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膽汁返流性胃炎?老中醫:或許是你身上的一個「零件」鬆了

膽汁反流性胃炎亦稱鹼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行降低幽門功能的手術等原因造成含有膽汁、胰液等十二指腸內容物流入胃,使胃黏膜產生炎症、糜爛和出血等,減弱胃黏膜屏障功能,而導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膽汁反流是怎麼回事:膽汁由肝臟分泌,通過膽管流入十二指腸,正常應該向下流入小腸參加食物消化,在幽門功能異常、膽囊切除術後、噁心嘔吐胃腸道逆蠕動、胃做過手術,等情況容易出現膽汁反流進入胃內,而胃黏膜耐酸不耐鹼,長期以往進入胃內的膽汁就會造成胃黏膜損傷,形成膽汁反流性胃炎。

很多人誤以為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產生是因為膽汁分泌過多引起的。事實上,胃作為一個自上而下運送食物的器官,連接胃和十二指腸的幽門口平時是處於閉合狀態的,只有在進食的時候打開,使食物順利下行至十二指腸,所以,即使膽汁分泌過多也應該往下流到腸道裡,為什麼會逆流而上傷害我們的胃呢?

造成膽汁反流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連接胃和十二指腸的這個開關——幽門口的括約肌出現了鬆弛,同時伴隨著胃動力不足使得胃氣逆行,這樣原本應該往下運送的食物混合著膽汁又湧回到胃裡。

膽汁反流最大的危害就是對胃黏膜的損傷,膽汁中的膽鹽會削弱胃黏膜的自我保護機制,使得胃黏膜的防禦力大大降低,這樣胃酸、膽鹽和有害菌就會長驅直入損傷胃黏膜,造成胃黏膜的紅腫、發炎甚至潰瘍、糜爛。

造成幽門括約肌的鬆弛,「關不嚴」的原因很多,比如吸煙、飲酒、服藥造成的細胞損傷;不良情緒引發的胃腸自律神經紊亂,以及胃黏膜本身的炎症、損傷等引起的幽門口功能退化等。

在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療上,藥物的作用通常只能通過抑酸、隔離、促排空來減少膽汁對胃黏膜的刺激,緩解不適以及延緩傷害,患者更應該從改變日常飲食習慣和調控情緒以及加強運動上進行改善,必要的時候補充一些具有胃黏膜修復作用的活性營養物質,增強幽門口的運動功能。

如今有些人飲食習慣都不好,比如不吃早餐、一日三餐也沒有個準,或者嘴根本就停不下來,一天到晚都在吃,這樣的話就會影響到我們胃部的健康,導致很多人得上了胃病,一旦患上胃病就會反覆發作,很難治癒,給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那麼日常如何養胃呢?

患有胃病的人,不想繼續損壞胃黏膜,這3種食物打死別碰!

1、辣椒

像湖南、四川、雲南等地都是喜歡吃辣椒的,因而有一些人還無辣不吃飯,雖然喜歡,不過還是應該少吃,因為吃多了反而會破壞神經末梢靈敏性,時間長了就會使胃腸黏膜受損。不僅如此,還使腸胃產生灼燒感,引起胃食管反流等現象。

2、剩飯

剩飯再次加熱,這樣的食物最傷胃。一般的食物加熱後四個小時以後盡量就不要食用了。吃剩飯的一般都體現在很多上班族的身上。因為平時工作忙,沒時間做飯,就將提前做好的飯放入微波爐裡面加熱一下就吃了,其實這樣是很容易加重胃病。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哦!

3、喝酒

高濃度的酒精可損傷胃黏膜對氫離子的屏障作用,造成胃黏膜的損傷。另外酒精還能刺激胃酸的分泌,加重胃病。建議已經患有胃病者還是乖乖把酒戒了吧。

日常如何養胃呢?這4種食物是淺表性胃炎的「剋星」,平時換著吃,修復胃黏膜,胃病不敢輕易找上門!

1、紫花苦菜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用苦菜的習俗,《詩經》中就記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明代還將其列為救荒食品,那時的食法是:采苗葉炸熟,用水浸去苦味,淘洗凈,油鹽調食。味苦性涼,能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益腸胃,通便秘。做法是取乾紫花苦菜15克,加水1000ml,放在鍋裡一起煮,(最好不要用鐵鍋,其他鍋都行),水燒開後,調小火煮3-5分鐘,煮好後取湯50ml-100ml飲用,飲用前必須加紅糖,紅糖要深顏色的老紅糖,其餘放入冰箱或暖瓶備用,再次飲用時的紫花苦菜湯必須在燒開後加入紅糖飲用,以前人們會用其充饑當飯吃。

2、桂花茶性溫,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桂花泡茶對十二指腸潰瘍、胃寒胃疼有預防和治療的效果哦,還具有減肥的功效

3、蜂蜜

蜂蜜對病菌有抑製作用,所以在處理傷口時,把蜂蜜塗於患處,可減少滲出,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多喝蜂蜜水,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抗菌消炎,促進組織細胞再生,因此,蜂蜜對胃黏膜的潰瘍面有保護作用。

4、花生

花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常食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可以刺激小腸粘膜分泌腸抑胃液素,抑製胃酸分泌,對養胃很有好處。花生是天然的低鈉食物,花生是富含磷脂的食物,作用於泌酸黏膜上的黏液,起到乳化和潤滑作用,對胃黏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5、小米又稱粱米、粟米、粟谷。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2、煙酸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有養胃的功效。每天喝一碗小米粥,胃黏膜慢慢好了,改善多年的老胃病,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清虛熱、利小便、治煩渴的功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