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保鮮膜用錯了有致癌風險,但很多人還不知道

把切開的水果放冰箱,你會包保鮮膜嗎?

加熱飯菜的時候,你會把保鮮膜揭去嗎?

保鮮膜,真的是個偉大發明。

它讓當天吃不掉的菜,有了重新上桌的可能。不僅能把食物和周圍環境隔離開來,免受汙染。還能減少食物中水分的散失和串味,讓美味更持久。

不過,保鮮膜要用對了,才能「發光發熱」!用錯了反而對身體有害,甚至還有致癌風險。比如:那些頻頻被媒體曝出的保鮮膜塑化劑疑雲……

但市面上的保鮮膜種類那麼多,到底要怎麼挑、怎麼用?

今天,丁香生活研究所 邀請了國家註冊營養師、營養與食品安全碩士——鄭飛飛,和我們嘮嘮:

首先,有些保鮮膜中的確會有塑化劑(又叫增塑劑)。

它能讓原本「硬脆」的塑料,變得更柔韌、好用的添加劑。

而頻頻「被媒體黑」的塑化劑 DEHA 和 DEHP,實際上是合法的添加劑,正常使用是安全的。但加熱、接觸油脂時容易遷出,有一定的致癌風險。

所以,這類保鮮膜只能用來包裹水果、蔬菜、雞蛋這類含油量低、也不用加熱的食物。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保鮮膜中都添加有塑化劑。挑對了用對了,就完全不會談「塑化劑」色變。

按照材質劃分,市面上的保鮮膜可以分為:

  • PE(聚乙烯)保鮮膜;

  • PVC(聚氯乙烯)保鮮膜;

  • PVDC(聚偏二氯乙烯)保鮮膜;

  • PMP(聚甲基戊烯)保鮮膜。

唯一需要擔心塑化劑風險的,是 PVC 材質的保鮮膜。不過,這類保鮮膜在超市已經基本買不到了。

大部分都是用在農貿市場、菜場,包蔬菜和農產品。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懶得區分

直接買「可微波爐加熱」的保鮮膜

其實不同類型的保鮮膜差價不大,如果你懶得區分各種材質,也不在意那一丟丟的價格差異,就直接買:

「可微波加熱」的保鮮膜!

以一種保鮮膜應萬變,超級適合懶(tu)人(hao),用起來也更安全、放心。

如果你想勤儉節約,那可以這麼選:

  • PVC 保鮮膜:只能用來包裝低溫或常溫、脂肪含量低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雞蛋。

  • PE 保鮮膜:這是市面上最常見的保鮮膜。日常可以用來封裝蔬菜、水果、剩飯剩菜。唯一的問題是不耐高溫,最好不要進微波爐。

  • PVDC、PMP 保鮮膜:保鮮膜中的「高富帥」,適用範圍廣,性能好,各種場合都能用,就是價格有點兒貴。可以耐受 140~180 ℃ 的高溫,標註「可微波加熱」的保鮮膜就是它們,但不要進高溫烤箱

至於怎麼看保鮮膜的材質?

很簡單,看外包裝上的標籤就好

圖片來源:網路

正規的保鮮膜產品,在外包裝上會標註「使用範圍」「耐受溫度」,挑的時候多留意下就能找到。

千萬別買,沒有正規包裝、標籤的保鮮膜。

更不要被「西瓜包保鮮膜,更容易壞」之類的朋友圈謠言騙了,保鮮膜是保障食物美味、安全的神器。

不過,它本身並不能殺菌或抑菌,所以即使用了保鮮膜,也要記得放冰箱保存喲。

剩菜剩飯放冰箱前,用保鮮膜封好,能避免串味和交叉汙染。

切開的水果蔬菜,用保鮮膜或保鮮袋封裝,可以延緩食物氧化,減少水分散失。

否則你可能會得到一塊豬肉味兒的西瓜……

要是想用微波爐做蛋羹,可以用保鮮膜(要可微波加熱的!)把碗口封住,然後扎幾個小細孔,蒸 8~10 分鐘,一碗細膩香滑的完美蛋羹就做好咯~

最後,還有一點要說的(敲黑板!!):

別再裹保鮮膜減肥了……

真的沒用!

為了自己的健康,別再亂用保鮮膜啦。

除了保鮮膜,其他廚房用品挑起來也不能含糊。公眾號 丁香生活研究所 為大家做了 3 張「廚房用品選購參考」,包含砧板、抹布、冰箱收納產品。打包帶走,照著表格挑就好啦~

掃描下方圖中二維碼

在微信號對話框輸入 廚房

就能獲得「3 張廚房用品參考」

除了這些,公眾號 丁香生活研究所 上,還有很多選購指南。關注之後,就能收到一個小驚喜。

作者 鄭飛飛

責編 左娃

本文經由 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 營養與食品衛生碩士 谷傳玲審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