腺本身的異常或局部神經通路不正常造成,其病因主要有:

1、先天性汗腺發育不良或汗腺缺乏

2、某些皮膚病,如嚴硬皮病、皮炎、皮膚萎縮等,可引起限局性無汗。

3、神經損傷,如截癱,偏癱,交感神經的局部損傷等

4、某些內臟疾患,如糖尿病、腎炎、水腫、惡性腫瘤等。

5、維生素A缺乏也可引起全身性無汗。

二.自汗:不因運動、氣象、等因素。而自然出汗的多汗症為自汗,多為氣虛或者熱盛造成的。

三.盜汗:睡覺中出汗,醒後即止為盜汗,主要因為陰陽失調、虛火旺於外、三陰虛於內。肌表不固所致。

四.心汗,即胸窩出汗。多為心氣衰弱所致

五.偏汗: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多是營衛不調,氣血不和。可能為中風先兆,應及早防治。

六絕汗:多是病情危重的心衰病人,是陽氣將絕之象。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汗為心之液,而心主血,因有汗血同源」的說法,無汗可導致不能調節體溫極易中暑,皮膚乾燥。若出汗過多,會耗傷心氣,傷及津液,損及心血,導致抵抗力減低。

因此王金頂主任在臨床上治療以上汗症獨取心經的郤穴--陰郤,用單穴艾灸40分鐘,或者瘢痕灸。往往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若配合針灸,綜合治療效果更好。

此文章選自王金頂主任喜馬拉雅音頻---教你一招為自己治病系列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