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柴米油鹽醬醋茶,為什麼有茶

茶作為婚嫁用品在中國的婚俗裡形成一定的禮節,並不是因為古時茶葉稀少或珍貴,它和許多的習俗一樣都是有其寓意的,有著人們對新人美好的祝福,也體現著中國古人的婚姻價值觀,也是一種道德約束的警示。

茶樹,一年四時常青,是至性不移之物,用來比喻愛情、婚姻永葆青春,正是再好不過。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裡就曾說道:「種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白,既是祝願一對新人的婚姻如茶樹之常青,又勉勵新人從此「不可移植」,兩人相依相靠,從一而終,白頭偕老。

同為明代的許次紓在《茶錄》中也說:「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曰下茶。」可見這樣的風俗最遲在宋代就已經很普遍了,一直延續至今。

根據史料分析,茶在經過宋代的快速發展之後,逐漸深入到尋常百姓的家中,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習慣。到了元、明時,「茶禮」幾乎已經成為了當時婚姻的代名詞,未婚女子在收了男方的「茶禮」後,就算有了合乎道德的婚姻,輕易是不能反悔的,形成了古代的一種觀念,所以後來才有「好女不吃兩家茶」之說。

因為茶性不二移,開花時籽尚在,民間稱之為母子見面,表示忠貞不移。

在曹公的《紅樓夢》中,林黛玉在吃了王熙鳳招待的茶後,就被王熙鳳調侃道: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麼還不做我家的媳婦?可見,這定親茶在當時差不多都有法律效力了,是得到官方承認的。

舊時漢族婚俗,有「三茶」之說,即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洞房時的「和合茶」。雖然現在很多禮節已經被簡化甚至消失,但我們身邊可以看到的「公婆茶」仍然隨處可見,即新人結婚的第二天早上,新娘要在新郎的引領下,向公婆敬早茶,公婆也會封一個紅包給新人以示祝福,相信很多人有過親身經歷。

茶在婚姻裡的關係,是被賦予很多美好的祝福和象徵意義的。在湘西的某些少數民族,青年男女經常一起對歌,當遇上意中人時,大多會含蓄的向女孩子發出邀請:小娘子,葉底花,無事出來吃盞茶,姑娘一聽,自然也心領神會。古人這樣的婚姻觀,比之現在的直截了當,實在有意境得多,也增加了幸福的感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