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強盛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為何歷經兩代帝王就終結了?

普魯士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打敗法國之後,統一了分散了千年的德意志地區,建立了一個強盛的德意志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二帝國,區別於第一個神聖羅馬帝國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國)。然而這個帝國卻曇花一現,經歷了兩代帝王就宣告了終結,這又是為什麽呢?

不成熟的繼任者

威廉二世實際上是威廉一世的孫子,他的父親腓特烈三世本來應該繼承威廉一世的皇位,但是腓特烈三世在登上皇位僅百天之後就暴斃而亡了,年僅29歲的威廉二世就這樣毫無準備的被推上了皇位。

威廉二世天生左臂殘廢,而且小時候缺乏母親的照顧,形成了他敏感孤僻的性格,長大之後他用傲慢的態度來虛張聲勢,以掩蓋他敏感、膽怯且神經質的弱點。在突然成為皇帝之後,無上的權利讓這個年輕人很快的迷失了,他沉醉於他人從來沒有給過他的讚美與崇拜。威廉二世連自己曾經的偶像,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都不放在眼裡,甚至將他趕下了台,讓俾斯麥至死都沒有原諒他。

憑借著祖輩留下的基業,德國還能依靠著歷史的慣性向前發展,而威廉二世並沒有看到這一點,認為這全是自己的功勞。而對於他周邊的人來說,對威廉二世的阿諛奉承不僅是讓皇帝感到高興,也讓自己得到巨大的實利。於是整個帝國開始沉浸在歌功頌德之中,一片虛假的繁榮掩蓋了帝國的危機。

軍國主義的興起

作為普魯士的繼承者,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威廉二世認為自己有必要建立功績以媲美那些歷史上偉大的君王們,而這正好中了軍部帝國主義者的下懷,他們鼓吹著戰爭能給德國帶來多大的利益,能讓威廉二世變得多麽偉大,這讓德國在戰爭的邪路上狂奔。俾斯麥雖然策劃了與奧地利和法國的大戰,但是俾斯麥是以戰逼和,外交手段為主、戰爭手段為輔的做法,根本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錯誤的外交政策

強盛後的德國雖然與俄國經常有摩擦,但是在俾斯麥的努力之下兩國還可以和平相處,這樣可以讓德國不會受到法國和俄國的東西兩線夾擊。但是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摒棄了與俄國的友好態度,在威廉看來擊潰俄國這個東方巨人之後,英法將匍匐在德國的面前,德國將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當仁不讓的霸主。於是俄國不可避免的被推到了德國的對立面,加上法國在這個時候為俄國提供了巨額的貸款成為俄國的債主,法俄迅速接近在兩線威脅德國。

德國這個時候才想起來要抱團,他挑選了“自家兄弟”羸弱的奧匈帝國,從一開始兩個集團就強弱極為不平衡,再加上後來英國以及美國的加入,德國想不敗都難。

矛盾重重的內部環境

德意志帝國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穩固的國家,他是由25個大大小小的德意志邦國組成的,這個國家有封建貴族、有資本主義大資本家、有軍國主義分子、有無產階級革命者還有純純欲動的宗教勢力,各方勢力合縱連橫讓國內矛盾重重。俾斯麥還在的時候尚且能夠用高超的指揮來平衡各派的實力,讓他們將力量集中於帝國的統治之下。而在威廉一世去世,俾斯麥離開之後,帝國失去了主心骨,各方勢力都趁機在威廉二世身上爭取更大的權利,互相展開激烈的鬥爭。當一個國家沉迷於內鬥之時,無論給他多麽好的外部條件也不能阻止他衰落,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德意志帝國在這種情況下打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異於是自取滅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