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戰前美國不想開戰,德國為何不拉美國入夥?

二戰的歐洲戰場(非洲戰場),美國和德國是死敵。但在1941年之前,並不是這樣。

一戰後,德國元氣大傷,英國是戰勝國,實力大漲。美國不希望看到英國統治歐洲,就想把德國扶持成英國的對手。讓德國牽製英國,好讓美國在歐洲分一杯羹。

德國要恢復一戰造成的損失,東山再起,也需要美國扶持。一戰後到1933年,兩國關係相當不錯。英法指責德國擴軍違反了相關條約,美國則睜隻眼閉隻眼,裝看不見。

可美國千算萬算,沒算到德國竟然把希特勒推到前台,這下輪到美國尷尬了。希特勒要征服全世界,自然包括美國,美國和德國的死敵英國有天然的親近感,必須和向來瞧不起美國的英國站在一起。

不過,美國沒有立刻選邊站,而是對外宣稱中立,說美國不是歐洲國家,歐洲國家的爭端,我們不參與。嘴上這麽說,美國卻成立一個所謂由重要國家首腦參加的小圈子會議,聲稱要以和平手段幫助歐洲人解決歐洲爭端。

實際上,美國沒有做好對德國的戰爭準備,不想過早得罪德國。羅斯福拋出的這個所謂和平計劃,就是給德國扔倆甜棗,盡可能的滿足德國人的胃口。德國低頭吃棗的同時,美國做好一切準備,尤其軍事上的準備。

換言之,對德國推行綏靖政策的,不僅是英、法,還有美國。

美國這麽做,並沒有得到德國的熱烈回應。希特勒考慮到美國太遙遠,國力還不是特別強大,不足以幫助德國在東南歐地區獲得想到的利益。而英國也看出了美國的狡猾,指責美國包藏禍心,美國兩頭不討好。

羅斯福的“和平計劃”,基本上是賠本賺吆喝,連個嗑瓜子圍觀的都沒有。等到德國出兵橫掃歐洲的時候,美國才意識到:不能再向德國妥協,否則歐洲就保不住了。

美國不傻,歐洲是美國的“防火牆”,如果德國吞掉歐洲,早晚要泛海征服美國。再對德國保持沉默,將來美國要是倒下,就沒人說話了。

美國對德國的態度越來越強硬。1938年11月,德國大肆迫害猶太人,1939年3月15日,德軍佔領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美國公開指責德國反人類,聲稱要不惜一切代價保住“文明”的歐洲。

美國告訴英國:美國的所有資源,都是為英國抗擊德國而準備的。德國要進攻英國本土,美國強大的艦隊不會無動於衷。

牛皮吹得震天響,實際上當時的美國軍力很一般。美國趕緊利用這個時間差,讓國會批準二十多億美元增加軍事力量。美國上下都認為:與德國這一仗不可避免。

但是,與德國為敵,只是美國最後一步要做的。只要有一絲機會,美國都會盡可能避免與德國作戰,讓英法當那隻火中為猴子取粟的蠢貓。

美國始終不願意和德國撕破臉皮,其對德國的政策具有明顯雙重性。美國希望德國見好就收,拿下中南歐小國嘗嘗鮮就行了,不要吞掉美國的“防火牆”英國與法國。美國到處販賣其宣稱的和平計劃,說要由美國牽頭,把各國拉到一起談談。

希特勒利用美國的這一心理,對美國也是“欲說還休”,在歐洲的動作遮遮掩掩。直到1940年6月,德軍衝進法國首都巴黎,美國才發現自己給自己挖一個很大的坑。

通過德國吞並法國,羅斯福看出了希特勒的野心:西線,順序是法國、英國、美國……

美國再想通過和稀泥的方式,兩頭通吃是不可能了,只能和希特勒刀兵相見。當時的美國,還要維護美國在亞洲的利益。但日本法西斯在亞洲的破壞,遠沒有德國在歐洲的破壞,更損害美國的利益。

美國上下達成一致:先保住歐洲。美國不再對德國“欲說還休”,在歐洲對德國采取進攻態勢,絕不能讓德國吞掉英國。在亞洲,美國對日本以守為勢。美國一直把大西洋當成美國的前門,太平洋只是美國的後門。前門自然要比後門更重要。

美國開始在歐洲進行軍事布局,包括把大量軍火送到英國,幫助英國守住“防火牆”。1941年11月,美國嘴上沒有和德國宣戰,但兩國都明白:交手,就在眼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