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青春鬥》:所謂的青春成長只是情節推進的墊腳石

電視劇《青春鬥》開播以來,話題似乎一直圍繞在主演鄭爽身上。一邊是趙寶剛導演放出的十級“誇誇”,“向真(女主名)勝過鄭爽以往演過的所有角色,她在這部戲裡演技炸裂,誰不服跟我辯…… 我給她提供這樣的空間,所以能把她的潛能挖出來。如果說她的演技炸裂,就是我領導的”,以及粉絲吹捧出的熱搜。

另一邊則是持不同意見的觀眾的困惑:“入行十年仍停留在原地,首次被誇有進步,但這難道不是她早就該做到的事情嗎?”目前為止,《青春鬥》的劇情與鄭爽的表現一樣,口碑評價較為兩極化,而作品呈現的完成度都仿佛在完成著一個十年前的任務,稍顯過時。

《青春鬥》五位主演。圖源網絡

《青春鬥》是導演趙寶剛繼《奮鬥》《北京青年》《我的青春誰做主》後的又一部京味兒青年故事,其行銷的“鬥系”更是直接接續了《奮鬥》的脈絡與套路,只不過這一次故事更集中在女性角色身上:五個性格迥異的女孩相識於大學,志趣相投、結為閨蜜。畢業後,她們留在北京、立志奮鬥。然而,年少激進的她們時常碰壁,幾個女孩的友情也經歷了無數的糾葛和考驗……

看似是《歡樂頌》“ 五美”故事的青春版,角色的人物海報上分別將她們標簽化為能量女孩、傲嬌女神、學霸女生、網癮少女和創業禦姐。《青春鬥》確實是延續著人設來展開故事,然而卻有人設先行的弊端:靠設定推著故事走,情節邏輯難以自圓。

人物角色所遭遇的困境,只是設定的反面,所謂夢想的打擊、愛情的失敗、社會的磨礪、親情的捆綁等等青春的苦惱與殘酷都非常“輕飄飄”,此時,成長不是真實的,只是情節推進的墊腳石。

為了表現向真的真性情,把閨蜜推下水。圖源網絡

以鄭爽出演的“能量女孩”向真為例,從角色姓名來看這一角色即被賦予了“追求真性情”的象徵與期待。然而,真性情並不是“社會姐”氣息,劇中突出向真不拘小節的劇情是怎樣的呢?《青春鬥》全劇開場鏡頭即是向真從樓上跑下,打碎了別人的水壺,撂下一句“回來賠你”便頭也不回地跑開,很快,她又在泳池將不會游泳的閨蜜推下水。可以說,“真性情”與“討人厭”的分寸,導演與編劇並沒能把握好,這導致在青春劇中人物浮上了一層不該有的“油”。

就目前的劇情,向真所謂的奮鬥仍然是依靠富二代初戀男友支持的“偽勵志”,一旦男友不能滿足她,便通過“作”的方式使他讓步、成全。

這樣的人設難免讓我們想起《奮鬥》中的陸濤,主要靠富二代前女友和富一代親生父親走上設計師的“ 巔峰”,最後還要“決絕”地放棄與醒悟,正義之名與不公之實他都要。有劇粉聲稱:“趙寶剛的劇,主角都不是完美討喜的,既作我們不會作,也做我們不敢做。”這樣的概括十分具有代表性,一方面確實指出了“鬥系”劇的特點,另一方面也點出了這一類型閱聽人的看劇需求:青春話語的“作”敘事。

向真創業向家境優渥的男友借錢。圖源網絡

站在成年社會回望,青春之所以動人,正在於愛恨也恣意,有為了夢想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勇敢,要無拘無束、直來直去。這也是以《致青春》系列為代表的80後的典型青春觀:青春是寄放他們被成人社會所閹割掉的美好之地,進一步來說,現實多不滿,青春就要多美好。這無可厚非,但需要我們警惕的是,洋洋自得的自怨自艾之感,將人生中所有無計可施的無聊都包裝成“ 作”,這樣的“ 疼痛”很廉價,更像是按照配比量產的“奮鬥”,人工代糖如同飲鴆止渴。

當然,青春劇可以不只有真實這一種呈現方式,誇張化的、漫畫式的風格敘事並非不能成立,只是《青春鬥》的語境十分接地氣,此時若呈現過於漫畫化誇張的角色,就只會生出人物懸浮在故事與現實之上的觀感。因為“現實”這一標準要求本就內在於這部作品中,因此《青春鬥》也最易由此遭遇“反噬”。

養樂多綠茶(劇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翟永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